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
《四川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四川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能力押题练习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DIC 诊断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PT 延长,Fbg 低于 2g/L。如果这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必须补做哪一项纤溶指标A.3P 试验B.PRTC.血小板抗体D.因子E.血小板功能试验【答案】A2、临床实验室定量分析测定结果的误差应该是A.愈小愈好B.先进设备C.室内质控D.在允许误差内E.质控试剂【答案】D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教学活动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教师是学习的领导者B.评价既
2、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C.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D.总体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而学段目标则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学段化【答案】A4、乙酰胆碱是A.激活血小板物质B.舒血管物质C.调节血液凝固物质D.缩血管物质E.既有舒血管又能缩血管的物质【答案】B5、血管损伤后伤口的缩小和愈合有赖于血小板的哪项功能A.黏附B.聚集C.收缩D.促凝E.释放【答案】C6、B 细胞成为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由于A.分泌大量 IL-2 的能力B.表达 MHC-类抗原C.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D.在肠道淋巴样组
3、织中大量存在E.吞噬能力【答案】B7、女,20 岁,反复发热、颧部红斑,血液学检查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狼疮细胞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下列可作为 SLE 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为A.抗 DNP 抗体和 ANAB.抗 dsDNA 抗体和抗 Sm 抗体C.抗 dsDNA 抗体和 ANAD.抗 ssDNA 抗体和抗 ANAE.抗 SSA 抗体和抗核蛋白抗体【答案】B8、下列哪种物质是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A.GPb/aB.GPIVC.GPVD.GPb-复合物E.GPIa【答案】A9、儿茶酚胺是A.激活血小板物质B.舒血管物质C.调节血液凝固物质D.缩血管物质E.既有舒血管又能缩
4、血管的物质【答案】D10、荧光着色主要在细胞核周围形成荧光环的是A.均质型B.斑点型C.核膜型D.核仁型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C11、典型的 T 细胞缺陷型疾病半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是A.选择性 IgA 缺陷病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C.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D.慢性肉芽肿病E.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答案】B12、不符合溶血性贫血骨髓象特征的是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粒/红比值减低C.红细胞系统增生显著D.可见 H-J 小体和卡.波环等红细胞E.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答案】A13、细胞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可被染色出现荧光的是A.均质型B.斑点型C.核膜型D.核仁型
5、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A14、关于过敏性紫癜正确的是A.多发于中老年人B.单纯过敏性紫癜好发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C.单纯过敏性紫癜常呈单侧分布D.关节型常发生于小关节E.不会影响肾脏【答案】B15、贫血患者,轻度黄疸,肝肋下 2cm。检验:血红蛋白 70g/L,网织红细胞8%;血清铁 14.32mol/L(80g/dl),ALT 正常;Coombs 试验(+)。诊断首先考虑为A.黄疸型肝炎B.早期肝硬化C.缺铁性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肝炎合并继发性贫血【答案】D16、在新一轮的数学教育改革中,逐渐代替了数学教学大纲,成为数学教育指导性文件的是()。A.数学教学方案B.数学课程标准
6、C.教学教材D.数学教学参考书【答案】B17、以下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目标要求的三个方面的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C.体验目标D.过程与方法目标【答案】C18、函数 f(x)在a,b上黎曼可积的必要条件是 f(x)在a,b上()。A.可微B.连续C.不连续点个数有限D.有界【答案】D19、新课程标准对于运算能力的基本界定是()。A.正确而迅速的运算B.正确运算C.正确而灵活地运算D.迅速而灵活地运算【答案】B20、下列关于椭圆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动点轨迹是椭圆B.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大于 1 的动点轨迹是椭圆C.从椭圆的一个
7、焦点出发的射线,经椭圆反射后通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D.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是椭圆【答案】C21、型超敏反应根据发病机制,又可称为A.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迟发型超敏反应D.速发型超敏反应E.型超敏反应【答案】A22、下列疾病在蔗糖溶血试验时可以出现假阳性的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B.多发性骨髓瘤C.白血病D.自身免疫性溶贫E.巨球蛋白血症【答案】C23、在集合、三角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五个内容中,属于高中数学必修课程内容的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答案】C24、临床实验室定量分析测定结果的误差应该是A.愈小愈好B.先进设备C.室内质控D.在
8、允许误差内E.质控试剂【答案】D25、“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是数学家()于 1981 年提出的。A.华罗庚B.柯朗C.怀尔德D.王见定【答案】C26、患者,女,25 岁。因咳嗽、发热 7 天就诊。查体 T37.8,右上肺闻及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见片状阴影。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直径大于 20mm。该患者可能为A.对结核分枝杆菌无免疫力B.处于结核病恢复期C.处于结核病活动期D.注射过卡介苗E.处于结核分枝杆菌早期感染【答案】C2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A.基本方法B.基本思维方式C.基本学习方法D.基本活动
9、经验【答案】D28、中学数学的()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是体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体系”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A.教学标准B.教学大纲C.教学策略D.教学模式【答案】D29、属于检测型超敏反应的试验A.Coombs 试验B.结核菌素皮试C.挑刺试验D.特异性 IgG 抗体测定E.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答案】C30、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A.原粒+早幼粒占 6%B.原淋+幼淋占 10%C.红系占有核细胞的 20%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 20 个E.成堆及散在血小板易见【答案】B31、与向量 a=(2,3,1)垂直的平面是()。A.x-2y+z=3B.2x+y+3z
10、=3C.2x+3y+z=3D.xy+z=3【答案】C32、一级结构为对称性二聚体的是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答案】C33、下列哪种疾病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阴性A.肝外梗阻性黄疸B.肿瘤C.蚕豆病D.感染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答案】B34、有限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关系是()。A.对立关系B.从属关系C.交叉关系D.矛盾关系【答案】A35、型超敏反应A.由 IgE 抗体介导B.单核细胞增高C.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D.T 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导致的炎症反应E.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答案】C36、新课程标准对于运算能力的基本界定是()。A.正确而迅速的运算B.正确运算C.
11、正确而灵活地运算D.迅速而灵活地运算【答案】B37、“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关系是()A.交叉关系B.同一关系C.属种关系D.矛盾关系【答案】A38、国际标准品属于A.一级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三级标准品D.四级标准品E.五级标准品【答案】A39、正常人外周血经 PHA 刺激后,其 T 细胞转化率是A.1030B.7090C.5070D.6080E.3050【答案】D40、荧光着色主要在核仁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着色的是A.均质型B.斑点型C.核膜型D.核仁型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D41、集合 A=0,2,a2,B=0,1,a),若 AB=0,1,则实数 a 的值为()。A.0
12、B.-1C.1D.-1 或 1【答案】B42、MTT 比色法用于判断淋巴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是A.刺激指数(SI)B.着色细胞数C.每分钟脉冲数D.着色细胞数与所计数的总细胞数之比E.试验孔 OD 值【答案】A43、冷球蛋白沉淀与复溶解的温度通常为A.-20,4B.-4,37C.-4,0D.0,37E.-20,37【答案】B44、定量检测病人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常用的方法是()A.间接血凝试验B.双向琼脂扩散C.单向琼脂扩散D.外斐试验E.ELISA【答案】C45、冷球蛋白沉淀与复溶解的温度通常为A.-20,4B.-4,37C.-4,0D.0,37E.-20,37【答案】B46、变性 IgG 刺激机
13、体产生类风湿因子A.隐蔽抗原的释放B.自身成分改变C.与抗体特异结合D.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答案】B47、MTT 比色法用于判断淋巴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是A.刺激指数(SI)B.着色细胞数C.每分钟脉冲数D.着色细胞数与所计数的总细胞数之比E.试验孔 OD 值【答案】A48、光学法包括A.光学法B.黏度法C.电流法D.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E.以上都是【答案】D49、AT-抗原测定多采用A.凝固法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C.免疫学法D.发色底物法E.以上都是【答案】C50、关于抗碱血红蛋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又称碱变性试验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H
14、bF 减少C.用半饱和硫酸铵中止反应D.用 540nm 波长比色E.测定 HbF 的抗碱能力【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1(必修)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设计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析集合语言的意义入手,说明为什么把它安排在高中数学的起始章;(6 分)(2)说明高中阶段对函数概念的处理方法;(4 分)(3)给出本章课程的学习目标;(8 分)(4)简要给出集合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12 分)【答案】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附录中给出了两个例子:例 1.计算 1515,2525,9595,并探索规律。例2.
15、证明例 1 所发现的规律。很明显例 1 计算所得到的乘积是一个三位数或者四位数,其中后两位数为 25,而百位和千位上的数字存在这样的规律:12=2,23=6,34=12,这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尝试用语言符号表达规律,实现“提出问题”,进一步实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请根据上述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分别设计例 1、例 2的教学目标;(8 分)(2)设计“提出问题”的主要教学过程;(8 分)(3)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教学过程;(7 分)(4)设计“推广例 1 所探究的规律”的主要教学过程。(7 分)【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新授课教学设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数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押题 练习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