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打印.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打印.doc(2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 1教学内容:教材第1、2、3页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提高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预习指导:自主准备:一、分一分。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
2、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支、4支、5支、6支呢?动手分一分,说一说。自主探究:一、 读一读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人,还剩( )枝。写成除法算式是:103=3(人)1(枝)。1是余数103=31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二、试一试。把分铅笔有剩余的情况,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104=(人)(枝) 106=(人)(枝)自主应用:一、 先摆一摆,再填一填。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8根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124=(个) 154=(人)(枝)134=(人)(枝) 164=(个)144=(人)(枝) 比一比:除
3、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今天学习的内容,你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吗?通过预习你想告诉大家哪些知识?有哪些疑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二、交流自主探究方案。1.交流自主准备。把10枝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支、4支、5支、6支呢?把你操作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2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表
4、(1)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250520表(2)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3314226142.交流自主探究。1写算式观察表(1)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观察表(2)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 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你会列算式吗?为什么用除法计算?1是什么?板书:103=3(人)1(支)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除数3是什么意思?商3是
5、什么意思?1呢?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2试一试谈话:表(2)中分铅笔有剩余的其他情况,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呢?反馈交流:104=2(人)2(枝) 106=1(人)4(枝)说一说每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交流3概括提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3.交流自主应用。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8根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1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交流除法竖式,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为什么不可以余下4根?为什么不可以余下5根?比较这些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除数是4,
6、余数只出现了哪些数?你有什么发现?余数为什么一定要小于4?小结:除数是4,如果余下的数又满4根,那就可以继续分,一直分到余下的数不满4根,不够摆出正方形,也就是余下的数一定要比4小。所以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2.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最大是几? 如果余数是6,除数可能是几?最小是几?3.回顾反思。什么叫余数?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三、应用拓展“想想做做”第14题。列式时注意算式后面的单位名称。说一说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认识103=3(人)1(枝)
7、 余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2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第1题第5题。教学目标:1经历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探索过程,初步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2在操作、计算和比较等活动中,发现并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计算规律,进一步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3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根据具体情景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预习指导:自主准备:一、学一学。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算式:=( )竖
8、式: 3 商 除数 4)1 2 被除数 1 2 4和3相乘的积 0 12-12=0 答:可以放 盘。 二、试一试。(用竖式计算) 164= 63= 自主探究:一、先摆一摆,再算一算。12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算式:=( )( ) 竖式: ( ) 想一想: ( )5)1 2 ( ) 商是( ),你是怎么想的? 10表示什么?余数2呢? 答:可以放 盘,还剩 个。 二、试一试。(用竖式计算) 184= 356=自主质疑:我的疑问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书第4页的内容,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吗?通过预习你想告诉大家哪些知识?有哪些疑问?
9、板书课题。二、交流自主探究方案。1.交流自主准备: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算式:=( )竖式: 3 商 除数 4)1 2 被除数 1 2 4和3相乘的积 0 12-12=0 答:可以放 盘。 想一想,竖式中的两个“12”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意思?(被除数“12”表示一共要分12个苹果,被除数下面的“12”表示每4个一盘,3盘一共分掉12个苹果)追问:竖式中的“0”表示什么意思?是怎样算出来的?(“0”表示12个苹果全部分完,0是用“12 -12得到的)注意写答。2.交流自主探究。一共有12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放了几盘,还剩几个?学生汇报交流: 算式:125=2盘
10、2( 个 ) 竖式: ( ) ( )5)1 2 ( ) 答:可以放 盘,还剩 个。 想一想:商是( ),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上面的问题,想一想,2盘一共分掉了几个苹果?是怎样算出来的?10表示什么意思?竖式中的“2”表示什么意思?是怎样算出来的?(“2”表示12个苹果分掉10个,还余2个没有分完,2是用“12- 10”得到的)指出:竖式中的“2”叫余数。(在竖式旁板书:余数)注意写答句和答句的完整性。3.交流自主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三、实际应用,在比较中掌握试商方法1:把18个气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到商6的?启发学生联系问题情境解释自己求商
11、的思考过程,并相机明确:可以用乘法口诀先想“3 ( ) = 18”。2:把18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能正好分完吗?为什么?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学生计算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到商4的?如果利用乘法口诀可以怎样想?明确:利用乘法口诀,可以想“4与几相乘最接近18,又小于18”。讨论:如果商3,你认为行吗?为什么?如果商5呢?引导学生联系问题情境以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知识作出解释。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4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地计算出结果,再选择一两组题目要求说说试商的思考过程,进一步明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先想除数与哪个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又小于被除数。5指
12、导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6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后,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写答。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124=3(盘) 3 商 除数 4)1 2 被除数 1 2 4和3相乘的积 0 12-12=0 答:可以放 盘。 125=2盘2( 个 ) ( ) ( )5)1 2 ( ) 答:可以放 盘,还剩 个。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一(1)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3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的16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和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能正确列示,计算,
13、解决相关事件问题。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和试商的方法,并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教学难点:通过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方法来检查计算准确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最近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且学会了除法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题目完成的最棒。二、基本练习讲述:小朋友,今天是齐齐的生日。她的妈妈为你们准备了香甜的蛋糕和一些美丽的气球,愿意和她一起分享吗?那就请你们一起帮助齐齐完成下面的题:1出示练习一第1题。学生仔细观察图,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看图说图意
14、。学生解答,注意单位名称。除了列出两道有除法算式之外,还可以怎样列示?比较乘加算式的结果是除法算式的什么数?2完成练习一第2题请四个小朋友到黑板前来做,其他小朋友在下面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对板演的同学完成情况作评价。小结:我们可以用一个数里最多有几个几来想商.3完成练习第3题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完成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说一说是怎样试商的,做时要注意些什么? 4出示练习第4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小游戏。观察每一列车上的题你有什么发现?男生开第一辆,女生开第2辆,比一比谁的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指名板演.做开火车状,呜-,火车开,到
15、北京-。5.抢答。下面各题商是几。386 688 203 445 597 1946出示练习第5,6题学生读懂题意,独立解答。要求:注意单位名称的填写,及口头答。学生汇报。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今天的表现如何?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练习(1)想( )里最多有( )个( )余数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一(2)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4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的712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和试商的方法,能应用有余数的除法正确解决相关问题,并初步学习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合理确定问题结果。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
16、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时间问题。教学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果。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练习有余数的除法,学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时间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合适结果。二、基本练习1老师这儿有几题有余数的除法,你能用竖式计算吗?指名板演。练习第7题上面四题。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练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商的?引导比较除数和余数,通过余数要比除数小来检查自己写得对不对。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练习第8题。学生独立解答,思考:你是怎样想的?余数是5,除数最小是4,如
17、果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几?说一说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当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 ),如果商是1,被除数是( )。你是怎样想的?如果商是6,被除数是( )。如果商是9,被除数是( )。3.练习第12题。学生计算填写表格。讨论:除数是3,余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余数会按“0,1,2”的规律重复出现?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余数的这种变化说明它有什么特点?4.思考题。=41 =34是什么数?1是什么数?3是什么数? 你想到了什么?应该先确定什么数?你能写出几道不同的算式?三、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第9题:(课件出示)学生自己读懂题意,列式解答,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交流说一说怎么想的:第(1)题
18、为什么要除以4?7是什么意思?还余下几张?第(2)题这些纸够做8个灯笼吗?为什么?结合上学期的解题方法理解解题方法。2出示练习第10题学生读懂题意,独立解答。第(1)题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剩下的皮球怎么办?第(2)题如果全部装入盒中,至少需要多少个盒子? 理解“全部”“至少”的意思,思考合理答案。为什么是8个盒子呢?3出示练习第11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 怎样列式?50是怎么知道的?小结:在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解决问题。为什么最多只能买8支,不能买9支?4.比较9,10,11题,为什么剩下的余数有的时候舍去,有的时候要加上呢?小结:我们在应用有
19、余数的除法解决相关问题时,应思考问题的实际生活背景合理确定问题结果。四、全课小结。小朋友,你们对自己今天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解决有余数的除法实际问题时,还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一(2)认识时、分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5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7题。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结构。认识整时,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2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整时,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建立1时、1分的时间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教学 设计 编辑 打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