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2013版)ppt课件.ppt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2013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2013版)ppt课件.ppt(3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编者:王同杰编者:王同杰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矿业工程系办公电话:03108579798电子信箱: 邮编:056038 适用于采矿工程专业地下采煤方向1绪绪 论论矿山压力有关概念矿山压力有关概念(要点内容)(要点内容)矿山压力教学内容学习矿压的意义学习矿压的意义(要点内容)(要点内容)采矿工程矿压特点2绪论绪论矿山压力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及作用于支护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及作用于支护物上的力物上的力,简称简称“矿压矿压”。在相关学科把其称为地层压力(简称“地压地压”)、岩石压力(简称“岩压岩压”)、二次应力、工程扰
2、动力等。包括原岩对围岩作用力,围岩体内之间作用力(如支承压力)和围岩对支护物作用力(狭义矿压,如巷道围岩压力、采场顶板压力)。矿山压力显现矿山压力显现:指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引起的一系列力学现象指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引起的一系列力学现象。简称“矿压显矿压显现现”或“地压现象地压现象”等。例如巷道围岩变形和破裂,顶板下沉、冒落,煤岩帮片落,底板鼓胀,支架载荷、变形与损坏,顶板来压等等。矿山压力控制矿山压力控制:指人为地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指人为地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简称“矿压控制”、“岩层控制”或“地压控制”。例如:在巷道位置上避开高应力区,处于高应力区
3、巷道选择合理支护或钻孔(或切槽)卸压,掘前预采等。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研究矿山岩体力学现象的机理、控制理论,以及控制所采用的人工构筑物的学科,属于岩石力学的分支,是矿山采掘工程的基础学科。一、一、矿山压力有关概念矿山压力有关概念3二、二、矿山压力教学内容矿山压力教学内容1、巷道地压巷道地压:包括第二章矿山岩体的原岩应力及其重新分布、第七章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和第八章巷道维护原理和支护技术。2、采场矿压采场矿压:包括第三章采场顶板活动规律、第四章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第五章采场顶板支护方法、第六章采场岩层移动及其控制、第九章厚煤层综放开采岩层控制、第十章浅埋煤层开采岩层控制和第十二章非煤矿山岩层控制
4、与边坡稳定等。3、冲击地压冲击地压:第七章煤矿动压现象及其控制。4、矿压研究方法矿压研究方法:第十三章矿山岩层控制研究方法(包括矿山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和数学力学分析)。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主要讨论矿山压力的形成及其分布特征,矿山压力的显现规律,及其对矿山压力的控制措施。按研究的地点和显现特征,包括采场矿压、巷道地压、冲击地压和矿压研究方法等内容。4矿矿(地)(地)压压井井巷巷地地压压竖井地压、竖井地压、平巷地压平巷地压变形地压、松动地压、膨胀地压变形地压、松动地压、膨胀地压按机理分类按地点分类采采场场矿矿压压露天采场矿压(边坡稳定)露天采场矿压(边坡稳定)地下采场矿压地下采场矿压空场法采矿
5、地压空场法采矿地压充填法采矿地压充填法采矿地压崩落法采矿地压崩落法采矿地压非煤矿山地下采煤长壁采场矿压长壁采场矿压房柱式采场矿压房柱式采场矿压冲击地压冲击地压5三、学习矿压的意义三、学习矿压的意义1.保证矿井安全正常生产保证矿井安全正常生产。减少或杜绝顶板事故,必有的技术知识。2.减少资源损失和贫化减少资源损失和贫化。例如,缩小或取消矿柱,采用合理采矿方法,降低混矸,提高资源的回收率。3.改善开采技术。改善开采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工人劳动强度。4.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地表沉降,防止建筑物破坏,保护地下水资源,有效抽放煤层气等。5.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给方案
6、设计、设备选型、生产技术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降低采矿费用。同时,提高矿工的社会地位。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是岩石力学在矿山上的应用学科,有人称之为矿山岩石力学。它既是采矿工程最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矿井开采方法课程的理论基础课。在采矿中作用如下:6四、采矿工程矿压特点四、采矿工程矿压特点1)岩体是特殊的工程结构。)岩体是特殊的工程结构。与地面岩石工程不同地下采矿涉及的岩石工程的围岩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它承受外部载荷,有时又把部分荷载转嫁到巷硐内部的支撑物上。2)场所移动,受埋藏条件影响大。)场所移动,受埋藏条件影响大。由于采矿地点多变的特点,对于矿压研究、设计和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3)开采深度大
7、,波及范围广,)开采深度大,波及范围广,产生的应力大,控制难度大。4)存在矿山动力现象。)存在矿山动力现象。如岩爆、矿震、煤岩瓦斯突出、顶板大面积来压。5)坑洞服务年限变化大,控制方法复杂。坑洞服务年限变化大,控制方法复杂。6)矿体赋存状况和开采方法不同,导致不同的矿压特点。)矿体赋存状况和开采方法不同,导致不同的矿压特点。如煤矿围岩软巷硐变形破坏严重,矿压理论和采场支护设备独特。7思思 考考 题题1、请指出下列词组中不属于矿山压力有()A、支承压力B、支架载荷C、围岩压力D、变形地压E、周期来压F、顶板压力G、顶板下沉H、松动地压2、矿山压力就是()A指现场观测的支架阻力。B指由于人为工程活
8、动影响岩体内及作用于支护物上的各种应力。C指人为工程活动影响后岩体内及作用于支护物上的压力。D指支护物对围岩的抗力。3、下列词组中不属于矿山压力显现的有()A、支架初撑力 B、煤壁片邦C、顶板下沉D、支架载荷4、举例说明煤矿常用岩层控制方法。8第二章第二章 矿山岩体内应力的重新分布矿山岩体内应力的重新分布 2-1 2-1 原岩应力原岩应力 原岩应力原岩应力:指天然存在于岩体内而与任何人为因素无关的应力指天然存在于岩体内而与任何人为因素无关的应力。即即在矿山尚未进行采掘工程以前,岩体内存在着应力。主要构成构成一、一、原岩应力构成原岩应力构成第二讲自重应力:自重应力:指由地质构造作用产生的应力和指
9、由地质构造作用产生的应力和地壳中存地壳中存在的一种促进地质构造运动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应力在的一种促进地质构造运动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应力。构造应力:构造应力:指地壳上部各种岩体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地壳上部各种岩体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应力作用而产生的应力。另外还包括岩体内水或气体压力,岩石遇水后因物理化学变化引起的膨胀应力,温度引起的热应力和地形起伏导致的应力波动与变化等。同时受岩体力学性质(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流变性),岩体内断裂和褶皱情况(性质、产状、密度等)分布,以及地层剥蚀等因素的影响。9二、二、原岩应力的分布规律原岩应力的分布规律1、地壳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非稳定应力场地壳是一个相对
10、稳定的非稳定应力场2、铅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铅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铅直应力 v距离地表深度 Z0 v=0.027 Z3、岩体中的水平天然应力复杂多变、岩体中的水平天然应力复杂多变4、天然应力的比值系数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天然应力的比值系数的变化有一定规律靠近地表较大,随深度增加而减小;随着深度增大,值的分散度减小。以水平挤压力为主,很少见到拉应力。大部分岩体中水平应力大于铅直应力。在单薄的山体、谷坡附近以及未受构造变动的岩体中水平应力小于铅直应力。岩体中两个水平应力通常不相等,各向异性明显,方向、大小在不同地点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水平应力不水平。10三、三、原岩应力的估算原岩
11、应力的估算zzxyxyH原岩体内应力状态一、铅直应力的估算一、铅直应力的估算二、水平应力估算二、水平应力估算 在原岩应力中,构造应力分布和大小变化很大,多存在于地壳上升地区,只有实测才可确定;而自重应力可由计算确定。1 1、静水应力学说(海姆假说)、静水应力学说(海姆假说)2 2、线弹性学说(金尼克假说)、线弹性学说(金尼克假说)112-2 2-2 岩体中的弹性变形能岩体中的弹性变形能 地下赋存的煤或岩体在应力作用下,必产生其体积和形状的变化。当煤岩体尚处于弹性状态,且变形不能解除时,外力(压力)做的功将以能量的形式贮存于岩体内,即岩体内贮存有弹性变形能。在原岩应力场弹性变形能包括体变弹性能、
12、形变弹性能两种,由前苏联阿维尔申计算为体变弹性能形变弹性能常由于塑性变形被吸收或转化,而消失。弹性变形能与开采深度的平方成正比。弹性变形能与开采深度的平方成正比。122-3 “2-3 “孔孔”周围的应力分布周围的应力分布1时圆孔周围应力分布ra1圆孔周边全处于压缩应力状态。圆孔周边全处于压缩应力状态。孔周边的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孔周边的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2,且与孔径的,且与孔径的大小无关,其它各处均与孔径大小有关。大小无关,其它各处均与孔径大小有关。若以应力变化若以应力变化5为界,其影响圈(围岩)半为界,其影响圈(围岩)半径为径为圆孔周围任意点的切向应力与径向应力之和为圆孔周围任意点的切向应力与
13、径向应力之和为2倍的原岩应力,即倍的原岩应力,即 一、双向等压应力场内的圆形孔一、双向等压应力场内的圆形孔1、无压圆孔、无压圆孔 围岩:人为工程扰动后,应力发生明显改变的岩体。围岩:人为工程扰动后,应力发生明显改变的岩体。应力集中系数:改变后的次生应力与原岩应力的比值。应力集中系数:改变后的次生应力与原岩应力的比值。132、有压圆孔、有压圆孔 在地下巷道内壁施加的径向力所产生附加应力有利于减小巷在地下巷道内壁施加的径向力所产生附加应力有利于减小巷道围岩应力集中道围岩应力集中。当这个切向应力很大时,常导致围岩产生放射状裂隙。当孔内有液体(或巷内支护)时,液体(或支护物)对孔壁产生附加应力。此时,
14、围岩将受孔内应力影响进行应力的重新分布。根据弹性厚壁筒理论得:厚壁圆筒受力图qrMxpaby 增加了由q引起的应力(公式中的后一项)。我们把由于巷内作用力导致围岩内改变的应力称附加应力。14二、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内的圆形孔二、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内的圆形孔3H2H H 02H H 0 -Ha 2a 3a 4aa红色线=1/7蓝色线=1/2黑色线=1绿色线=0 圆孔周围岩体中应力圆孔周围岩体中应力分布不仅与孔径大小和原分布不仅与孔径大小和原岩应力场有关以外,还受岩应力场有关以外,还受极角不同而不同;最大应极角不同而不同;最大应力集中发生在孔的周边极力集中发生在孔的周边极角为角为0、180,9 0、27
15、0位置位置。15 圆孔周边顶底板中圆孔周边顶底板中点切向应力集中系数大点切向应力集中系数大小随小随增大而增大;当增大而增大;当=0时,巷道周边切向时,巷道周边切向应力出现极小值,应力出现极小值,k=-1k=-1。当当=1/3时,时,k=0。位于。位于构造应力场的巷道顶底构造应力场的巷道顶底板存在很多压应力。板存在很多压应力。=0=0和和180180 圆孔周边两帮圆孔周边两帮中点切向应力集中中点切向应力集中系数随系数随增大而减增大而减小。当小。当=0=0,k=3k=3(最大值);(最大值);当当33时,巷道两时,巷道两帮中点周边也会出帮中点周边也会出现拉应力情况。现拉应力情况。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圆
16、孔周边切向应力集中系数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圆孔周边切向应力集中系数k0112345234-1-2=0,180构造应力场重力场16三、椭圆形孔周边应力分布三、椭圆形孔周边应力分布1 1、=0=0和和180180根据弹性力学无限大平面内椭圆孔周边应力解得bbaa 在重力场中在重力场中 k k的大小不仅受原岩的大小不仅受原岩应力场影响外,还与孔轴应力场影响外,还与孔轴比有关,宽高比愈大,比有关,宽高比愈大,k k愈大;反之愈小。愈大;反之愈小。椭圆孔m=1/2时围岩切向应力分布=0=0=1=13210543210a2a3a2a2bkvv2 1 0 -1无拉应力条件无拉应力条件1172 2、=90=90和
17、和270270重力场中重力场中无拉应力条件无拉应力条件 =1时,选圆孔;=1/2时,选高为宽2倍;=2时,选宽为高2倍。等应力轴比等应力轴比(巷道周边应力均匀分布时椭圆轴半径之比)6080MPa,节理裂隙不发育,节理间距和分层厚度均大于1m,其运动常给采场带来严重的矿压显现。一般认为,该岩层内可以形成结构层,上方岩层重量可通过该层把力传递到工作面的前方煤壁和后方煤柱或采空区。老顶的结构分析和运动规律是矿压研究主要内容。见P5136思思 考考 题题特征伪顶直接顶老顶(基本顶)垮冒随采随冒常随放顶冒落有一定步距岩性炭质页岩、炭质泥岩页岩、泥岩、粉砂岩砂岩、砾岩、石灰岩抗压强度很低6080MPa层厚
18、0.30.5m2m节理、层理发育不发育2、填写顶板特征表、填写顶板特征表1、直接顶和老顶的含义?373-2 有关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有关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一、经典学说一、经典学说 该假说解释了增压区、减压区的存在,以及其范围;说明了减小采场支架解释了增压区、减压区的存在,以及其范围;说明了减小采场支架受载,应尽可能缩小两拱脚之间距离受载,应尽可能缩小两拱脚之间距离,如充填采空区、降低采高、采用煤柱支撑法等方法可减小拱跨,从而减轻采场支架载荷。ba12图3-2 回采工作面压力拱假说1、压力拱假说、压力拱假说见P53图33 德国人哈克和吉里策尔于1928年提出的压力拱假说认为,在回采
19、空间上方,由于岩层自然平衡(岩块扭转挤压的结果),形成一个“压力拱压力拱”,前拱脚位于采面前,前拱脚位于采面前方煤体内,后拱脚位于采空区冒落矸石上方煤体内,后拱脚位于采空区冒落矸石上(或充填物上),两拱脚之间形成一个减(或充填物上),两拱脚之间形成一个减压区,采场处于减压区内,其支架仅承受压区,采场处于减压区内,其支架仅承受拱内岩石重量。随采面推进,压力拱也不拱内岩石重量。随采面推进,压力拱也不断前移断前移。研究发现当前后拱脚岩性一样时,压力拱为对称拱,否则为非对称拱,拱的转化导致采场来压。见P52第二讲382、悬臂梁假说、悬臂梁假说 该学说解释了采场周期来解释了采场周期来压现象;压现象;解释
20、了超前支承压解释了超前支承压力大的原因力大的原因;也;也解释解释了工作了工作面煤壁处顶板下沉量比采空面煤壁处顶板下沉量比采空区侧小、压力小的原因;正区侧小、压力小的原因;正确估算周期来压步距确估算周期来压步距。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对上覆岩层共同作用考虑不足;二是对老顶在工作面前方断裂无法解释。德国人施托克于1916年 提出的悬梁学说,该假说假设顶板为连续假设顶板为连续的弹性介质,顶板初次破坏后,可以看作一端固定在采面前方煤体内的弹性介质,顶板初次破坏后,可以看作一端固定在采面前方煤体内的悬臂梁,当顶板为多层时组成组合梁,随着工作面推进悬梁周期性的悬臂梁,当顶板为多层时组成组合梁,随着工作面推进
21、悬梁周期性折断,形成工作面周期性压力增大现象折断,形成工作面周期性压力增大现象。折断后的岩梁一端作用于采场支架,另一端作用于采空区冒落矸石上,采场支架所承受的最大载荷(给定载荷)是直接顶重量和老顶重量的一半。393、预成裂隙假说、预成裂隙假说回采空间周围存在三个区,即应力回采空间周围存在三个区,即应力降低区、应力增高区和采动影响区,降低区、应力增高区和采动影响区,且随着采面推进而前进。且随着采面推进而前进。在应力增高区的移动中,覆岩的连在应力增高区的移动中,覆岩的连续性被破坏,形成了非连续的裂隙续性被破坏,形成了非连续的裂隙体。体。这非连续的矿压裂隙体,因裂隙存这非连续的矿压裂隙体,因裂隙存在
22、可以产生很大的变形,其特征如在可以产生很大的变形,其特征如同塑性体,在压紧的情况下形成同塑性体,在压紧的情况下形成“预应力梁预应力梁”。这个梁在自重及上方载荷作用下发这个梁在自重及上方载荷作用下发生生“塑性弯曲塑性弯曲”,原挤紧的裂隙有,原挤紧的裂隙有可能张开或出现块间相对滑动,导可能张开或出现块间相对滑动,导致下沉到垮落,当上下层下沉量不致下沉到垮落,当上下层下沉量不同时产生离层。同时产生离层。支架要有足够强度促使顶板形成预支架要有足够强度促使顶板形成预应力梁,阻止裂隙张开、滑动,防应力梁,阻止裂隙张开、滑动,防止产生离层和垮落。止产生离层和垮落。比利时学者阿拉巴斯20世纪50年代提出预成裂
23、隙,如下:该假说突出贡献是突出贡献是采用非采用非连续介质理论,说明了岩层的连续介质理论,说明了岩层的稳定、下沉、离层和垮落等现稳定、下沉、离层和垮落等现象。同时提出了提高支架阻力象。同时提出了提高支架阻力的必要性的必要性。假说不足之处有三:一是对于坚硬或松软岩层不可能形成预应力梁;二是对采场周期来压现象未做解释;三是支架阻力多大合理未做说明。123456789101112IS SE ES SV V见P54图35和3640 4、铰接岩块假说(库兹涅佐夫,铰接岩块假说(库兹涅佐夫,1950)i i(22.5)h i i,在采空区形成不规则冒落在采空区形成不规则冒落带,带,KP=1.251.50;h
24、 i i i i 2 h i i 时,时,在采空区形成规则冒落带在采空区形成规则冒落带,KP=1.051.25;i i h i i时,形成的岩时,形成的岩块之间相互咬合,运动相块之间相互咬合,运动相互牵制的整层移动带(裂互牵制的整层移动带(裂隙带)。在该带内形成结隙带)。在该带内形成结构,其形式为构,其形式为“三铰拱三铰拱”式平衡。式平衡。煤层开采后,顶板自下而上呈分层垮落。若取顶板的i分层厚度为h i,采空区内剩余的空间高度为i(i为分层序号,当i1时,即全陷法采煤的采高m),则见P53图3441 该学说学说对上覆岩层对上覆岩层进行了细致准确地分带,进行了细致准确地分带,并提出了裂隙带内形成
25、并提出了裂隙带内形成三铰拱式结构三铰拱式结构。学说的不足在于对结构未做平衡条件的分析,未对采场来压进行解释,对采空区上覆岩层运动过程及产生的原因考虑不足。m不规则冒落带规则冒落带裂隙带42二、二、国内著名采场矿压理论国内著名采场矿压理论1、砌体梁理论砌体梁理论(钱鸣高)钱鸣高)见P54五、我国学者在岩体结构力学模型上的发展 老顶岩梁断裂后,由于岩块排列整齐,老顶岩梁断裂后,由于岩块排列整齐,回转时岩块相互挤压,在块间产生的水平力回转时岩块相互挤压,在块间产生的水平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的外表似梁实际是拱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的外表似梁实际是拱的岩块梁结构,叫做砌体梁的岩块梁结构,叫做砌体梁(一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压力 岩层 控制 2013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