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吉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能力测试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进行学校各项工作的报表统计属于下列选项中()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A.校长办公室B.教务处C.总务处D.政教处【答案】A2、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的是()A.科顿B.波斯纳C.布鲁巴奇D.布鲁纳【答案】B3、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被称为()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校本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D4、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自由
2、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答案】B5、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答案】C6、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答案】D7、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答案】B8、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答案】B9、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政治课教学C.思想政治
3、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答案】C10、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时,杨老师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于是针对性地进行了补充讲解。这一教学过程具有()。A.预设性?B.生成性?C.启发性?D.随意性【答案】B11、不属于课堂要素的是()。A.学生B.学习过程C.学习情境D.学习信号【答案】D12、王雷认为只要上课听讲,课后做好作业就能取得好成绩。这属于自我效能感理论中的()A.效能期待B.过程期待C.行为期待D.结果期待【答案】D13、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A.论语B.学记C.师说D.大学【答案】B1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
4、上课C.个别辅导D.布置作业【答案】B1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威克斯勒智力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儿童智力量表D.成人智力量表【答案】B1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答案】A17、据班里学生反映新来的数学老师讲课脱离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对此作为班主任的杨老师积极和数学老师进行沟通,班主任杨老师的做法体现了()。A.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B.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C.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D.班主任是班级普通的一员【答案】C1
5、8、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指的是()A.先进生B.差生C.后进生D.中等生【答案】C19、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儿童早期()更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学习内驱力【答案】B20、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A.导、学、习、行B.学、思、习、行C.闻、行、忠、信D.知、情、意、行【答案】B21、()型的课堂气氛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A.集权B.权威C.教师主导D.民主【答案】D22、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是()。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
6、【答案】A23、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的三个层面分别是()。A.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B.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C.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D.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答案】A24、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 a,个位上的数字是 b,这个两位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为()A.abB.10a+bC.10b+aD.10(a+b)【答案】B25、下列关于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说法错误的是()。A.教育的范畴是永恒不变的B.教育产生于劳动并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C.教育
7、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D.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答案】A26、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A.基础B.条件C.途径D.出发点【答案】A27、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答案】A28、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B.人是环境
8、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D.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答案】D29、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答案】D30、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A.B.C.D.【答案】B31、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A.100%B.120%C.150%D.200%【答案】C32、在教学荒漠化的治理时,郝老师将“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A.知识性
9、目标B.过程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情感性目标【答案】D33、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的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B34、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答案】B35、对于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的学生来说,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松弛训练法C.认知转变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D36、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10、、原型操作D.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答案】D37、班主任在写操行评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抓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B.文字要简明、具体、贴切,切忌空洞、抽象、一般化C.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D.重点突出学生的缺点,指明改进方向【答案】D38、老师当众高度赞誉某学生的助人行为,随后班上出现了更多互帮互助现象,这是一种()。A.负强化B.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答案】C39、在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制”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答案】B40、心理辅导的
11、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A.诊断问题B.克服障碍C.行为矫正D.寻求发展【答案】D41、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是()。A.间接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答案】C4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答案】C43、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答案】B44、“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A.大学B.学记C.孟子D.论语【答案】C45、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答案】D46、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
12、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答案】C47、只有经历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答案】B48、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4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
13、道德发展处于()。A.权威阶段B.公正阶段C.可逆性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答案】A50、某班主任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给成绩好的学生颁发“学习小标兵”,给乐于助人的学生颁发“小天使”等奖状,他是运用了()的教育方法。A.说服教育法B.激励法C.榜样示范法D.暗示法【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快乐的小公鸡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师:小公鸡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生:怎样才能快乐。师:小公鸡的问题解决了吗?生:解决了。师:他是怎样解决的呢?生:他去问别人,问了老牛、青蛙、小蜜蜂.师:他们都是怎么跟小公鸡说的呢?(学生分别把老牛、青蛙、小蜜蜂等说的话读了一遍)师:
14、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公鸡?生:他爱动脑筋,他有了问题就去问别人。生:是一只很虚心的小公鸡,最后接受了爸爸的意见,帮人们做事了。师:小朋友们觉得怎样才能快乐呢?(很多孩子谈了自己的看法)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学生马上进入角色表演)问题: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20 分)【答案】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教学对话,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二是阅读对话,学生与课文作者之间的沟通对话。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上述片段中,貌似平等的对话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
15、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和写作的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二、在某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围绕“什么样的教师是真正的好教师?”这一问题,大家展开了热议。有的说:“好教师是热爱学生的
16、老师”;有的说:“好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还有的说:“教学好才是好教师”-这时,培训教师跟大家分享了一位作家的故事:“小时候,我非常胆小害羞,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也从不叫我回答问题。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灵魂的作文。上课时,老师轻轻地走到我面前,问我是否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作文。它的问话是那么柔和,那么的亲切,亿师学提供让我无法拒绝。我用颤抖的声音读了作文,她感谢了我。下课了,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她建议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些我都做到了。”这个故事引起了大家对于“好老师”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1)结合材料,试着分析“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10 分)(
17、2)试述小学教师如何为儿童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10 分)【答案】(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认为教师做到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好老师,除此之外,一名好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应该坚持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材料中,证因为教师能主动关注不积极的学生,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信息和动力。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应尊重、赞赏学生,在材料中,教师并没有粗鲁地要求学生分享作文,而是轻言细语,温柔地征询学生的同意,使学生感觉不到不应拒绝的力量,正因如此,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作文,也正因如此,老师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引导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发展。此外,新课改强调
18、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坚持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重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关注人”,做到这些,才是我们认为的好老师。(2)为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需要教师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儿童的差异性表现在:能力的差异,儿童在智力水平上存在差异,有的智力发展水平低,有的发展水平高;儿童在智力类型上存在差异,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存在的不同;儿童在能力表现早晚上存在差异,有的聪明早慧,有的大器晚成,儿童智力在性别上也存在差异,男性智力分布离散程度比女性大,各自优
19、势领域也不一样,教师要从认识到学生的能力差异,接受并在各自能力基础之上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促进阶其能力的发展。认知方式差异。儿童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存在差异。场独立的儿童更偏向独立的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儿童容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故教师对场依存型孩子,也应该给予更多指导,而对场独立型的孩子给予适当指导,更多独立思考时间和机会,沉思型学生更注重解决问题的精度而非速度,冲动性更注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非精度,而辐合型还是发散型思维习惯来说,也有差异教师应予认识并从不同方法去肯定引导学生。三、材料: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她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秘诀在结课时总能把较为复杂
20、的英语语法概括成几句顺口溜。讲语法时先讲口诀,然后对应口诀讲例题,做练习时再要求我们用口诀加以印证。这样,一般学生颇为头疼的语法在我们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她的启发下,我也尝试使用“口诀记忆法”教学。不同的是,我让学生在学完某一部分知识后自己概括总结。例如,学完风景类文章,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景物描写口诀”,学完人物传记后我又引导学生总结“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口诀”。实践证明,这种口诀记忆式小结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吸收率。问题:(1)评析材料中所运用的结课方式。(2)材料中的“我”所采用的结课方式又好在哪里【答案】(1)材料中教师把所学零散知识经过整理总结出的口诀,不仅朗朗上口
21、,便于记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书目、接受知识时,往往不能注重课题对课内知识的统领作用,总是孤立地看待各个知识,不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记忆支离破碎。这时,就需要老师在结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使知识得到深化、升华。(2)材料中的“我”在小学英语老师的启发之下,对口诀结课法进一步改进,提出让学生自己归纳、梳理。充分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结课时,一般采用教师概括式以及学生参与式两种。材料中的小学英语老师所采纳的是教师归纳式。教师归纳式是指教师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教学内容,使得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而材料中的“我”所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2023 教师资格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测试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