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知识清单-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
《期中复习知识清单-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复习知识清单-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温馨提示(1)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2.八大行星的分类:八大行星3.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三、特殊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1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太阳处于壮年
2、期,状态稳定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1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2天气: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3
3、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_ _层、B色球层和C_ _层。2、主要类型:类型位置意义黑子C层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耀斑B层日珥B层喷射的气体成弧状日冕物质抛射A层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3、周期:约为11年。温馨提示黑子不黑:由于黑子温度比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显得暗一些。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地球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高纬度地区
4、)产生“极光”现象;第三节地球的历史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2认识途径:研究地层是最主要途径。3地层(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2)沉积地层特点(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4.地球的演化历程地质历史时期地表的演化生物的演化矿产的形成植物动物前寒武纪冥古宙海洋与陆地形成,大气成分变化出现有机质无重要成矿期(铁、金、镍、铬、等矿物)太古宙出现蓝藻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古生代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多次
5、变迁,形成联合古陆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无脊椎动物繁盛重要成煤期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脊椎动物发展,出现两栖动物并逐渐进行为爬行动物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爬行动物时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爬行动物盛行(恐龙),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出现主要成煤期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地貌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横波慢固体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明显增加;穿过古登
6、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纵波快固体、液体、气体2内部圈层的划分(1)界面:图中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2)圈层: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易错提醒1、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岩石圈不等于地壳。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圈的组成与大气的垂直分层1、大气圈的组成及作用大气成分作用干洁空气氮气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氧气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
7、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保护作用水汽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分层气温垂直变化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作用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80500 km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8、作用(1)能量来源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的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夜晚一般侧重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二、大气受热过程在实践中的应用现象原因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晴天时,太阳光中的蓝、紫色光易被散射阴沉天空呈灰白色阴天时,云层厚,大部分太阳光被反射日出前、日落后天空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白天多云时气温比白天晴天时的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夜晚多云时气温比夜晚晴天时的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晴朗夜晚,大
9、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大雾等现象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但保温作用也弱利用烟雾防霜冻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三、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温馨提示:(1) 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受冷下沉。(2) 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想成低压。(3) 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时,其对应的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