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宋代.ppt
《第三讲宋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宋代.ppt(1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讲第三讲 宋代宋代“精致繁复的网状王朝精致繁复的网状王朝”(二)两宋时期的经济与文化两宋时期的经济与文化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活在中国的宋朝。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活在中国的宋朝。”当今中国著名学者余秋雨也说:当今中国著名学者余秋雨也说:“在中国所有的朝代中,我最向往的是中国的宋朝。在中国所有的朝代中,我最向往的是中国的宋朝。”一、两宋时期的经济一、农业一、农业1、人口增加、人口增加2、垦田扩大、垦田扩大3、产量提高、产量提高4、研究者对宋代农业产量的评价、研究者对宋代农业产量的评价5、农作物的推广和交流、农作物的推广和交流6、农业
2、发展原因、农业发展原因 农具农具 水利水利二、手工业二、手工业1、纺织业:丝织业、纺织业:丝织业 棉纺织业棉纺织业2、制瓷业:五大名窑、制瓷业:五大名窑 制瓷业重心南制瓷业重心南移移3、印刷术、印刷术4、制盐业、制盐业5、煮茶业、煮茶业6、冶铁业、冶铁业7、采矿业、采矿业8、造船业、造船业三、商业和城市三、商业和城市1、市场、市场2、货币、货币3、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四、对宋代经济的评价四、对宋代经济的评价1、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2、宋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宋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宋代经济发展原因分析、宋代经济发展原因分析A、概述:经济重心南移、概述:经济重心南移 B、两
3、宋经济全面发展:、两宋经济全面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史来看,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史来看,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重心南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重心南移。最为重要的原因有以下方面:最为重要的原因有以下方面:1 1、北方经近千年的开发,经济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多,而南方经、北方经近千年的开发,经济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多,而南方经济则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其取代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已是势济则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其取代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已是势所必然。(自然因素)所必然。(自然因素)2 2、自然环境变化:、自然环境变化:(1)(1)气候
4、变化:气候变化:1111世纪初到世纪初到1212世末初气候转寒,温暖期趋短,对世末初气候转寒,温暖期趋短,对于农业而言,南方优于北方;于农业而言,南方优于北方;(2 2)水文变化:灾害频繁,降水量大,北方湖泊多湮废,南方)水文变化:灾害频繁,降水量大,北方湖泊多湮废,南方有扩展;有扩展;(3 3)植被变化:南方人工植被取代自然植被,北方森林遭到严)植被变化:南方人工植被取代自然植被,北方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重破坏;(4 4)土壤变化:北方黄土高原表土流失,华北平原土地沙化;)土壤变化:北方黄土高原表土流失,华北平原土地沙化;而南方卑湿土壤肥力提高。而南方卑湿土壤肥力提高。3 3、安史之乱成为南北
5、经济消长的关键事件。北方是战乱的主战、安史之乱成为南北经济消长的关键事件。北方是战乱的主战场,而南方则相对安定。(政治因素)场,而南方则相对安定。(政治因素)4 4、大规模移民,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主要有三次:、大规模移民,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主要有三次:两晋之交、唐代中期、两宋之交。(人为因素)两晋之交、唐代中期、两宋之交。(人为因素)两宋经济全面发展两宋经济全面发展(一)(一)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宋代人口增长很快,到北宋末年达到宋代人口增长很快,到北宋末年达到1.2亿左右,是唐朝亿左右,是唐朝的的1.52倍。倍。北宋的垦田至少在北宋的垦田至少在700750万顷之间,比唐朝高
6、出万顷之间,比唐朝高出300万万顷以上。顷以上。宋代的一般亩产量为宋代的一般亩产量为2石,某些发达地区如两浙路的亩产石,某些发达地区如两浙路的亩产达达5、6石或石或6、7石,已经接近明清时期这一地区的亩产量。石,已经接近明清时期这一地区的亩产量。这个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绝对领先地位。这个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绝对领先地位。宋朝经济极其发达,当时的开封和临安的生活水平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所无宋朝经济极其发达,当时的开封和临安的生活水平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农业的绿色革命发生在宋代,宋朝推广了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法比拟的;同时,农业的绿色革命发生在宋代,宋朝推广了精耕细作,粮食产
7、量直到直到1949年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年代能够超过宋朝;年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年代能够超过宋朝;年代户数口数户均口数按户五口修正口数户口升降指数太宗端拱二太宗端拱二年年98965032501真宗咸平六真宗咸平六年年100368614282.0834301.0554仁宗天圣七仁宗天圣七年年1029101626052.5650801.5630英宗治平英宗治平元年元年1064124928822.3162451.9215神宗熙宁神宗熙宁八年八年1075156823811.5278402.4123哲宗元祐哲宗元祐元年元年1086179640072.2389802.7630徽宗徽宗大观三年大观三年11092
8、08846732.24104403.2123采自葛金芳采自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宋辽夏金经济研析 户、口数均以万为单位户、口数均以万为单位1 1 1 11、宋农耕图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约在宋代达到一大约在宋代达到一个高峰。个高峰。这主要是这主要是由江南水田的经营由江南水田的经营引起的引起的。出现了出现了一次一次“绿色革命绿色革命”,使我国的传统农,使我国的传统农业达于成熟。业达于成熟。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所谓的所谓的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就是指人类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而采用的种种措施。就是指人类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而采用的种种措施。我国农业,从生产技术来说,大约
9、宋代达于高峰。江南(这个近代中国最富庶地我国农业,从生产技术来说,大约宋代达于高峰。江南(这个近代中国最富庶地区)水田的开发,引起绿色革命。区)水田的开发,引起绿色革命。耕地面积的扩大耕地面积的扩大耕地面积的扩大耕地面积的扩大唐朝垦田数大致在今亩唐朝垦田数大致在今亩唐朝垦田数大致在今亩唐朝垦田数大致在今亩5 5至至至至6.66.6亿亿亿亿亩之间,宋代垦田最高数字,大亩之间,宋代垦田最高数字,大亩之间,宋代垦田最高数字,大亩之间,宋代垦田最高数字,大致在致在致在致在7.27.2亿亩,亿亩,亿亩,亿亩,这一数额不仅前这一数额不仅前这一数额不仅前这一数额不仅前代未曾达到,即使是后来的元明代未曾达到,
10、即使是后来的元明代未曾达到,即使是后来的元明代未曾达到,即使是后来的元明两代也未超过此数额。两代也未超过此数额。两代也未超过此数额。两代也未超过此数额。学者推测此阶段的实际人口最高学者推测此阶段的实际人口最高学者推测此阶段的实际人口最高学者推测此阶段的实际人口最高值,已经突破一亿。值,已经突破一亿。值,已经突破一亿。值,已经突破一亿。2、南部利用土地范围之推广南方与水争田南方与水争田:围(圩)田围(圩)田:“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啊水下。而田反啊水下。”杨万里杨万里诚斋集诚斋集沙田把大片沙滩围起来造成良田沙田把大片沙滩围起来造成良田湖田旱则放湖水灌田、涝则放
11、田水入江海湖田旱则放湖水灌田、涝则放田水入江海涂田在沿海一带防潮水堤上涂泥做田涂田在沿海一带防潮水堤上涂泥做田梯田变山为田:因地制宜,沿丘岭地带层层梯田变山为田:因地制宜,沿丘岭地带层层而上而上“百级山田带雨耕,驱牛扶耒半空行。百级山田带雨耕,驱牛扶耒半空行。”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规模增大。有人估计,宋代的耕地可能达到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规模增大。有人估计,宋代的耕地可能达到7、8亿亩亿亩3、产量提高一般地区亩产量在一般地区亩产量在2石左右石左右北宋时移植的占城稻至南宋时因水田面积增加,得以普遍北宋时移植的占城稻至南宋时因水田面积增加,得以普遍推广,每亩好田可收获六七石之多。推广,每亩好田可收获六
12、七石之多。苏湖一带的占城稻每年可收获两次,成为粮食高产地区,苏湖一带的占城稻每年可收获两次,成为粮食高产地区,当时有民谚说:当时有民谚说:“苏湖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今天下之田称沃衍者,莫如吴、越、闽、蜀。其一亩所出,今天下之田称沃衍者,莫如吴、越、闽、蜀。其一亩所出,视他州辄数倍。视他州辄数倍。北宋北宋 秦观秦观吴中厥壤沃,厥田腴,稻一岁再熟,蚕一年八育。吴中厥壤沃,厥田腴,稻一岁再熟,蚕一年八育。吴中吴中之民开荒垦洼,种粳稻,又种菜、麦、麻、豆,耕无废圩,之民开荒垦洼,种粳稻,又种菜、麦、麻、豆,耕无废圩,刈无遗垄。刈无遗垄。故谚曰: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南宋
13、南宋 吴泳吴泳 4、农作物的推广和交流、农作物的推广和交流 宋以后,中国东南闽岭宋以后,中国东南闽岭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某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某些地区(如洞庭湖区)出些地区(如洞庭湖区)出现了比较固定种植某种经现了比较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济作物的“专业户专业户”,这,这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定突破。宋代谷物移植图宋代谷物移植图宋代谷物移植图宋代谷物移植图宋宋 割稻图割稻图宋代宋代江南地江南
14、地区广泛推行区广泛推行稻麦复种制稻麦复种制。陈旉陈旉农书农书总结说:总结说:“种无虚日,种无虚日,收无虚月,收无虚月,一岁所资,一岁所资,绵绵相继。绵绵相继。”北方实行两年三熟的麦北方实行两年三熟的麦北方实行两年三熟的麦北方实行两年三熟的麦粟复种制粟复种制粟复种制粟复种制江南水稻生产普遍采用江南水稻生产普遍采用江南水稻生产普遍采用江南水稻生产普遍采用移栽插秧技术移栽插秧技术移栽插秧技术移栽插秧技术江南实行稻麦轮作和水江南实行稻麦轮作和水江南实行稻麦轮作和水江南实行稻麦轮作和水稻一年两收复种制稻一年两收复种制稻一年两收复种制稻一年两收复种制5、6、研究者对宋代农业生产的评价从单位面积产量看,宋代
15、一般亩产量为二石,这在唐从单位面积产量看,宋代一般亩产量为二石,这在唐代则是高产量;宋代两浙路亩产量达五、六石或六、代则是高产量;宋代两浙路亩产量达五、六石或六、七石,则为唐代亩产量的两三倍、战国时代的四五七石,则为唐代亩产量的两三倍、战国时代的四五倍以上。这个亩产量同明清时代这一地区亩产量相倍以上。这个亩产量同明清时代这一地区亩产量相比,也相去无几。比,也相去无几。漆侠漆侠宋代经济史宋代经济史宋代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所达到的水平远远宋代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所达到的水平远远超过汉唐,确实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超过汉唐,确实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土地生土地生产率(产率(197.5197.5斤
16、斤/亩)虽只及亩)虽只及19801980年(年(553553斤斤/亩)的亩)的1/31/3略强,但劳动生产率(略强,但劳动生产率(71067106斤斤/人人年)却比年)却比19801980年(年(34213421斤斤/人人年)高一倍有余,比年)高一倍有余,比19841984年年(43794379斤斤/人人年)的最好水平还要高出年)的最好水平还要高出62%62%。葛金芳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探研宋辽夏金经济探研7、农业发展原因分析:、农业发展原因分析:灌溉工具及其他农具的改进和推广灌溉工具及其他农具的改进和推广1、灌溉工具进步:、灌溉工具进步:北宋时,非但用人力运转之龙骨踏车,已北宋时,非但用人力运
17、转之龙骨踏车,已甚普及,即借水力运转之筒车,即水轮,甚普及,即借水力运转之筒车,即水轮,亦已开始盛行。(亦已开始盛行。(灌溉器具使用之普及与变化,似与南部灌溉器具使用之普及与变化,似与南部耕地之扩展,即水乡圩田与山乡梯田制之发达,有密切之关系。)耕地之扩展,即水乡圩田与山乡梯田制之发达,有密切之关系。)2、农具改进:、农具改进:a铁制犁铧多样化,铁制犁铧多样化,b、配套农具、配套农具齐全。宋朝农具品种更加复杂多样,反映出齐全。宋朝农具品种更加复杂多样,反映出耕作技术进一步细密。耕作技术进一步细密。3、所谓的所谓的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就是指人类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而采用的种种措施。就是指人类为提
18、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而采用的种种措施。:宋代漕运12345以汴京为以汴京为中心的北中心的北宋漕运系宋漕运系统统1.汴河汴河 2.广济河广济河3.蔡河蔡河 4.惠民河惠民河5.金水河金水河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而进。汴河乃建国之本,非汴河乃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宋史宋史食货志食货志筒车图转此大法轮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甘泽高下普老农
19、用不知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瞬息了千亩 张孝祥诗张孝祥诗高转筒车高转筒车铁制农具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原因:农业发展原因:铁农具铁农具宋铁犁铧宋铁犁铧宋四齿铁耙宋四齿铁耙铁制农具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农业农业 铁农具铁农具宋铁弯锄宋铁弯锄宋宋铁铁镢镢头头(二)(二)手工业手工业1 1、晚唐宋代以晚唐宋代以后后 ,部部分分手工手工业业蓬勃蓬勃发发展展 ,逐逐渐脱离渐脱离家庭手工家庭手工业业 ,形成作坊形成作坊,例如例如拥拥有有织机织机百台以上的百台以上的丝织丝织工工厂厂 ,或有或有数数道道窑窑炉炉的陶瓷的陶瓷厂厂出出现现。这这些手工些手工业业的的发达发达 ,直接促直接促进进商品商品经济经济的形成的
20、形成 。2 2、宋代手工业宋代手工业具有具有专业专业化化、商品化的商品化的现现象象 ,唐代以前唐代以前农业农业生生产产以自以自给给自足自足为为原原则则 ,宋代生宋代生产产物品多不是物品多不是为为了自家的吃用了自家的吃用 ,而是而是为为了出售取利了出售取利 ,因此各地因因此各地因风风土之宜有不同特土之宜有不同特产产 ,如江南的山地如江南的山地盛行茶盛行茶园园,长长江三角洲江三角洲为为米米仓仓 ,浙江浙江龙龙泉泉与与江西景德江西景德镇镇以陶瓷以陶瓷闻闻名名 ,另有山另有山东东的的丝织业与丝织业与四川的蜀錦。四川的蜀錦。3 3、整整体体而言而言 ,中中国传统国传统手工手工业虽业虽有蓬勃的有蓬勃的发发
21、展展 ,但仍但仍无无法形成法形成大大规规模生模生产产形式形式 ,其原因在其原因在于传统价值观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念的影响响 ,传统传统士大夫士大夫认为认为工工艺艺乃奇技淫巧乃奇技淫巧,因此因此对对技技术极轻视术极轻视。且受儒家重道德、。且受儒家重道德、节俭观节俭观念之影念之影响响 ,认为认为技技术将术将刺激人的刺激人的欲欲望望 ,因此不主因此不主张发张发展技展技术术 ,创创造物資造物資 ,改善生活品改善生活品质质。加以。加以传艺传艺技技术术不公不公开开,多多为师为师徒、徒、父子相父子相传传 ,技技术术不不仅无仅无法累法累积积 ,且容易造成中且容易造成中断断。这这些都是中些都是中国国工工业发业发展
22、展虽虽曾曾辉辉煌煌 、但但无无法持法持续续成成长长 、改善百姓生活的原因。改善百姓生活的原因。手工业的发展宋以后手工业发展之宋以后手工业发展之宋以后手工业发展之宋以后手工业发展之最可注目者,其一为最可注目者,其一为最可注目者,其一为最可注目者,其一为机织手工业有自原料机织手工业有自原料机织手工业有自原料机织手工业有自原料生产之农业家庭开始生产之农业家庭开始生产之农业家庭开始生产之农业家庭开始分离之迹象;其二为分离之迹象;其二为分离之迹象;其二为分离之迹象;其二为瓷器之高度发展。宋瓷器之高度发展。宋瓷器之高度发展。宋瓷器之高度发展。宋以后海外贸易发达,以后海外贸易发达,以后海外贸易发达,以后海外
23、贸易发达,输出商品,实输出商品,实输出商品,实输出商品,实以丝织以丝织以丝织以丝织物与瓷器为主。物与瓷器为主。物与瓷器为主。物与瓷器为主。李剑农李剑农李剑农李剑农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二)(二)手工业发展手工业发展 李剑农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宋元明经济史稿1、纺织业(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以家庭手工业为主)北宋的纺织业主要有丝、麻、毛等部门,其中丝北宋的纺织业主要有丝、麻、毛等部门,其中丝织业仍占主要地位。南宋的棉织业开始出现。织业仍占主要地位。南宋的棉织业开始出现。纺织业的分布:纺织业的分布:丝织业主要地区为今河北、河南、山东、湖北、丝织业主要地区为今河北、河南
24、、山东、湖北、丝织业主要地区为今河北、河南、山东、湖北、丝织业主要地区为今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四川一带,并有一定分工。四川一带,并有一定分工。四川一带,并有一定分工。四川一带,并有一定分工。麻织品主要生产在南方。麻织品主要生产在南方。麻织品主要生产在南方。麻织品主要生产在南方。毛、棉织品主要生产于今西北地区及今广西、广毛、棉织品主要生产于今西北地区及今广西、广毛、棉织品主要生产于今西北地区及今广西、广毛、棉织品主要生产于今西北地区及今广西、广东。东。东。东。在纺织业的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批独立经营的机在纺织业的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批独立经营的机户,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商品生产。户,以家庭作坊的
25、形式进行商品生产。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手工业手工业 纺织业纺织业 南宋黄南宋黄昇昇墓出土丝织墓出土丝织窄袖女夹衫与直裙窄袖女夹衫与直裙缂丝缂丝,又名缂丝,又名“刻丝刻丝”、“尅丝尅丝”,意思是,意思是“用刀刻过的丝绸用刀刻过的丝绸”,有文人赞誉是,有文人赞誉是“雕刻了雕刻了的丝绸的丝绸”。它是中国独有的丝织工艺品,据。它是中国独有的丝织工艺品,据考古证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考古证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的公元土的公元7 7世纪舞俑腰带,用的就是缂丝;而世纪舞俑腰带,用的就是缂丝;而更早的楼兰汉代遗址中曾经出土采用更早的楼兰汉代遗址中曾经出土采用“缂缂”法织成的毛织物,可见这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宋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