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专用版).pdf
《2021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专用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专用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 新教科版四上科学知识点 2021 年最新整理 全册 精简复习版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上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 声音 第一课听听声音 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2.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鹏乌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4.在车站、菜市场
2、等地经常会听到(嘈杂)的声音。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弹拨)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3.(拨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4.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直至(听不见)。5.声音是以(波)的形
3、式传播的。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4.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3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3.用不同
4、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描述,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3.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会改变,伸出(长),振动(慢),声音(低),伸出(短),振动(快),声音(高)。第七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许多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比如(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2.影响弦乐器的弦的音高因素有(弦的松紧、弦的长短)等。3.(紧)的弦,(短)的弦,振动频率(
5、快),音高(高)。4.(松)的弦,(长)的弦,振动频率(慢),音高(低)。第八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1.我们可以用(确、吸管、橡皮筋)等材料制作小乐器。2.用同样的力连续敲击杯壁,不断往杯里加水,声音会越来越(低)。3.用小锤敲击两个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出的声音高的是(短铁管)。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第一课感受我们的呼吸 1.(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
6、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4.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和肺)等。第二课呼吸与健康生活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4 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2.平静状态下,青少年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 次)左右。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4.运动后,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次数)会增加,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氧气)。第三课测量肺活量 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
7、空气的量。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肺)得到锻炼,增加(肺活量),能向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精力更加充沛。第四课一天的食物 1.(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2.按照食物的来源,食物可以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也称为(荤食)和(素食)。3.按照食物食用的生熟情况,可以分成(熟食)和(生食)。4.按照日常食用的数量,食物可以分成(主食)和(副
8、食)。5.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米饭、面食、水果、蔬菜、肉类、蛋类)等。第五课食物中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2.(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3.食物滴上碘酒后变成(蓝黑色),说明含有(淀粉)。4.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5.食物燃烧后,有一种像烧焦了头发的焦臭味,说明含有(蛋白质)。第六课营养要均衡 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
9、您提供优质的文档!5 2.(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3.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4.科学的膳食营养原则是(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第七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消化)。2.(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食物中口腔里的消化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3.牙齿的作用是(咬碎食物),舌头的作用是(揽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滑食物)和(初步消化淀粉)。4.牙齿按形状可分为(门齿、日齿和犬齿)。不同牙齿的作用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新教 四年级 上册 科学 知识点 复习 专用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