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知识点总结.pdf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上知识点总结.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 声音 1.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4.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 空气在振动。7.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8.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
2、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9.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10.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11.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 电子通信设备。12.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13.耳朵的结构及作用。耳朵的结构 作用 耳廓 收集声音 耳道 传递声波到中耳 鼓膜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 振动传递到内耳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
3、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耳蜗 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觉神经 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14.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16.要让同一个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可以通过轻轻敲击和用力敲击来改变鼓发出声音的强弱,轻轻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用力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17.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18.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拉开一样长的橡皮筋。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用力越小橡皮
4、筋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19.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20.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1.我们可以通过鼻子和胸腔运动感受到呼吸。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 收缩,腹部放松。3.吸气流程: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 呼气流程:人体不需要的气体肺部支气管气管咽喉鼻腔体外 4.
5、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6.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8.运动前和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变化。运动前呼吸次数比较少,运动后呼吸次数都变多。9.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标。10.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里的气体越多,塑料袋越大。11.除了呼吸之外,饮食也是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小学 四年级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