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学质量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学质量初探.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高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学质量初探运动解剖学是体育教育专业必修基础课,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 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和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学科1。运动解剖学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一般都安排在大学 一年级,它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如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课程的基础,尤其与运动医学课程中运动创伤学、推拿与按摩、体育康复学等内容(有些学校这些内容是单独开设的课程)关系密切,也为实际应用中运动损伤、运动选材、运动训练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就显得十分重要,但实际教学中,因为课时量的压缩、学生学业
2、任务重等因素的影响,运动解剖学教学效果并不佳。如何提高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是体育院校教师应该重视并积极研究改革提高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改革以往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明显: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图片的直观效果,每次课前即将本次课程内容的相关图片悬挂教室两侧,让学生在课堂时间一直处在这种直观感受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直观印象;其次,人体模型的广泛使用,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每次课前,大量的人体结构模型会分发到每位学生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对照、应正;再者,我们充分
3、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各种相关图片、音像视频资料的展示,以生动、原创的图片、动画等来形象地显示上课内容,以丰富的“声、像、色”从视觉、听觉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采用能在三维空间运动的动态结构展示关节的运动,通过心跳、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呼吸时胸廓的运动等动态画面,使学生通过感官加深对抽象知识理解。我们还应用现代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在学校网络教育技术制作平台上存有大量运动解剖学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程课件、图片、动画、习题、在线模拟测试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使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课程
4、资源。2. 多种方法记忆名词,奠定课程坚实基础运动解剖学课程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名词,这些名词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某种程度上决定该课程学习效果,而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动性不强,对理论知识兴趣不高,再加上自身学科特点,学生平时运动较多,体力消耗比较大,身体易疲劳,理论课往往出现精力不集中?p 打瞌睡等现象。如何统合学科中大量形态名词与结构名称, 加快学生对运动解剖学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体育专业学生虽然理论文化成绩相对较差,但学生思维敏捷,感性认识强,形象思维好,好动难静,精力充沛,善于表现,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运动解剖学中名词概念多以解剖概念形
5、成在先, 辅助功能概念,最终形成完整的概念。教学过程中,结合各阶段特点,选择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的概念形成。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首先从名称上建立基本概念:能够生成骨的细胞和能够破坏骨的细胞,其次结合其功能,就骨生长发育过程中而言,骨的长粗须两者共同作用,且成骨细胞比破骨细胞活跃,但就骨髓腔变大而言,破骨细胞比成骨细胞活跃,所以骨外膜和骨内膜在骨长粗过程中两种骨细胞的活跃程度不一样,只有两者相互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一部分教学内容以口诀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了学生的记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述膝关节结构时,采用如下口诀:关节复杂莫如膝,囊壁
6、宽松三骨集;囊内囊外韧带多, 滑膜形成囊和襞;另有两块半月板,外侧如O 内似C。在讲述十二对脑神经时,采用如下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2这些方法适应运动解剖学名词多、难学、难记、枯燥乏味等特点,使学生很容易记忆,并能充分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 活体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体教学法是通过触摸辨认骨性、肌性标志并划出内脏器 官、神经、血管等的体表投影线,由表及里,以达到“透”过体表“看”内脏的目的。3为了让学生对运动解剖结构建立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凡能在活体上看到的,都可采用这种教学
7、方法。如在讲解骨骼肌时,场地选健身房,让肌肉丰满,线条明显的男生作模特,半裸露身体,做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俯卧两头翘等动作,斜方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小腿三头肌、腹直肌、竖脊肌等浅表肌的轮廓就能显示得非常清楚。这种教学方法很直观,学生感到新鲜, 容易接受,学生会在在课后主动实践,这样对理解某一块肌肉位置、形态、起止点及功能非常有效,有些同学还为某一动作锻炼那块肌肉发生争吵,上课时又带着疑问请教老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兴趣和效果大大提高。再如学习消化系统时,可以让一个同学当模特,用笔在体表画出消化管和消化腺的位置及大体形状,并结合其功能进行
8、学习。通过这种方法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4. 分组实践教学法,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分组实践教学法又称 PBL 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解决一些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学习途径,在解题的过程中主动寻得知识,并发展其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对部分章节的内容应用 PBL 教学法。运动系统的踝关节韧带部分,我们就是采用PBL 教学法。首先,教师提前一周提出跟踝关节韧带相关的问题,在如踝关节韧带的解剖学结构,调查同学中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情况,具体部位,与什么样的运动动作相关,如何处理,
9、 效果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思考、讨论、相互交流各自的观点;最后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解疑并进行小结和点评。课后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杂志等继续收集资料,继续深入地去思考问题。通过PBL 教学法教学,把学习设置于现实的、综合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5.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理论知识不再枯燥体育专业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多兴趣不高,没有兴趣的填鸭式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联系实践,让学生学习更有兴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10、。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主要有理论知识和常见的运动损伤的联系及理论知识与体育运动实践联系,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为以后的体育保健、体育康复等课程打好基础。如在讲述手舟骨时,联系手舟骨骨折多发生于倒地时手掌撑地,桡骨茎突劈开手舟骨导致骨折;再如肱骨上桡神经沟时,结合桡神经损伤与肱骨中下段骨折的关系,因桡神经紧贴肱骨干从桡神经沟绕过肱骨,故肱骨骨折时骨折断端易致桡神经损伤;再如讲述股四头肌腱止点时,让学生触摸胫骨粗隆是否较高突,并调查是否有同学中学时有过胫骨粗隆炎相关症状,再结合训练项目是否田径跑跳项目较多。这样同学们结合人体解剖结构、自身经历、训练项目等方式使得理论知识变得
11、不再枯燥空洞,而是与现实实践紧密联系的知识,同学们能轻松、准确、牢固掌握,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6. 多问为什么,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欲运动解剖学课程一般安排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校的第一 学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变化很大,不少学生一时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果不能在早期就让学生对这一课程产生探知欲,很容易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流于应付老师的要求或者考试,而不是真正主动去追求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多向学生问“为什么”,而且这些问题都能是现实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内容,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在开始阶段给予提示。如绪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知识教学中,先让学生触摸鼻尖和额头,感受其不同硬度,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再如让学生观察眉毛的生长方向,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向外而不是向下?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能积极思考并热烈讨论, 到老师公布结果时,同学们都恍然大悟,并觉得很简单,不仅对具体问题能深刻理解,并能对此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对人体解剖结构产生强烈探究欲,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积积极主动思考,对教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总之,运动解剖学的教学须以学生为主体,遵照学习规律,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改革以往教学方法与手段,把被动地学习枯燥知识转变为轻松愉快地学习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