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时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时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时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一、单选题1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组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郑州商城遗址,四周建有城墙,周长达6960米,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及制陶制骨作坊等。下列关于郑州商城的说法正确的是()A设计凸显政治、经济及防御功能B完全按照考工记的记载而建C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D商业的发展是其建城的根本原因2秦都咸阳宫殿建筑区有较为完善的陶水管道、排水池以及散水等遗物遗迹;汉代长安城内的宫殿、官署、邸第、里居等有众多井台,普遍饮用井水;秦汉时期的厕所有“厕”、“囿”“涵”“清”“轩”“更衣之室”等众多名称。这反映秦汉时期()A国家
2、组织能力增强B城市的生活服务设施丰富C居民卫生意识提高D政府重视民众的日常生活3北魏在北部边陲建立了沃野等镇,用以防御。为了保证防御人员的各种物资供应,久而久之,镇的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集镇的形成和发展()A与军事防御目的密切相关B主要是为了发展商品经济C以自然村落为基础而形成D导致人口向集镇大量聚集4唐代洛阳城中的市多靠近漕渠,水路运输极其便利;南方的一些城市,扬州、杭州等地,也是商业繁荣的地区。荆南首府江陵,号称“全楚奥区,荆衡重地,凑舟车之都会,控湖岭之要冲”。这体现了()A大运河沿岸经济繁荣B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C坊市制度的逐渐瓦解D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5据唐会要舆
3、服上记载:“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近者或有不守敕文,因循制造。自今以后,伏请禁断。”由此可知,唐朝()A官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B民居营造注重地理环境C经济发展决定房屋建筑D国家政策影响房屋营造6宋代的大型煤矿主要分布在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其产品被大量运往都城供居民采暖;文献记载,当时的煤炭开采不再局限于地表,而逐渐深入地下,形成了一套复杂的设备和工作流程,这在当时的世界上绝无仅有。据此可推知,宋代采煤业的发展()A助推了城市生活发展B催生了新型雇佣关系C带来了工业能源革命D破坏了自然生
4、态平衡7集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集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集镇,但集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A政府对集镇分布进行了合理规划B江南的商帮具有明显的排他性C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原有集镇衰退D农业对集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8康熙年间,江苏嘉定县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所以客商鳞集,号为花布码头。 往来贸易,岁必万余;装载船只,动以百计”。以上材料可以作为论据,说明清朝前期A地域性商帮的出现B专业性集镇的发展C自由雇佣制度流行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9我国古代的城市经济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5、:一类是开封型城市,这是典型的消费性城市,也是封建地租的集中地,工商业是为这个城市的地主服务的。另一类是苏杭型城市,这一类也是封建地租的集中地,但工商业的比重较大。对这两种类型的城市解读正确的是()A开封型城市的封建地主是工商业者的附庸,封建性超过了商品性B两类城市说明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政治性城市向经济性城市的转变C苏杭型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开凿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开封型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10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下列项中,最适合用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是A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B君子将营宫室:
6、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C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D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11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A受血缘关系显著影响B儒家思想和宗法观念的影响C布局对称,主次分明D使用材料和建筑理念的制约12“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人营造宫室的原因。其解读准确的是A文化习俗影响民居的建筑B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C经济发展决定民居的建筑D村落的兴衰决定民居建筑13对称是指一种同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923788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