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四川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题库练习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答案】C2、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荀子B.孔子C.孟子D.墨子【答案】C3、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A4、主
2、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洛克C.卢梭D.杜威【答案】C5、教师必须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A.客观性B.事实性C.主观能动性D.必然性【答案】C6、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答案】D7、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A.做出分析B.做出判断C.进行评估D.做出决策【答案】D8、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的措施。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B.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C.让学生卧床休息,适当减少
3、饮水和进食量D.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答案】D9、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活动课程为主C.综合课程为主D.校本课程为主【答案】C10、对于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属于()。A.松弛训练疗法B.肯定性训练疗法C.系统脱敏疗法D.合理情绪疗法【答案】C11、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C12、教生物的崔老师询问了几个学生努力学习生物的原因得知小丽是因为
4、喜欢研究小动物、小植物而喜欢生物课;小亮是因为学好生物课,同学们都会崇拜他、听他指挥;小雅是因为学好了生物,崔老师就会表扬她。小丽、小亮、小雅的学习动机分别是()。A.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D.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答案】D13、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在()。A.二年级B.三年级C.五年级D.四年级【答案】B14、1776 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裴斯泰洛齐【答案】C15、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评价。A.立足过程,促
5、进发展B.立足学生,促进成长C.重视过程,促进发展D.立足过程,促进改革【答案】A16、体育课上,学生掌握体操动作主要是通过(),因为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A.示范B.讲解C.练习D.反馈【答案】C17、李老师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授课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李老师的处于()。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答案】A18、“有教无类”是谁提出的观点?()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答案】A19、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A.殷周时代B.秦代C.汉代D.宋代【答案】A20、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大领域
6、,其中不包括()。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答案】C21、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是()。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答案】A2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B.教育投资C.领导者的意志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答案】D23、“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答案】A24、上课时用红笔在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下边做标记,这是利用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A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广义的反思包括对课前设计的反思、教学过程的反思和课
7、后的反思B.狭义的反思是对课堂行为的反思,也就是实践后的反思C.教学反思的主要部分是指狭义的反思D.按照反思的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答案】D26、课堂上,老师让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对“友情”的理解,出现了故事讲述、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这一教学行为旨在达成()。A.行为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答案】C27、“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答案】C28、“班级”一词最早是由()提出来的。A.埃拉斯莫斯B.杰克逊C.德鲁克D.夸美纽斯【答案】A29、学习迁移理论中相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贾德
8、C.苛勒D.哈罗【答案】A30、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A.培养能力B.传授知识C.依法执教D.教书育人【答案】D31、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A.道德认识B.活动和交往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答案】A32、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A.教师角色认知B.教师角色体验C.教师角色期待D.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答案】A3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答案】A3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李教师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李老师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A.安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形
9、成性评价【答案】D35、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答案】D36、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它属于()A.志愿服务劳动B.社会公益劳动C.勤工俭学劳动D.自我服务劳动【答案】D37、有的小学生为获得教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获得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而努力学习。其学习动机属于()。A.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B.远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C.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D.近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答案】D3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10、D.道德行为【答案】B39、适合于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遗忘理论是()。A.消退说B.动机说C.干扰说D.同化说【答案】A40、“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A.B.C.D.【答案】C41、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教学【答案】D42、布置作业时李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了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一做法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D43、()的特点是直接作用于课程,成为课程的要素,并内
11、化为学生身心发展的素质。A.条件性课程资源B.素材性课程资源C.校内课程资源D.校外课程资源【答案】B4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B45、细菌|生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根治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A.注意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B.住院治疗C.服用口服痢疾活疫苗D.切断传染源【答案】D46、If a teacher teaches grammar mainly by means of oral repetitionand substit
12、ution,he/she mostly probably adopts()A.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B.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C.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D.the natural approach【答案】B47、“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A.大学B.学记C.孟子D.论语【答案】C48、在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是视觉中枢。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答案】D49、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是()。A.机械学习B.发现学习C.接受学习D.观察学习【答案】B5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
13、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A.自学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参观法【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草船借箭时的一个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师: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刚才又自由读了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主要讲了诸葛亮运用计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事。生:周瑜想用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办法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击破了周瑜的阴谋。师:读了课文后,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生: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生: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生:诸葛亮为什么要
14、向曹操去借箭?还那么有把握?(学生一共提了不下 20 个问题)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老师觉得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怎样认识文中的这些人物,把握了人物的特点,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大家有兴趣来研究这些人物吗?生:有!师:文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来研究,注意抓出他的特点。【答案】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在阅读中生疑,在探索研究和探寻追究中解疑的读书实践过程。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
15、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明确了学生读书质疑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对学生的读书质疑进行梳理,但没有根据文本所要体现的内涵价值来恰当归纳、提升学生的问题,而是将学生引导到教师事先设定的探究人物的特点上来。草船借箭是一个历史故事,人物的特点也是在具体的情节中体现的,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问题引导调整,以“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统领全文,贯穿整个读书探究活动,学习的目标将更加明确,文本价值也会有效体现。另外,学生各自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在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探究成果时,必然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因此,在探究性阅读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16、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适时抓住学生的阅读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二、地震中的父与子 1994 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 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
17、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
18、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 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 l4 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 l4 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50 分钟后,一个安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2023 教师资格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题库 练习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