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汇编参考模板范本.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汇编参考模板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汇编参考模板范本.doc(2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总第1课时课 题识字一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正确地朗读词语。 教学具准备字词卡片。教 学 活 动 设 计一、激趣引入: 谈话: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二、初读课文:1、凭借插图和拼音引导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找学习伙伴互助读词语,互相正音。三、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欣赏。2. 分组练读,引导学生正确读词。(让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总第1课时教 学 活
2、动 设 计 四、学生练习朗读。 1、学生自由练读。要读得正确、读出美感。 2、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配上钢琴曲,引导学生体会意境,谈感受。 3、小组练读,点评。五:|生字认读。 1.出示“宜、实、色、华、谷”生字,引导学生认读。2.读出生字在文中的相关词语。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审阅人: 年 月 日 总第2 课时课 题1、秋天的图画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具准备字卡、词卡教 学 活 动 设 计一、引入课题: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2、启发谈话。秋
3、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2、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认真听。3、 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三、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总第2课时教 学 活 动 设 计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的好方法讲给同学听。5、多方式检查读:同桌互读互听,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四、朗读练习: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3、比赛
4、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审阅人: 年 月 日 总第3课时课 题1、秋天的图画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具准备字卡、词卡教 学 活 动 设 计一、复习:1、开火车读生字。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二、精读训练: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5、课件
5、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6、师引读课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7、同桌互相提示背诵。8、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三、练习:1、 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总第3课时教 学 活 动 设 计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四、拓展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五、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审阅人: 年
6、月 日 总第4课时课 题2、黄山奇石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了解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姿态各异的奇石,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每一节意思,了解怎样围绕中心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 学 活 动 设 计一、导入新课1出示: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2 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风景区吗?请你谈谈你的见闻。3师介绍:“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
7、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1)“闻名”是什么意思?“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2)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或成就闻名中外?3理解“奇特”奇特什么意思?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石头)板书:奇特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黄山风景区奇特的石头。二、范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用“”划出,交流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2给各段落标序号,读通课文;3完成课后2、3题。总第4课时教 学 活 动 设
8、 计 四、初学课文1比赛读生字。2分节朗读课文。3交流课后2、3题。“每当时候就”的上半句表示时间,后半句是说在这样的时候,谁(或者什么)会产生什么情况。“就”是连接词,并且还有必然性的意思。五、齐读全文。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审阅人: 年 月 日 总第5课时课 题2、黄山奇石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掌握本课15个生字,积累课后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10个。 教学重难点认识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段式 教学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 学 活 动 设 计一、 谈话引入: 我们上节课己经初步了解了黄山的美。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些石头奇特在什么地方?二、 精读课文:(一)理
9、解第一节1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第一节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交流:第一句:地理位置。第二句:写山上多奇石,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通过想象和联想,给它们起了一些有趣的名字。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3齐读课文。(二)第二节“仙桃石”让我们来读懂这一节的意思。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节,弄清每句话的意思。2指名读,讨论理解:仙桃石奇特在哪里?请你用曲线划出有关词句。归纳板书:形状像桃子;巨大;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险,“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牢,尽管它与下面的山石接触面很小,但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二)第三节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
10、石头呢?1自由朗读第三节,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交流板书:形象逼真2再读课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总第5课时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一动不动,蹲,仿佛在观看)拟人手法。(三)第四节过渡:我们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第四节。1首先请自读,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交流。板书:特别有趣2再读,请你用曲线划出“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在哪儿的句子。交流。5齐读第4节三、 总结本课内容:本节课我们见识了许许多多的奇特之石,这些石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如果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块,那就请你读好这一段话行吗?学生齐读课文。 板
11、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审阅人: 年 月 日 总第6课时课 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学具准备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教 学 活 动 设 计一、揭题: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12、,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三、识字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总第6课时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四、赏读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五、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审阅人: 年 月 日 总第7课时课
13、 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具准备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教 学 活 动 设 计一、复习导入(一)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二)诵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4、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二、讨论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14、?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三、练习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总第7课时教 学 活 动 设 计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四、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4、学生再练写。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审阅人: 年 月 日 总第8课时课 题4、古诗二首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15、 教学重难点古诗理解 教学具准备挂图教 学 活 动 设 计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总第8课时教 学 活 动 设 计片断,板画“
16、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审阅人: 年 月 日 总第9课时课 题4、古诗二首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 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古诗理解 教学具准备挂图教 学 活 动 设 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
17、入诗。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1、齐读诗题。2、配乐范读。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顺。2、同桌互读。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总第9课时教 学 活 动 设 计2、同桌互说。3、指名说。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1、课件出示图画。(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根据学情,相机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 年级 语文 教学 活动 设计 汇编 参考 模板 范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