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9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关于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关于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9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关于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9篇关于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本课时在全册书中的位置:年月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在本册书中是一个独立单元。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学过时、分、秒和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的。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
2、年等方面的知识。过程与方法:利用万年历,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想,讨论,发现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难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特点与规律。会判断平年、闰年。二、说教法讲授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法、练习法三、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四、说教学流程1、激趣导入初步感知年月日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开国大典和上海世博会两段视频,让学生提取其中的时间单位年月日。1949年10
3、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主持开国大典,xxxx年5月到10月在上海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将课本上静态的历史事件动态的呈现。让学生重温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十分具有情感与视觉的双重冲击力。2、合作交流经历探索全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计算等活动过程。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认识大月、小月,然后逐步探索出平年、闰年的特点与规律及全年天数。(1)认识大月、小月认识大小月时,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电子年历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工具和环境。学生可以轻松查找到1900年20xx年每一年每一月的天数
4、。此时教师选择1998年xxxx年的年份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填写学习卡,师生共同汇总。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不同的年份中发现大月、小月的排列规律。即: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这个学习活动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探索权、发现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获取的知识既深刻、又有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大月小月天数的记忆,给学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记忆方法:拳头记忆法,同时为听力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准备了歌诀记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学生充分认识大月小月的基础上,教师追问:刚才我
5、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提到2月,那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呢?由此质疑,顺利的转入本堂课的难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与2月的天数有关。(2)认识平年闰年和全年天数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我采用考考老师的形式,让学生随机指定年份,我准确的说出那年的二月份有多少天,让学生产生对老师崇拜的心情和对知识好奇的心理。在此,老师说明:实际老师是找到了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这个法宝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发现规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的每年二月份天数,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当学生为自己找到算法洋洋得意时,让
6、学生算算未来21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1004=520,没有余数肯定是闰年时,再通过万年历来验证,却发现2100年2月只有28天是平年,既而产生困惑。此时,我提出问题:谁能再列举几个整百年份呢?引导学生说出xxxx年、1900年、1800年时。我再次追问:他们又分别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引导学生通过万年历进行搜索,同时出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这里,还为学生提供了视频闰月的产生这个内容,让有能力的学生课后学习。在探究全年天数时,为了避免机械的记忆。通过讨论比较得出简便的方法,知道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这样培养了学生求异、求佳的思维
7、。3、活用教学内化整理知识点课堂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总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察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4、拓展提高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整堂课将数学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认识这些知识后,引导学生通过查询有意义的历史年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五、说板书年月日大月31天
8、小月30天平年28天二月闰年29天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并学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参透图形变换的数学思考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大队旗、中队旗、小队旗;每个学生准备剪拼的图表、剪刀等。一.导入新课.出示少先队大队队旗,要求计算大队旗的面积。(长120厘米,宽90厘米).接着出示红领巾,要求计算红领巾的面积,提出求三角形的问题。二.出示课题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这堂课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你们先想一下,这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这堂课
9、的教学要求)讨论后投影片映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怎样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三.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面积。要求学生按课本第67页上的插图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三角形的高和底的长度同它的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猜想。底高面积厘米厘米厘米(学生可能会说出,三角新面机形底和高乘积的一半).尝试操作师:前面我们只是猜想三角形面积是底和高乘积的的一半,还需得到证明。大家回忆一下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投影机上演示:(图形)213生: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
10、成长方形,然后推导出计算平形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师:那么三角形能不能通过剪拼的办法转化成长方形呢,我们大家来做个实验。()请同学们拿出预先准备的长方形纸片,先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和宽(长厘米、宽厘米),并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沿长方形的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图形)P214(这个实验,让学生清楚地看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的一半)()让学生再拿出预先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量出它的底和高(底厘米、高厘米),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沿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再计算出它的面积。(图形)P214(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剪开的三角形底和高是一致的
11、,充分相信剪开的一个三角形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上面两个实验,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说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自学课本师:刚才我们是用“分”的办法证明,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课本是用“合”的办法证明,把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同桌二人互读,相互讨论)。教师小结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是通过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得出的。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也是通过把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得出的。这说明图形是可以变换的。四、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出示尝试题教师:上课开始
12、时,我们提出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个问题能解决吗?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先要量什么?然后编出尝试题.学生到黑板上量出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约33厘米,编的尝试题是: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约是3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2.学生边看课本边尝试练习。3.教师讲评。针对学生尝试练习情况评讲。特别指出:应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注意什么?(不要忘记除以2)如果只有底*高,忘了除以2,算出来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五、巩固练习1.课本练习十九第1、2题。2.竞赛题。计算少先队中队旗的面积(只要列式)。看谁想得最快,解法最简便。(同桌二人可以相互讨论)(图形)P216解法有:1.60*60+20*
13、30/2*2一个正方形加两个三角形2.60*80-60*20/2一个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3.60*60+20*30一个正方形加一个长方形以第三种解法构思巧妙,把下面一个三角形移到上面,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六、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要求学生联系上课开始时提出的三条目标回答)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高/2.三角形的底和高决定以后,三角形的面积也就确定了。.计算时不要忘记除以2,否则算得结果不是三角形的面积,而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课书数学三年级上策第六
14、章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中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建立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而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整百乘以一位数,也为后续节次进行铺垫,如末尾为零的乘法、两位与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时看成整百、整十来进行计算,所以本节课非常重要。二、学生分析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在思维上显得更加活跃,有自己的思考,但是他们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懂得偷懒了,日常作业出现拖欠现象。对基础知识,学生的主要问题,还是灵活运用的问题,而往往当学生碰到几次难题后,学生缺少成就感,甚至是畏惧情绪,一提笔就觉得难。有几个后进生前面抓得不够,与自学性强自学能力好的学生相比,有不少差距,令老师担心。三年级的学生在心里和生理发展
15、还不成熟,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上课时应经常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掌握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口算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时开展是围绕着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展开的,可以说都是以此为基石的,所以整十、整百的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整十、整百的计算虽然不难,但是如何深入理解并多方面的理解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对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五、教、学法分
16、析教师以情境引导法、讨论指导法,创设一个生动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积极引导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再通过适当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技能。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我们平时是如何帮妈妈忙的,都帮什么忙?例如:帮爸爸买香烟,爸爸给了我30块钱,买两包香烟。学生描述今天小明碰到这样的问题?你们帮小明一个忙演示一个简单的FLASH:今天妈妈让小明买洗衣粉,7元一袋买三袋,妈妈给了他25元,够吗?1、学生探讨如何得知是否足够2、得出先计算三袋洗衣粉的准确价格,然后跟25元进行比较通过设计一个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情境,使学生这样一个贴近生活情境当中,开展学生的联想,快速的融入学习,提高学生的
17、积极性。(二)适当练习巩固探究方法1:小明在大家帮助下,非常准确是的买到了洗衣粉,妈妈决定在星期天的奖励小明去游乐园玩,小明非常高兴,他问了妈妈一个问题:如果有20个人坐旋转木马要多少钱?妈妈非常准确的说出了答案,你们说妈妈说的是多少?讨论:十个人坐,也就是10个2相加,所以是2+2+2+2+2+2+2+2+2+2=20讨论结果:12=2 推出102=20102=20(元) 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所得,教师引导让学认为是他们自己的讨论结果)答:乘旋转木马需要20元。练习:P69、做一做,通过练习对以上的探讨结果来进行巩固。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设计好的环节,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在学生的共同
18、探讨,深化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从而突破重难点,并在后设置几个简单的练习,树立学生的信息,使学生相信自己已经学会、掌握、理解该项知识点。(三)深化知识,着重总结学生探索:大家能不能也像小明一样提你想到的一些问题。例如50人坐碰碰车需要多少钱?练习:509= 9009=小结:计算方法计算过程通过此环节,开动学生脑筋,深化知识点,并适时进行巩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4-65页的教学内容。学生认识分数,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的,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19、,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现实情境,根据4只小猴平均分4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是几分之几的问题。这里是每份1个桃的情况,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感知,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理解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1/4”来表示。“想一想”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在集合图的帮助下,让学生说出每只猴分得“这盘桃”的1/2。通过例题和“想一想”的教学,学生初步体会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
20、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刚才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进一步认识分数。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体悟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重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些物体平均
21、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思想方法,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多媒体课件,纸桃片、小棒。二、说教法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法的选择和运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这样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归纳法等进行教学。我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制作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形象体会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突破
22、重点,化解难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利用农远资源中的图片创设小猴分桃的情境贯穿整个新课的教学,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三、说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真正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过程。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我通过上网查阅,浏览网上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案例资源吸收别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关于 三年 级数 学说 范文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