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扩容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范本.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站扩容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站扩容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范本.doc(1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1.概述11.1.任务由来11.2.项目特点21.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程序31.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31.5.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91.6.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92.总则102.1.评价目的与原则102.2.指导思想102.3.编制依据112.4.评价标准152.5.评价范围与时段182.6.评价等级192.7.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202.8.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212.9.环境保护目标242.10.评价水平年252.11.环境功能区划263.工程概况273.1.工程简介273.2.流域规划概况283.3.工程地理位置293.4.工程任务、规模与工程运行方式293.5.
2、工程项目组成333.6.工程总布置与主要建筑物353.7.工程施工383.8.淹没、占地与移民安置概况394.工程分析404.1.施工期污染源说明404.2.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444.3.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汇总454.4.工程分析结论465.环境现状475.1.自然环境现状475.2.社会环境现状505.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5.4.主要环境问题666.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676.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676.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96.3.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736.4.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756.5.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66.6.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66.7.运营期固体废
3、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766.8.对地质灾害的影响776.9.对土壤环境、土地资源的影响786.10.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787.环境保护措施817.1.生态保护措施817.2.水环境保护措施837.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837.4.噪声污染控制措施837.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837.6.水土保持措施847.7.土壤环境保护措施857.8.其它环境保护措施857.9.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867.10.项目建成后“三同时”竣工验收清单868.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888.1.环境管理888.2.环境监测919.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经济损益分析949.1.环境保护投资估算949.2.经济损益分析9610.
4、环境风险评价9910.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9910.2.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9910.3.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9910.4.风险现状评价10010.5.运营期风险分析10110.6.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0411.评价结论及建议10811.1.项目建设的意义10811.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0811.3.项目环境影响结论及保护措施10911.4.公众参与11111.5.总结论11111.6.要求与建议112附件: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财政部 水利部关于继续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的通知(财建201627号)附件3:贵州省水利厅关于编制十三五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5、黔水电20164号)附件4:市水务局关于转发编制十三五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毕水计2016)7号)附件5:项目91年批复文件附件6:市区环境保护局,关于电站扩容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的环境标准的请示的意见(七星环函2017217号)附件7: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附件8:企业名称变更证明附表:附表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表2: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附表3: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项目一览表;附表4: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附图:附图1 环境目标保护图附图2 电站工程地理位置图附图3 电站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 流域水系图附图5 区域水文地质图附图6 评价区植被分布图附图7 评价区
6、土壤侵蚀图附图8 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图附图9 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断面布点示意图附图10 项目生态保护措施示意图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391. 概述1.1. 任务由来电站位于市区鸭池镇河坝村,工程地处白甫河上游保河河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310524,北纬27162717。取水大坝距贵毕高等级公路2.8km,距市区12km,发电厂房位于取水大坝下游1500m河道转弯处。工程区内现有乡村公路由贵毕高等级公路通经厂区后到坝区,交通方便。电站地处白甫河上游鸭池镇河坝村武家院子,位于倒天河水库下游,水牛屯电站上游,距倒天河水库25km,距水牛屯电站6km。工程所在河流白甫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
7、上最大支流,发源于市区野角乡白泥大娄山脉南麓,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市区何官屯镇龙官村、柳家村市区市区鸭池镇大方县响水镇大方县双山、对江,再流经东南汇入六冲河。白甫河流域面积2344km2,河道全长116km,落差796m。电站于1991年7月规划建设,由地区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地区水电施工队及安装队组织施工和安装。取水大坝工程于1992年4月动工兴建,于1995年底完工且投产运行。工程完建后,由地区华禹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2001年初华禹公司将电站承包给地方电力公司经营管理,负责发放电站内部职工工资。2008年10月,地方电力公司承包到期后,华禹公司将电站管理权及经营权收回。电站
8、建后至今现已运行若干年,现水轮机汽蚀严重、端盖水封漏水严重,轴承温度高,发电机绝缘老化、配电屏、闸阀、拦污栅等设备年久失修,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低,故障频繁,同时由于取水口为方形结构,阻水严重,满足不了取水要求,且进口闸阀和拦污栅锈蚀损坏,启闭不灵,污渣易进入压力前池内,运行管理困难,且严重影响电站发电效益。故市华禹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16年3月完成了电站增效扩容初步设计工作并审查通过,批复文件为毕水电20163号文。2017年8月,受建设单位市水电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附件1),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了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到任务后,我公司工作人员多
9、次进入现场,收集自然、社会环境和工程相关资料,对工程地区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要求、环境敏感点分布及相应的环保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公司结合本工程特性与评价区的环境特点,对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行产生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性评价,并结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专家意见,针对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影响减缓与保护措施,同时制定了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工作计划,进行环保投资概算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最终编制完成了电站扩容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区环境保护局的领导和专家的大力帮助、支持和指导,并
10、得到了市区人民政府、发改局、环境保护局、水务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局、文广局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公司于2017年8月接受项目建设单位市水电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委托书见附件1),开展电站扩容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 项目特点增效扩容改造后,电站装机由原来装机容量2400kw改造为2630kw,装机规模为1260kw,设计引用流量为7.55m3/s,设计水头为25.60m,年利用小时为3398h,年发电量
11、为428.2万kwh,扩容改造后年发电量比近三年的平均发电量增加41.18%,效益显著。市华禹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9月更名为市水电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职工12人。属小(一)型工程。工程主要由拦水坝、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接受委托后,对该项目开展了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分析后发现本项目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本项目为水利发电项目,属于D4412水力发电。2、水电站为增效扩容项目,环评按照建设现状、扩容设计方案对水电站建设进行评价,加强水电站环境保护措施。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程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
12、-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图1.2-1。图1.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4.1. 工程建设必要性电站所在地市区为多民族县,基于特定的历史和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根据该县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的特点,开发当地的水能资源,既支援区外缺能地区经济建设,又可振兴地方经济。它的建设给各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拉动地方建材、机械制造、第三产业等的快速发展,电站工程为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创造了条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从而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因此,电站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4.2.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水电是可再生能
13、源。国家于2005年2月颁布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包括小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国务院国发200540号文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指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在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环发200693号)明确规定:根据本地区小水电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结合生态功能区划,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论证、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保护生态”的原则,组织编制小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确定重点开发、限制开
14、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对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可对小水电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根据功能定位,对小水电资源实行限制开发;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原则上禁止开发小水电资源。电站建设地点不存在生态脆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第十四条提到: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发展水电,加强水能资源管理,规范开
15、发许可,强化水电安全监管。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建设。电站扩容改造项目的建设,符合水利产业发展政策。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时仍指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中应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电站的建设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鼓励类中的电力类,细化为电力类的“水力发电”,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要求。综上所述,电站的开发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要求。1.4.3. 工程建设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4.3.1
16、. 与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协调性分析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农村水电发展,引导农村水能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实施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在以河流为单元进行生态修复和开展梯级联合调度的前提下,对部分具备条件的农村水电站实施增效扩容改造,巩固农村水电发展成果、提高综合能效和安全性能。开展农村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改造,推进绿色小水电建设。”电站为农村小水电,促进了六冲河流域的梯级开发,与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相符合。1.4.3.2. 与流域水电规划协调性分析目前尚示开展
17、过六冲河流域的水电规划环评工作,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发200513号)、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环发200693)、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4号)、关于深化落实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通知(环发201465号)和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建议尽早开展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4.3.3. 与十三五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实施方案的相符性分析根据贵州省水利厅关于编制十三五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水电20164号)、关于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黔水电201710
18、号)文件要求,电站为方案中要求进行增效扩容的项目,符合要求。1.4.3.4.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性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符合性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龙头水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等优质调峰点源、推动蓄能电站、能效电厂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多种电源和储能设施集成互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和运行效率”。电站以发电为主要任务,促进了六冲河流域的梯级开发,与“十三五”规划相符合。(2)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19、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符合性分析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加强能源合作,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建成国家能源基地。深度开发水电,对有条件的水电站实施扩能改造升级,在乌江、红水河等流域规划布局抽水蓄能电站”。电站的建设,将合理地开发六冲河流域的水能资源,故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相符合。(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符合性分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坚持“水火”并举,以科技为支撑,优化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加快发展风电,积极发展
20、光伏发电,着力把建成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电站的建设,装机容量1260KW,可加速实现“十三五”期间的电力产业目标,也能作为农村薪碳替代能源,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相符合。1.4.3.5. 与可再生能源法的协调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第十八条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能源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资源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推广小型水能技术。电站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协调。1.4.3.6. 与生态规划协调
21、性分析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白甫河,属于贵州省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受地形、地貌、地质、植被、土壤、气候状况及土地利用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影响,流域水土流失广泛存在。工程区属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类型主以水力侵蚀为主。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在1573t/km2a左右,以微度侵蚀为主。本电站的建设不可避免的将产生占压、扰动土壤和弃渣,如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加剧局部区域水土流失。对此,该电站应严格执行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施工管理、认真落实各项水保方案和要求,项目实施对区域生态及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可以得到控制、减免和改善的。因此,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站 扩容 改造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参考 范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