排水坡度规范-下水放坡规范.pdf
《排水坡度规范-下水放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坡度规范-下水放坡规范.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坡度 3%是指水平距离每 100 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 米 1%是指水平距离每 100 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 米 道 路 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8.0.3 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 8.0.3 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 最大纵坡 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 0.3 8.0 L200m 5 L600m 非机动车道 0.3 3.0 L50m 2 L100m 步行道 0.5 8.0 4 注:L 为坡长(m)
2、。8.0.3.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 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8.0.5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
3、过 160m 时,应设不小于 4m4m 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 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 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2.5m,纵坡不应大于 2.5%;8.0.5.5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并应设不小于 12m12m 的回车场地;
4、8.0.5.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 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 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 8.0.5 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 8.0.5 道路级别 与建、构筑物关系 居住区道路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建筑物面向道路 无出入口 高层 5 多层 3 3 3 2 2 有出入口-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 高层 4 多层 2 2 2 1.5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
5、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8.0.5.9 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九 竖 向 9.0.1 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9.0.2.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9.0.2.2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表 9.0.1 规定;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表 9.0.1 场 地
6、名 称 适用坡度 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33.0 广场兼停车场 0.20.5 室外场地:1、儿童游戏场 0.32.5 2、运动场 0.20.5 3、杂用场地 0.32.9 绿地 0.51.0 湿陷性黄土地面 0.57.0 9.0.2.3 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9.0.2.4 避免土壤受冲刷;9.0.2.5 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9.0.2.6 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9.0.3 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9.0.4 居住区内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还必须考虑排洪要求。地面水
7、排水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9.0.4.1 居住区内应采用暗沟(管)排除地面水;9.0.4.2 在埋设地下暗沟(管)极不经济的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城市居住区规划区设计规范 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节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3 第 3.3.1 条 地面和道路坡度 一、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 0.3%;地面坡度大于 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
8、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二、基地车行道纵坡不应小于 0.3%,亦不应大于 8%;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 11%,但其长度不应超过 80M,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 1.52.5%。三、基地人行道的纵坡不应大于 8%,大于 8%时宜设踏步或局部设坡度不大于 15%的坡道,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概念:城市开发建设地区,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满足道路交通
9、、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的需要 对象自然地形 手段控制与改造 内容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平衡土石方 土石方平衡概念: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平衡 城市竖向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规划地面形式: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
10、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 用地名称 最小坡度 最大坡度 工业用地 0.2 10 仓储用地 0.2 10 铁路用地 0 2 港口用地 0.2 5 城市道路用地 0.2 8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居住用地 0.2 25 公共设施用地 0.2 20 竖向与平面布局:城市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完整的土地,自然坡度宜小于15 度;居住用地宜选择向阳、通风条件好的用地,自然坡度宜小于 30 度;竖向与排水: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 0.2 度,坡度小于 0.2 度时宜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 坡度 规范 下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