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与民族服饰.docx
《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与民族服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与民族服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要分布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坝区和热带地区。大多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的河谷坝地区傍水而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傣族历史悠久,与属壮洞语族的、仡佬族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都是“”“”民族的后裔。具有共同的分部、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和,语言方面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同源词和相同的语法结构。 宗教信仰傣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要到奘房中受戒修行,参加每年三个月的入夏安居,诵经赕佛。傣语称佛教为“洒散纳”,称佛祖乔答摩悉达多为“贡达玛”。 在西双版纳、景谷等地,傣族男子都要为僧一段时间,在佛寺内学习傣文、佛法、天文地
2、理等知识。人们认为只有入寺做过的人,才算有。因此,只有当过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岁入佛寺,三、五年后还俗。当他们穿戴一新由亲人护送,吹吹打打,在众人欢笑声中进入佛寺,便自豪地认为已经开始得到了佛的庇护,能长大成材了。然后他们剃去头发,披上袈裟,开始平静地诵读经书,学习文化,自食其力。而在现在,因为9年,小男孩们便白天上学校学习等科学知识,晚上在佛寺学习傣族文化,十分辛苦。也有的人读完中学,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然后再请一周或一个月的假,入寺学习。回家后仍然算是“”,即还俗的僧人。 及周边地区的傣族没有入寺为僧后又还俗的普遍情况。民族历史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自古以
3、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史籍 大宛列传、张骞传就有傣族的历史记载,皆称傣族为“”,后汉书和帝本纪等数称傣族先民为“”或“”。魏晋时期,称傣族为“”、“”、“越”、“濮”;到了唐宋时期,傣族被称为“”、“黑齿”、“膝齿”、“绣面”、“绣脚”、“”等;元明清时期,都称傣族为“白夷”、“百夷”、“”、“摆夷”等。 民族文化历法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月却是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文学 傣族文学的
4、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古歌、创世史诗产生和发达的时期;二是英雄史诗、歌谣形成和昌盛的时期;三是故事、叙事兴起和繁荣的时期;四是新文学蓬勃的时期。 著名的傣族古歌谣共收30首傣族古歌,反映了原始时期傣族先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歌谣主要是、习俗歌、劳动歌、童谣等。 十分喜爱,尤其是叙述长诗。佛教的传入,傣文的创制,都对叙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傣族接受、翻译和传播外来的文学,同时还把傣族吸纳进来,创作了大量的民间叙事长诗。据研究,仅阿銮叙事诗(即以佛本生经为核心内容的佛祖轮回转世的修行故事)的数目就多达550部。 总的来说,常见的傣族叙事诗有金蛙阿銮、口袋阿銮、大叶子阿銮、金羚羊阿銮、香谷
5、阿銮、酸鱼阿銮、十二位王妃的眼珠、朗兑罕、兰嘎西贺、相勐、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金皇冠、三牙象、七头七尾象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 戏剧 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自治州县市及部分傣族聚居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傣剧团。 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
6、以外,较大的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1。 民歌舞蹈 傣族民歌曲调灵活优美抒情。德宏民歌曲调鲜明重音突出,西双版纳民歌滑音装饰音较多,瑞丽活泼爽朗各有特色。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民族节日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入夏安居节()、出夏安居节()。 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
7、船、放火花及狂欢等节目。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关门节“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云南傣族传统节日,每年傣历9月15日(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
8、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开门节“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的傣族、族、和部分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佛教的解复。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
9、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民族服饰女性服饰传统 傣族民族服饰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美不胜收。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一个个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
10、,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系着短袖衫和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现代 妇女服装既保持了傣族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汉族风格。傣族传统的短衫和筒裙仍为女性所青睐。她们所穿上衣袖管细长,仅容一支胳膊穿过。衫身紧窄,长仅及腰,刚好在筒裙的银腰带上,以浅色居多。天冷时,外套各种彩色的毛衣、西装。 老年妇女以白毛巾缠头。中年妇女留长发,盘发于顶,用各色纱巾包头,幼女也用纱巾裹头。少女、青年妇女则梳发辫,发式和
11、内地相同。只有在节日时,少女们才绾髻于顶略向左倾,饰以插簪,鲜花等。青年女子盘发时,头发不够长,就把一丝袜套于发上,以增加头发的长度,盘成。 妇女们喜欢带、戒指、项链等,这些物饰金质、银质、玉石均可,仿制品也行。女婴生下来几天,就由家长用消过毒的针为娃娃扎耳,为带耳环作准备。对女性而言,银腰带更是不可缺少之物,腰带上饰以孔雀、等各种花型。女人们认为银腰带越宽就越美。 “”仍很流行,但多是中年妇女使用,很多姑娘已改背皮包。 男性服饰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
12、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男女老幼均喜欢赤脚穿拖鞋。民族舞蹈孔雀舞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这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
13、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如根据神话故事魔鬼与孔雀而编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舞蹈表现了魔鬼欲霸占孔雀为妻,人面鸟身的孔雀,奋力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那绚丽、灿烂的光芒使魔鬼兄弟双目失明,孔雀取得了胜利。 来历 关于孔雀舞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领袖召麻粟带领四千人去寻找幸福,到了“来少勐”后,听到了水果掉进水中的声音和鱼吃水的声音,看到孔雀随着这动听的声音跳起优美的舞蹈,他们回来后,就模仿这些声音和孔雀的动作。以鼓、镲来伴奏,跳起孔雀舞。在一些古老的缅寺和雕刻中,可以
14、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人面鸟身的孔雀形象,这与头戴尖塔盔和假面具、身着孔雀服的孔雀舞十分相似。南诏野史中也有关于孔雀舞的记载:“婚取长幼跳蹈,吹芦笙为孔雀舞”,可见孔雀舞的历史源远流长。 著名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孔雀舞动作 孔雀舞一般由一、二人或三人表演。每当舞者跳到高兴时,众人就喝彩“吾吾”,“水 水”,气氛十分热烈。孔雀舞有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为模仿孔雀飞出窝巢、灵敏视探 、安然漫步、寻水、饮水、戏水、洗澡、抖翅、晒翅、展翅与万物比美、自由幸福的飞翔等。 孔雀舞的动作异常丰富,最常见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向里扣,食指屈回,其余三指如扇形翘起)、“眼式”(食指与拇指稍靠拢,其余三指如扇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宗教信仰 民族文化 民族服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