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专题专练-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专题专练-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专题专练-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专练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 (本题4.0分,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842年,唐武宗决定任命回鹘的降将没斯为检校工部尚书,充任归义军使,封为怀化郡王,并赐姓名为“李思忠”;任命回鹘宰相受耶勿为归义军副使,检校右散骑常侍,赐姓名为“李弘顺”。这些措施旨在()A壮大李唐宗室力量B威慑藩镇割据势力C强化边疆民族统治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2. (本题4.0分,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唐朝初年,在漠北回纥牙帐和漠南之间修筑了一千多里长的“参
2、天可汗道”,沿途设邮驿六十六所,备有房舍、酒肉、马匹和车辆。路上的商队、使臣往来不绝。草原上的牧民也“老幼不惮遐远,悉手持方贡”南下交易。这说明唐代()A鼓励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B各民族文化得到包容和发展C采用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D对外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3. (本题4.0分,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贞观初,拜韩羁部酋长突地稽为右卫将军,赐姓李氏;贞观二十二年,以契丹人窟哥为左领将军兼松莫都督府、无极县男,赐姓李氏。以上赐姓行为旨在()A推行民族平等政策B分化少数民族首领C强化边疆民族统治D促进民族之间交融4. (本题4.0分,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
3、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羁縻州制度”,少数民族首领须接受朝廷颁发的印信,实行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由朝廷的派出机构都督府或都护府代行具体管理职责。这一制度()A反映了民族政权并立下的时代需求B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力度C导致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府的离心D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理理念5. (本题4.0分,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唐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历史学家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写道唐都长安的胡化盛极一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唐朝政府设立安西都护府B唐代长
4、安已被少数民族攻占C唐朝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D统治者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6. (本题4.0分,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陈寅恪曾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与这段话的主旨最为契合的标题是A帝国的扩容:从汉族帝国到中华帝国B民族的交融:中原对周边的文化吸引C文明的优势:封建正统理论的变异D观念的迭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7. (本题4.0分,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贞观七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幕的经济文
5、化联系”,评述的是A唐蕃和亲的意义B唐太宗的开明C贞观之治的表现D中原与吐蕃的友好8. (本题4.0分,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B汉藏两族的融合进程大为加快C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D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9. (本题4.0分,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线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某史料记载:“宋真宗上仙(崩),(圣宗)集番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以沾涕。因调幸臣日:吾与兄皂,未结好前,征伐各有胜负。约
6、兄弟二十余年,兄皇升退,况与吾同月生,年大两岁。吾又得几多时也。又谓后曰:汝可先贻书与南朝太后,备述始嫂之好。人使往来,名传南朝。又诏于燕京悯思寺,置真宗灵,御建道场百里。”下列关于该史料说法正确的是()A圣宗所属民族应是契丹族B体现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商贸往来C圣宗指的可能是金朝君主D反映了宋朝对唐朝羁縻政策的延续10. (本题4.0分,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下列漫画反映辽、宋、西夏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民族政权并存B大一统国家建立C中华文明的起源D繁荣与开放11. (本题4.0分,河南省商丘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主角萧峰的萧姓来源于辽朝的皇族耶律氏。据说在一次朝堂会上,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自比汉高祖刘邦,让大臣都效法汉代名相萧何,散朝后,大臣纷纷改姓萧,而耶律阿保机也取了个汉名,叫刘亿。材料意在说明()A游牧民族的汉化程度加深B中原文明强大的同化功能C统一时代的民族交流频繁D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12. (本题4.0分,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A官僚体系完善B宗室素质下降C吏治腐败严重D君主专制加强13. (本题4.
8、0分,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观察图1西夏文写本佛经卷首版画与图2西夏文铜马面具,可基本确认西夏()A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繁荣B战争与宗教成为活动中心C深受中原地区文化影响D文字成熟广泛运用于生活14. (本题4.0分,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万载中学、宜春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宋朝针对购自少数民族的马匹不合标准的问题,大臣上奏:“朝廷与蛮夷互市,非所以取利也。金山前后五部落仰此为衣食,一旦失利侵侮,不知费直几马也。臣念蜀久安,不敢奉诏。”朝廷“寻如旧制”。据此推知,北宋贸易的主要目的是基于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维护朝廷宗主地位C强化中央集权统治D维护边境
9、地区稳定15. (本题4.0分,福建省漳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欧阳修在撰写新五代史时,把契丹作为“四夷”之一,并附录于全书的末尾,辽太子洗马刘辉知道后上书辽道宗,建议将赵宋王朝也当成“藩属”详附于辽朝的“国史”之后,并以“中国”自居。这表明A宋辽间矛盾进一步激化B华夏正统观念得到发展C辽国沿袭中原史学传统D文学传统影响历史书写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16. (本题20.0分,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
10、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军、城、镇等皆有使职专领,都有兵力配备,并可随时调派边疆民族军队作为补充。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唐朝治边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唐朝的边疆治理做出合理解释。17. (本题20
11、.0分,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12、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苏洵嘉祐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大宋皇帝”指谁?“北朝”指什么?(2)根据材料二,说明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辽、西夏与北宋是如何在碰撞中交融的?(3)材料三中苏洵“证史”的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史实有何联系?参考答案1. 【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武宗对回鹘的降将和宰相采取授予官职、册封为郡王、赐姓名等措施,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他们对唐朝政权的支持,从而强化对边疆民族的统治,C项正确;这些措施并不能壮大李唐宗室力量,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藩镇割据,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2. 【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