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全册.doc(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课本第2页例1及练习一第1、2题)备课时间2014-2-17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主 要 教 学 流 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2、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
3、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言。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
4、在这张表中【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师: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老师记录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96158师:你看懂什么?生: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1)
5、全班共有( )人。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生:因为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生: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
6、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师:你们真的很厉害,会帮助领导分析并解决问题,相信学校的领导一定会采纳你们的意见。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1、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2、完成练习一的第2小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把结果填入下表。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四、归纳总结。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
7、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板书设计。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例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的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9 6 15 8(1)全班共有( 38 )人。(2)喜欢( 蓝色 )色的人数最多。(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 蓝色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
8、什么?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统计数据的方法(课本第3页例2及练习一第35题)备课时间2014-2-17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
9、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主题图。主 要 教 学 流 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二、新授。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1、理解题意。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生: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
10、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师: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记录结果的方法。2、选举方法。师: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生: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生:自由发言。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11、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生:参与一起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4、整理数据。师: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一个“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王明明一共得了3个“正”字,所以是15票,陈小菲得到4个“正”字还多了2票,所以是22票。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5、完成统计表。师: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生:
12、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小菲得到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现在请大家解决第二个问题。(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生: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陈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生:如果他们都投陈小菲的票,那么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生: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陈小菲,那么王明明得15116(票),陈小菲得22123(票)。仍然是陈小菲的票数多,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师:你们真会思考问题。是呀,无论缺勤
13、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陈小菲参加比赛。三、巩固练习。师: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到这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学生先选好自己喜欢去的地点,然后汇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整理数据后将记录结果填入统计表。2、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小题。学生根据画“正”字的统计表完成第(1)小题,简单统计表的填写。再分别解决第(2)小题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小题。学生根据统计数据的方法完成第(1)小题,简
14、单统计表的填写。再解决第(2)小题。对于第(2)小题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明白:10分钟内小轿车就通过了32辆,说明小轿车已普遍成为人们喜欢的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再观察10分钟,小轿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四、归纳总结。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发言。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同时统计表可以帮我们分析和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板书设计。统计数据的方法例2、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
15、赛。王明明 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陈小菲 )参加比赛。(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陈小菲参加比赛。教学后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平均分的认识(一)(教科书第8、9页的例1和例2)备课时间2014-2-17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
16、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矿泉水、面包、橘子、糖果、火腿肠、香蕉、课件、学具盒。主 要 教 学 流 程一、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二(1)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他们买了一些食品:许多的矿泉水、面包、橘子、糖果、火腿肠、香蕉等食品。把这些食品两个两个的分一类,或三个三个的分一类;或四个四个的分一类提问:看了大屏幕,你们想说些什么?可让学生自由地说。二、新授教学例1。分一分。现在我们大家也来一分,从学具盒里拿出8块巧克力,分成两堆。说一说。请学生口述操作过程,你是怎样分的?(分成1和7、2和6、
17、3和5、4和4)想一想:同桌的两位同学一人拿走其中的一份,怎样拿才公平?(每人都拿4块,也就是每人拿的数量同样多,这样才算公平。)总结:像这样每一份都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直接感觉“平均分”。出示课件:10瓶矿泉水、10块面包、15个橘子、30粒糖果、15根火腿肠、20个香蕉都被平均分成几份。动手操作: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个面包。提问:什么叫“平均分”?教学例2。出示15个橘子图片。提问:要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分的情况。先拿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先放一个橘子,一个一个的分,都分完了,最后每盘
18、放3个橘子。先拿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先放2个橘子,这样会快一些。都分完了,最后每盘放3个橘子。小结:刚才大家都分得很好,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两个两个的分。分完后,每一份都是同样多。我们可以说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3个橘子。动手操作:完成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分的情况,巩固平均分。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1题。提问:什么叫每个花瓶里插同样多的花?(强调平均分)一共插了几瓶?就是平均分成几份?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2题。判断以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完成教科书第16
19、页练习三的第3题。提问:一共有几个梨?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四、总结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五、板书设计平均分的认识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把 个物体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个物体。把 个物体每 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教学后记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平均分的认识(二)(教科书第10页例3和练习二第45题)备课时间2014-2-17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过程与方法:通过生动的画面
20、、学具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水果、小棒、主题图。主 要 教 学 流 程一、复习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想一想该怎样放?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二、新授出示例3主题图。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表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