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训练 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3 - 打印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训练 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3 - 打印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训练 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3 - 打印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 3(检测版)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
2、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
3、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节选自说苑贵德)1.下列对文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食”字含义相同。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放”字含义相同。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靡”字含义不同。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悲”字含义不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与“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两句中的“浮浮”字含义相同。B.“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与“有大石当
4、中流”(石钟山记)两句中的“中流中流”含义相同。C.“吴起对曰”与“肯与邻翁相对饮”(客至)两句中的“对对”字含义不同。D“在德不在险”与“其险也如此”(蜀道难)两句中的“险险”字含义不同。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谓吴起曰”与“忍顾鹊桥归路”(鹊桥仙)两句中的“顾顾”字含义相同。B.“夏桀之居”与“居则曰,不吾知也”(侍坐)两句中的“居居”字含义相同。C.“德义不修”与“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修修”字含义不同,D.“美哉乎河山之固也”与“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固”字含义不同。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5、确的一项是()A“将之养之”与“最难将息”(声声慢)两句中的“将将”字含义不同。B.“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与“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两句中的“逮逮”字含义不同。C.“守国之本也”与“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本本”字含义相同。D.“是夺民时也”与“舅夺母志”(陈情表)两句中的“夺夺”字含义相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君不信德”与“若入的为寿”(鸿门宴)两句中的“若若”字含义不同。B“咸刈厥敌”与“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咸咸”字含义相同。C“臣闻爱其人者”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两句中的“爱爱”字含义相同。D“武王克殷
6、”与“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克克”字含义不同。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与“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所以所以”含义相同。B.“在予一人”与“举以予人”(六国论)两句中的“予予”字含义不同。C“咸刈厥敌”与“思厥先祖父”(六国论)两句中的“厥厥”含义相同。D.“臣闻之”与“谨拜表以闻”(陈情表)两句中的“闻闻”字含义不同。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惟仁是亲”与“是心足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是是”字含义不同。B.“无罪者活之”与“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罪罪
7、”字含义相同。C.“景公游于寿宫”与“秦时与臣游”(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游游”字含义相同。D.“百姓有过”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过”字含义不同。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罪者活之”中的“活”是“使活下来”的意思,与“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活”字含义不同。B.“田其田”中的第一个“田”为动词,与“莲叶何田田”(江南)中的“田田”字含义不同。C.“睹长年负薪”中的“负”是“背”的意思,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句中的“负负”字含义相同。D.“乐贤而哀不肖”中的“不肖”是名词“无才德之人”,与“臣等不肖,请辞去”
8、(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不肖不肖”含义不同。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平公春筑台”中的“公”是爵位名,与“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史记 陈涉世家)中的“公公”字含义不同。B“鳏寡有室”与“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寡寡”字含义不同。C.“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中“者”是音节助词,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者者”的用法不同。D“乃罢台役”中的“罢”是停止的意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罢罢”字含义不同。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靡使有余”与“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中的“
9、余余”字含义不同。B.“以其仁而有德也”与“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中的“以以”字含义不同。C.“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中的“老”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第二个“老老”字含义相同。D.“论而供秩焉”与“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中的“焉焉”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与“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之于之于”含义相同。B.“饥者则食之”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两句中的“者者”字含义相同。C.“寒者则衣之”与“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衣衣”字
10、含义和用法相同。D.“育之长之”与“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两句中的“长长”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与“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两句中的“下下”字含义相同。B.“美哉乎河山之固也”与“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两句中的“哉哉”字含义相同。C.“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两句中的“左左”字含义不同。D.“而禹灭之”中的“禹禹”指的是“大禹”,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后人称为夏禹。13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汤放之”中的“汤汤”指的是“商汤”,灭了夏王朝,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B.“船中之人尽敌国也”与“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两句中的“尽尽”字含义相同。C.“恶其余胥”与“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恶恶”字含义不同。D.“使各居其宅”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两句中的“使使”字含义不同。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变旧新”与“是故无贵无贱”(师说)两句中的“无无”字含义相同。B.“景公游于寿宫”与“师不必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