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理论知识题库参考范本.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理论知识题库参考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理论知识题库参考范本.doc(3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理论知识题库第一部分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 B )是具有易燃、易爆、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A.化学品 B.危险化学品 C.危险货物D.化学危险品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 B )。A.化合物B.单质 C.混合物D.氧化物3、混合物中各物质( A )各自原有的理化性质。A.保持B.改变C.轻微改变D.不保持4、烃类在常温下,含14个碳以下的烷烃为气体,516个碳的烷烃为液体,( D )个碳及以上即呈固态。A.10B.11C.14D.175、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单个危险化学品共( A )个。A.2828B.2827C
2、.3700D.37286、掌握“( B )”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危险性来进行分类。A.反应过程 B.择重归类 C.反应程度 D.危险性7、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 GHS,建议各国应展开国际间( B )协调工作。A.化学品分类 B.化学品分类与标记C.化学品管理 D.化学品应急8、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X-2013系列)从理化危险、( A )和环境危险三个方面,将危险品分为28大类。 A.健康危险 B.安全危险C.人身危险 D.贮存危险9、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标准分类,这种分类适用我国( D )的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A.化学品
3、B.危险化学品 C.剧毒化学品 D.危险货物10、某一爆炸品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爆炸品的敏感度。敏感度越低,则爆炸危险性( D )。A.不受影响 B.不变C.越小 D.越大11、爆炸品( A )与氧化剂、酸、碱、盐类、金属粉末和钢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A.严禁 B.绝对可以 C.可以D.有时可以12、易燃气体的特性是极易燃烧,与( C )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A.氮气 B.二氧化碳C.空气D.氦气13、氧化性气体(GB30000.5-2013)是指通过提供( A ),可引起或比( )更能促进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A.氧、空气 B.空气、氧 C.氧、氮 D.氮、氧14、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
4、变时,所加的( B ),若继续加压气体会压缩成液态。A.压力越小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大B.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C.压力越小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D.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大15、临界温度( C )常温的气体,用单纯的压缩方法会使其液化,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A.等于B.低于C.高于D.远低于16、临界温度( A )常温的气体,就必须在加压的同时使温度降至临界温度以下才能使其液化,如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A.低于B.等于C.远高于 D.高于17、氧气瓶的( A )。A.外表颜色为天蓝色、瓶上的字样颜色为黑色B.外表颜色为天蓝色、瓶上的字样颜色为红色C.外表颜色为黑色、瓶上的字样颜色为黄色D
5、.外表颜色为黑色、瓶上的字样颜色为红色18、GB30000.7-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7部分:( D )是指闪点不大于93的液体。A.可燃液体B.不燃液体C.有毒液体D.易燃液体19、可燃液体以( B )作为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其越低,危险性越大。A.沸点B.闪点C.熔点D.凝固点20、易燃液体的沸点低,挥发出来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浓度易达到( A ),遇火源往往发生爆炸。A.爆炸下限 B.爆炸上限 C.着火下限D.着火上限21、部分易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等,( B )都很大,很容易积聚静电而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火灾事故。A.挥发性B.电阻率C.溶解度D.积电率22、易燃液
6、体具有受热膨胀性,应避热存放,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 A )以上的空隙。A.5%B.10%C.15%D.20%23、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均有不同程度的( D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劳动保护工作。A.易爆性 B.腐蚀性 C.粘性D.毒性24、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GB30000.9-2013)是指热不稳定性液体、固体物质或混合物,即使没有氧(空气),也易发生强烈( B )。A.放热中和反应 B.放热分解反应C.吸热分解反应 D.吸热聚合反应2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主要是指可引起( B )的化学品。A.人体生殖细胞突变并不能遗传给后代B.人体生殖细胞突变并能遗传给后代C.人体生殖细胞变大并能遗
7、传给后代D.人体生殖细胞变小并不能遗传给后代2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国家标准第( D )类是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A.6B.7C.8D.927、监控化学品类别分为( A )大类。A.五B.四C.二D.一28、监控化学品第( D )类: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A.五B.三C.二D.一29、监控化学品第( C )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A.六B.四C.二D.一30、监控化学品第( D )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A.六B.五C.四D.三31、监控化学品第( C )类: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A.六B.五C.四D.三32、 B 自2
8、005年11月1日起施行。A.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B.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C.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条例D.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C )化学品是指其本身不属于爆炸品但是可以做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爆炸品的化学品。A.“监控”B.“易制毒”C.“易制爆” D.“化学武器”34、高毒物品是指卫生部关于印发( A )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142号)附件中所列物品。A.高毒物品目录B.高毒物品名录C.高毒物品清单D.高毒物品列表35、剧毒成人致死量,小于0.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 C )克。A.1B.3C.0.1D.0.336、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中有共( C )种高毒物品。A.52
9、B.53C.54D.55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所列剧毒品的数量为( A )种,比较典型和常见的有54种。A.148B.128C.138D.15838、2011年6月下旬以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 B )公布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A.安监总局95号令B.安监总管三201195号C.安监总管三201595号D.安监总局75号令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共( A )种。A. 14B.60 C.64 D. 74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共( A )种。A. 14B.60 C.64 D. 7441、( C )(GB 18218-2009) 2009年3
10、月3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A.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辨识 B.重大危险源辨识C.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D.危险源辨识4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 D )。A.危害B.风险C.危险源 D.重大危险源43、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与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比值之和( B )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A.大于B.不小于C.小于D.不大于44、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强烈的( B ),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A.分解反应B.氧化反应C.还原反应D.聚合反应45、灼
11、热的铁丝能在( D )中燃烧等,它虽然没有同氧化合,但所发生的反应却是一种激烈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A.氧气B.氢气C.氨气D.氯气46、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 B )。A.有机物B.助燃物C.无机物D.混合物47、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少于( A )时,便不能点燃。A.4%B.7%C.14%D.17%48、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 C )的空气中不能燃烧。A.4%B.7%C.14%D.17%49、( D )是指燃烧反应在同一相中进行,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煤气在空气中燃烧。A.统一燃烧B.同一相燃烧C.剧烈燃烧D.均一系燃烧50、在( B )进行
12、的燃烧叫非均一系燃烧。如石油、苯和煤等液、固体的燃烧均属非均一系燃烧。A.同一相B.不同相内C.均一系D.不同系51、在可燃液体燃烧中,通常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由( C )进行燃烧,这种形式的燃烧叫蒸发燃烧。A.液体表面 B.液体分子C.液体产生的蒸气D.高温液体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能使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 D )称为该液体的闪点。A.最高温度B.最高熔点C.最低熔点D.最低温度53、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质(如充足的空气、氧气)的情况下,因着火源作用引起的( A )现象,称为着火。A.持续燃烧B.瞬间燃烧C.猛烈燃烧D.爆炸 54、使可燃物质发生( B )称为该液体的着火点(燃点)。物质的
13、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A.瞬间燃烧的最低温度B.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C.持续燃烧的最高温度D.瞬间燃烧的最高温度对易燃液体来说,一般燃点约高于闪点( A )。A.15B.37C.59D.71156、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 C )为自燃点,也称引燃温度,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又一个重要参数。A.点火温度B.引燃温度C.最低温度D.最高温度57、可燃物质在外界热源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 D )时,即可着火燃烧,称为受热自燃。A.闪点B.熔点C.燃点D.自燃点58、合成橡胶干燥工段,若橡胶长期积聚在蒸汽加热管附近,则极易引起橡胶的( B )。A.融化B.自燃C.软化D.燃
14、烧59、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 A )过程。A.释放B.吸收C.集聚D.放映60、化学爆炸是由物质的化学变化造成的,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化学物质( C )变化。A.部分发生B.未发生C.都发生了D.没有61、( A )比较普遍,化工企业中发生的爆炸多属于此类。A.爆炸性混合物爆炸B.物理爆炸C.剧烈的蒸气云D.核爆62、如果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是( A )进行的,则发生稳定燃烧(扩散燃烧),如火炬燃烧、气焊燃烧、燃气加热等。A.在燃烧过程中B.在燃烧之前 C.在燃烧之后 D.在扩散之前如果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 D )按一定比例混合,遇火源则发生爆炸。
15、在燃烧过程中B.在扩散之前 C.在燃烧之后 D.在燃烧之前64、在燃烧之前即气体扩散阶段形成的一个足够大的云团,如在一个作业区域内发生泄露,经过一段延迟时期后再点燃,则会产生( B )爆炸,形成大范围的破坏。A.物理爆炸 B.剧烈的蒸气云 C.核爆D.化学爆炸65、可燃物在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之间都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该物质的( A )。A.爆炸极限B.爆炸范围 C.爆炸当量 D.爆炸威力66、可燃性混合物的( A )范围越宽,其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A.爆炸极限 B.爆炸范围C.爆炸当量D.爆炸威力67、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的混合物是( B )着火或爆炸的。A.会B.不会C.
16、可能会D.完成可能68、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在空气混合物中的( C )(%)来表示,可燃粉尘则用g/m3表示。A.重量百分比B.质量百分比C.体积百分比 D. 分子百分比69、爆炸极限( D ),火灾危险性越大。A.下限越低、范围越窄B.下限越高、范围越宽C.下限越高、范围越窄D.下限越低、范围越宽70、着火能量越小,火灾危险性越大 可燃气体的着火能量都比较小,但是不同品种的可燃气体的最小着火能量可相差( A )倍。A.1020B.2030C.3040D.4050氢的最小着火能量为0.019mJ,甲烷为0.28mJ,所以氢气的火灾危险性比甲烷( B )。A.小 B.大 C.相同D.
17、不相同72、( C )越活泼,火灾危险性越大。A.物理性质B.生物性质C.化学性质D.核爆性质73、可燃气体的密度越轻,越容易迅速( D ),火灾危险性相对小些。A.下降扩散而消失B.下降扩散而集聚C.上升扩散而集聚 D.上升扩散而消失闪点低,表示在( A ),因此该液体容易着火燃烧。A.很低的温度下就能闪燃B.很高的温度下就能闪燃C.很低的温度下就能闪爆D.很高的温度下就能闪爆75、可燃液体与易燃液体是以闪点作为划分标准的,闪点( D )的可燃液体称为易燃液体。A.0B.61C.36D.6076、可燃液体与易燃液体是以闪点作为划分标准,闪点的液体为( D )。A.易燃液体B.高闪点易燃液体C
18、.低闪点易燃液体D.可燃液体77、二硫化碳(CS2)的最小着火能量仅为0.0019mJ,因此虽然二硫化碳的密度大(比水重),但仍极危险。一般加水使( C ),以减少危险性。A.遇水混合B.液面上无水层封闭C.液面上有水层封闭D.形成稀释状态78、TNT的爆炸温度为300,而雷汞仅为l65,( A ),所以危险性较前者大。A.后者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起爆B.后者在较高的温度下就能起爆C.前者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起爆D.前者在较高的温度下就能起爆金属钠与水反应剧烈,金属钙相对温和,所以( B )。A.金属钠较金属钙的危险性小B.金属钠较金属钙的危险性大C.金属钙较金属钠的危险性大D.金属钙较金属钠的危
19、险性更大80、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 B )负责出动。A.接班人员 B.交班人员 C.全体人员 D.交接班商定人员81、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碎片在( B )米内飞散。A.1050 B.100500 C.10005000 D.15 82、爆炸发生后,爆炸气体产物的扩散只发生在极其短促的瞬间内,对一般可燃物来说,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烧,而且冲击波造成的爆炸风还有( D )作用。A.助火B.燃烧C.点火D.灭火83、许多物质( C ),发生爆炸事故时,会使大量有害物质外泄,造成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A.不可燃
20、且有毒B.不可燃且无毒C.可燃且有毒D.可燃且无毒任何化学品都是有毒的,所不同的是引起( D )。A.植物体无损害的剂量大小B.植物体损害的剂量大小C.生物体未损害的剂量大小D.生物体损害的剂量大小把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那些化学物质叫做( C ),其余为非毒物。A.低毒物B.非毒物C.毒物D.无毒物86、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对( A )的各种危害。A.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B.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C.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不能导致职业病D.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疾病87、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化学毒物所致的疾病状态称为( B )。A.职业病B.职业中毒C.中毒D.职业危害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化学品 救援 技术 理论知识 题库 参考 范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