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目标版.doc
《2019最新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目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目标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1. 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 ,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B.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 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答案】B【解析】西周分封最初是晋国,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分封,后来晋国分离为韩、赵或魏,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这里显然体现出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故 B 正确;晋国并不是统一的潮流,故 A 错误;C 分封制等级
2、没有关系;D 不是材料体现主旨。2.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 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B. 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C. 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D. 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融合与创造,故 D 正确;A 与策略主旨相反;B 项中彻
3、底说法绝对;C 项早于分封制实行时期。3. “史实” “史论” “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B.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C.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2 -【答案】A【解析】抓住题干中“史实” “史论” “史识”的定义来分析,可知 BD 项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 项是对郡县制的评价,属于史论,排除;而 A 项中的认识是在分析大量史
4、实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故 C 项正确。4.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 。可见古代中国A.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B.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C. 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D.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答案】C【解析】以小制大,与材料中“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相符,故 C 项正确;弹奏宰相是监察官的
5、职责,并不是因为地位高,地位越来越高与材料中“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 “仅七品的察院长”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对于官员的选任,故 B 项错误;封建社会没有独立的监察系统,故 D 错误。5.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本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反映出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C. 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 D.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
6、书门下逐渐承担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说明官员有专业化、政务化的趋势要求,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 A 项错误;中枢机构政务化仍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没有遏制皇权,故 C 项错误;材料主旨在于说明中枢机构政务化,而不是协调部门的关系,故 D 项错误。6.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 年) ,朝廷昭示:“国家开赏举之门,广收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这反映出宋朝的科举制度A. 取消了对应试者身份职业的限制 B. 是普通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C. 选拔官员的方式不断更新 D. 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D- 3 -7. 元史载:“若元(元朝),
7、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每省置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 ”材料主要表明元朝( )A. 地方行政管理上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 B. 在统治区域范围内全部推行行省制度C. 正式建立后开始走上统一全国的进程 D. 创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A【解析】行省的设置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故 A 项正确;B 中全部说法错误;并不是建立后实行,故 C 错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秦朝,故 D 项错误。8. 公元前 430 年,雅典有三分之二的公民居住在农村,四分之三的城市
8、公民在农村拥有地产。雅典耕地缺乏,公民内部有约五分之一的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外邦人可以在雅典经商、生活、可以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不能购置田产、买卖房屋,因此拥有土地是公民权的重要标志。这说明A. 农业和工商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B. 手工业者和商人地位低,农民地位较高C. 拥有土地是享有公民权的必要条件D. 工商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 “拥有土地是公民权的重要标志”说明雅典民众注重农业的生产,依据所学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可知,农业和工商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故 A 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二者地位信息,故 B 错误;雅典公民是本邦成年男性,故 C 错误;D 只是反映出材料
9、部分信息。9. 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作者- 4 -意在阐明雅典A. 民众思想深受束缚 B.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C. 民主制的衰落根源 D. 政治生活特色鲜明【答案】C【解析】 “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的信息说明雅典的民主并不是充分的民主,这也是导致雅典民主制衰落的根源,故 C 项正确;雅典的民主制与人文主义密切相关, ,深受束缚与材料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脱离
10、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不等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故 B 项错误;特色鲜明,与材料中“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盾”不符,故 D 项错误。10. 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 544 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A. 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 B. 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C. 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 D. 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答案】B【解析】 “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说明罗马法的理念和法律思想被不同地区适用,体现
11、了罗马法永恒的精神,故 B 项正确;A 中普遍合理性不符合材料主旨;C 中与罗马法普及性相距甚远;D 中私有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出该精神。11. 18 世纪初,英国平静地经历了从斯图亚特王朝到汉诺威王朝的转变,对新国王乔治一世, “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反对他的连一个耗子也没有”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斯图亚特王朝不得人心 B. 新国王的军事实力强大C. 君主立宪剥夺国王实权 D. 英国议会内缺乏反对派【答案】C【解析】材料中提及之所以“反对他的连一个耗子也没有”主要是因为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的权力被剥夺导致,故 C 项正确;A 中不是主要原因;B 中说法不符合事实;D 中议会中仍然存在
12、反对派。12. 有学者指出:“从 18 世纪 7080 年代起,一直到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A.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B. 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5 -C. 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 D. 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答案】B【解析】 “快速发展的经济”指的是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而“保守主义的政治”指的应该是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前的情况。1832 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才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
13、发展提供了保障,故 B 项正确;A 是 18 世纪初期确立;C 中财产限制取消是 1832 年议会改革;D 是责任内阁确立之后。13. 1800 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B.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C.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答案】A【解析】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任命和免去内阁成员,材料中事件就是总统实施自己权力的表现,故 A 项正确;美国是三权分立,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并没有增大,故
14、B 错误;美国总统领导内阁,故 C 错误;材料体现出是内阁和总统关系,不是党派之争,故 D 错误。14. 19 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893 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种变化A. 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 B. 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C. 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 D. 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答案】B【解析】文官是美国具体的事务官, “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防止文官牵扯政治斗争,从而保障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 B 项正确;A 中改;法错误;C 中消弱明显不符合题意;美
15、国仍然是三权分立,该政策主要是对于政府的管理,故 D 错误。15. 图漫画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描绘的是一票赢得的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有人称其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 70多年之久。这其中最主要的是- 6 -A. 对封建势力的荡涤彻底B. 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C. 共和派经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国家政权中的关键职位D. 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 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
16、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因此选 D。ABC 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16. 有学者这样描述:“这个帝国既不发展英国式的强有力的立宪政体,也不借鉴作为法国特征的民主与平等。俾斯麦为了争取公众支持他的计划,利用当时存在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感情,许诺” 。俾斯麦的“许诺”最有可能是A. 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B. 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C. 皇帝是帝国的元首 D.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答案】D【解析】A。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B。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C。皇帝是帝国的元首 D。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据材料信息“俾斯麦
17、为了争取公众支持他的计划,利用当时存在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感情,许诺” ,根据所学体现了民主性,有利于得到人民的支持,故选 D 项。德意志帝国的权力中心在于皇帝而非议会,A 项错误;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皇帝是帝国的元首体现了德国代议制的不彻底性和保守性,具有专制色彩,BC 两项错误。17.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 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 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A. 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B. 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7 -C. 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D.
18、 西方对中国不公正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的需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西方列强为满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造成的,和前一个“不公正”没有因果关系,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AB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公正”的含义18.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迫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
19、点旨在强调A.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 B. 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 D. 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答案】D【解析】材料中“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受到当时小农经济局限性影响,因为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故 D 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从材料主旨出发。19. 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段材料说明平民革命是A. “家天下”式的旧式革命 B. 反满复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最新 届高三 历史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新版 新目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