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备考:表现手法“用典”题专练.docx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备考:表现手法“用典”题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备考:表现手法“用典”题专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表现手法“用典”题 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
2、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这表达了大唐已经一统天下,一派歌舞升平;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示,自己想建功立业,在太平盛世里没有太大的机会来施展自己的才干了,有一丝无奈
3、的失落。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挽文丞相虞集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何须更上新亭饮,大不如前洒泪时。注:文丞相,即文天祥。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典故“新亭对泣”表示怀念故国之意。(1)请简析诗歌颈联“暗”字运用之妙。(2)作者主要运用何种手法来表现复杂的感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解析(1)颈联中“暗”本意指光线暗淡,黑暗;此处结合诗句“云安鼎湖龙去远”,以及诗歌题目“挽文丞相”中文天祥的事迹,可读出“龙去远”含有南宋朝廷“真龙”远去,天下因而被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的意思;(2)诗歌中多次运用典故,如“子
4、房”“诸葛”“新亭”等,“子房本为韩仇出”指张良本来是为韩国报仇,结果却帮刘邦建立了汉朝;“诸葛宁知汉祚移”用反问句说明汉朝国祚已无力回天,诸葛亮并非不知,只是鞠躬尽瘁,却仍旧无力回天,表达出国势衰微并非人力能够挽回的悲伤与无奈;而“新亭”一典则是借东晋时衣冠南渡,士人聚集新亭哭泣来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但东晋时还保有半壁江山,南宋却已经彻底没落,诗人所以说“大不如前”,相比之下更感到悲痛;【答案】:(1)“暗”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乌云笼罩鼎湖的情态,也隐喻大宋王朝的远去;且与下句“明”字相对,加深情感之悲。(2)运用典故来颂扬文天祥精忠报国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家国之痛。张良、诸葛亮等事典,蕴含着
5、宋室灭亡殆天意、非人力所可挽回的深深无奈。新亭对泣之典,写面对大好河山落入异族之手的现实,不由得联想到东晋初年过江之士,因北方沦于外族统治而痛心疾首之事;然而,他们仍保有半壁江山,不像如今整个华夏大地都被元人侵占,相形之下,作者不免慨叹“大不如前”,更见其故国之思之悲痛。译文:就算是真有像古籍上说的挥舞长戈让夕阳回升的功力,也无法挽救当时注定灭亡的宋朝了!而现在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楚囚的南冠,只不过这次换成文天祥成了势大元朝的阶下囚。想想历史上张良谋刺秦王和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故事,文天祥的气节只有比他们更伟大!宋端宗和帝昺就像乘龙而去的黄帝一样,都成为了历史。也停留在历史之中的文天祥自然无法像丁令
6、威那样化作仙鹤回到华表上来看看曾经的大宋故土。而我们连像晋朝的文人那样在新亭之上哭泣国家衰败只剩半壁江山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现在的局势还远远不如当时的晋朝。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在春天桃李盛开
7、的时节,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却想到了“士”,不禁显出万思愁绪,表现出诗人被贬后的失意。(2)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用食人祭品而不知廉耻的齐人的无耻与宁被烧死也不去做官的介之推的气节形成对比,从而引出尾联作者对于人间那些人生思考。在诗人看来,虽然贤愚死后都为蒿草,但人生的意义截然不同,自己愿做圣贤,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元幹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8、。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注】李伯纪:李纲,字伯纪,是著名的爱国英雄。他在公元1126年(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围攻京城的危急时刻,力主抗战,坚守开封,被钦宗任命为亲征行营使,最终击退金兵。张元幹当时是他的僚属,后来李纲被罢免,元幹也连带获罪,离京南下。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此处借指归隐之地。“用典”“比喻”是本词主要的表达技巧,请各举一例阐释其作用。解析:回答该类题目,一是要弄清表达技巧的内涵,从基本的修辞手法入手;二是要明确该类题目的答题模板与得分点,表达技巧类试题的答题模板: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答案:用典:如“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了杜牧
9、“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屈膝议和的不满及抵抗金人南下的决心。比喻:如“谩暗涩铜华尘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宝剑被弃来比喻李伯纪等主战人物受到罢斥压制。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作上片由“想当年”“到而今”两句领起,今昔对比,往昔的升平繁华,与当前的战乱险恶形
10、成强烈反差。B.“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对仗工整,“珠翠绕”“笙歌作”,描绘了一派珠宝堆积、笙歌四起的景象。C.词的下片以连用的两个设问句开头,让心中的愤懑与沉痛喷涌而出,表达了作者对士兵战死、民众流离的痛惜。D.“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用典故写作者心中宿愿领军率队,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3)本词用哪些典故【答案】解析(1)B.“珠翠绕描绘了一派珠宝堆积的景象”错误,“珠翠绕”,不是指珠宝堆积,而是代指宫女众多。这两句着力描绘了一幅歌舞升平的奢华景象。故选B。(2)上片通过“遥望中原”“到而今”等语句写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
11、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是实写;通过“想当年”等句回忆过去,当年,城中花团锦簇、柳树成荫,楼阁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热闹非凡,是虚写。上片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情景,今昔对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痛失大好河山,不忘中原故土的爱国之情。下片“兵安在”“民安在”“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等句承接上片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是实写;“何日请缨提锐旅”“却归来、再续汉阳游”等句想象自己有朝一日收复失地再归来重游
12、故地,怀想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是虚写。下篇虚实结合,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答案:(1)B(2)上片先写眼前遥望的中原大地、荒草寒烟、众多城郭和铁骑满畿之景,再回忆宫苑花团锦簇、柳树成荫、楼阁精美、歌舞升平的景象,虚实结合,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痛失大好河山,不忘中原故土的爱国之情。下片由此时登临胜地,感叹眼前的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到想象自己有朝一日收复失地再归来重游故地,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坚定乐观的信念和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3)典故一:“沟壑”,溪谷.杜甫醉时歌:“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是说老百姓在战乱中饿死,尸首被丢弃在溪谷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
13、落.”由于金兵的杀戳践踏,兵民死亡殆尽,田园荒无,万户萧疏,对此词人不禁发出深沉的叹喟.后四句为一层.作为“精忠报国”的英雄,词人决不甘心如此,于是提出:“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典故二:“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汉书终军传记终军向汉武帝“自请愿受大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提锐旅”,率领精锐部队.大将的口吻与气度,跃然纸上.“河、洛”,黄河、洛水,泛指中原.“清河洛”与上“铁骑满郊畿”呼应,挥鞭渡过长江,消灭横行“郊畿”的敌人,收复中原.“一”、“直”和“清”字用的极为贴切,表现了必胜的信念.“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典故三:“骑黄鹤”,陆游入
14、蜀记:“黄鹤楼旧传费祎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结末用黄鹤楼典,不仅扣题,且带浪漫意味,表示今日“靖康耻,犹未雪”,未能尽游兴,“待重新收拾旧山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乐观必胜的精神与信念洋溢字里行间.词作下片是叹息在南宋偏安妥协下,士兵牺牲,百姓死亡,景况萧条.最后希望率师北伐,收复失地,然后回来重游黄鹤楼.译文: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士兵在哪
15、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六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注王澜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注】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围攻蕲州,城陷
16、。王澜因避蕲州失陷之灾,移居溢江,在新亭上写了本词。1词的上片运用“杜宇”的典故,有什么作用?【答案】借“杜宇”的典故,表达了思归而不得的愁苦及家国之痛;使这首词含蓄蕴藉,充满艺术感染力。2、简要分析下阕中词人情绪的变化过程。(6分)【答案】(6分)由对故土失陷的痛惜、对物是人非的感叹(2分),到对受难百姓的同情、对金兵惨无人道暴行的痛恨(2分),再到激起报仇雪恨的决心(2分)。(评分建议:答对情感而不结合内容,每点得1分;不能体现变化过程,最多得3分;“对故土失陷的痛惜”与“对物是人非的感叹”答出其一即可,“对受难百姓的同情”与“对金兵惨无人道暴行的痛恨”答出其一即可。)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
17、后回答问题。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注杜甫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注】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时的作品。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为什么运用这一典故?【答案】:“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吴刚砍树典故。吴刚的大刀竟被折断,表达了其归心之切。题目是“八月十五夜月”,吴刚是被罚在月宫中砍树的罪人,满目飞明月的时候,自然就会看到想到月宫中的人,用典自然贴切。八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严蕊道是梨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首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
18、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答案】: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群芳之上。(3)这首词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答: 用典。 人在武陵微醉 一句用了 武陵人 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对比。以梨花之白、杏花之
19、红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托物言志。 白白与红红 ,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 别是东风情味 的红白桃花自喻,表达了心地高洁、超脱世俗的感情。(答出写法1分,分析1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种手法即可给满分。若学生有其他回答,可酌情给分)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苍:苍天。1.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歌开篇写诗人面对萧瑟秋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