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论道德修养.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讲 论道德修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 论道德修养.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讲第六讲 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n美德美德n无德无德n缺德缺德n修养修养n教养教养n素养素养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子曰:子曰:“参乎!吾参乎!吾道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曾子曰:曾子曰:“唯。唯。”子出,门人子出,门人问曰:问曰:“何谓也?何谓也?”曾子曰:曾子曰:“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忠恕忠恕而已矣。而已矣。”415n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之者乎?”子曰:子曰:“其其恕恕乎!己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忠,敬也,尽心曰忠。忠,敬也,尽心曰忠。”n“恕,仁也,
2、推己及人。恕,仁也,推己及人。”说文说文“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四书集注四书集注n“忠忠”,就是,就是尽心竭力尽心竭力,尽己之心,尽己之心以爱人。而以爱人。而“恕恕”则是则是推己及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爱人。将心比心以爱人。“忠忠”和和“恕恕”的的合体其实就是合体其实就是“仁仁”。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子贡曰:子贡曰:“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子曰:“赐也,赐也,非尔所及也。非尔所及也。”512n“程子曰:程子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诸己而不亦欲无加诸人,仁
3、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也。恕则子贡愿,亦勿施于人,恕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也。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也。”四四书集注书集注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子曰: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仁,游于艺”76n要立志于天下大同的理想要立志于天下大同的理想,即即“志于志于道道”。而实现这个理想的前提是有较。而实现这个理想的前提是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高的道德修养即即“据于德据于德”。那。那么怎么做到有德呢?那就是要不违么怎么做到有德呢?那就是要不违仁仁即即“依于仁依于仁”,也就是让自己,也就是让自己的内心不违背仁德,时时处处做善的内心不违背仁德,时时处处做
4、善事,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事,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而如何做到不违仁呢?那就而如何做到不违仁呢?那就要从礼、乐、射、御、书、数要从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中去获得,也就是从对这六艺中去获得,也就是从对各种知识的掌握中去获得。潜各种知识的掌握中去获得。潜心于六艺,通过学习可以成材心于六艺,通过学习可以成材,可以进德、明道、修身,做,可以进德、明道、修身,做到不违仁。到不违仁。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子曰: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德不孤,必有邻”425n“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易经易经 系词系词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
5、经易经 乾卦文言乾卦文言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子曰: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918n“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礼记记n“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察乎天地。”中庸中庸n“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孟子孟子万章上万章上n“食、色,性也食、色,性也”孟子孟子 告子上告子上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子曰: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忧也。”73n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引尹氏曰:引尹氏
6、曰:“德必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况学者乎?”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子曰: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1714论语词典引邢昺疏云:论语词典引邢昺疏云:“言言闻之于道路则于道路传而说之,必闻之于道路则于道路传而说之,必多谬妄,为有德者所弃也。多谬妄,为有德者所弃也。”n朱熹四书集注说:朱熹四书集注说:“虽闻善言,虽闻善言,不为己有,是自弃其德也。不为己有,是自弃其德也。”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
7、n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于耳,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于耳,出于口,没有经过心的思索或判断,纵出于口,没有经过心的思索或判断,纵然听到善德,也不能为己所有;道听途然听到善德,也不能为己所有;道听途说,未加求证,便跟着传播,往往会对说,未加求证,便跟着传播,往往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是不道德的。他人造成伤害,是不道德的。n战国策战国策“曾子杀人曾子杀人”“三人成虎三人成虎”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昔者曾子处费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人告曾子母曰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曾子之母曰曰:吾子不杀人吾子不杀人!织自若织自若.
8、有顷焉有顷焉,人又人又曰曰:曾参杀人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顷之,一人又告之曰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逾墙而走。战国策战国策 秦策二秦策二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庞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庞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王曰:“否。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王曰:“寡人疑之矣。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之乎?”王曰:王曰:“寡人信之矣。寡人信之矣。”庞庞 曰: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夫
9、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王曰:“寡人自为寡人自为知。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质,果不得见。战国策战国策三人成虎三人成虎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子曰:子曰:“乡愿,德之贼也。乡愿,德之贼也。”1713 “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一乡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
10、,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说之,自以为是,而不可洁,众皆说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孟子 尽心下尽心下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子曰: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德也。”1433n或曰:或曰:“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何如?”子曰:子曰:“何以报德?何以报德?以直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怨,以德报德。”1434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朱熹说:朱熹说:“于其所于其所怨怨者,爱憎取舍,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一以至公而无私,所
11、谓直直也。于其也。于其所德者,则必以德报之,不可忘也。所德者,则必以德报之,不可忘也。”n钱穆钱穆说:说:“若论厚薄以为报,是非以若论厚薄以为报,是非以德报德,乃德报德,乃以利偿利以利偿利矣。此又小人矣。此又小人之至私至薄,非所谓报德。之至私至薄,非所谓报德。”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公平公正,是有德者处理一切问公平公正,是有德者处理一切问题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会因为以题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会因为以前的是是非非而改变。公报私仇前的是是非非而改变。公报私仇或以德报怨,都是违背直道的。或以德报怨,都是违背直道的。公报私仇,就是恶,而以德报怨,公报私仇,就是恶,而以德报怨,又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
12、。所以,又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所以,孔子所言孔子所言“以以直直报怨报怨”,亦即以,亦即以公正的态度去处理一切问题公正的态度去处理一切问题.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道德n“以德报德以德报德”和和“以直报怨以直报怨”都要注都要注意掌握意掌握“直直”字的分寸。如果把字的分寸。如果把“以德报德以德报德”变成了以利偿利,那变成了以利偿利,那不是君子所为。而如果把不是君子所为。而如果把“以直以直报怨报怨”理解成以牙还牙,就会造理解成以牙还牙,就会造成冤怨相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成冤怨相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以法。要以“直直”为准则,那为准则,那才才是公是公平公正。平公正。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道德:
13、道德n钱穆说:钱穆说:“直者直道,直者直道,公平公平无私。我虽于彼有私怨,我以无私。我虽于彼有私怨,我以公平之直道报之,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是即直。是即直。”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讨论:讨论n1、我们是否做过乡愿?为什、我们是否做过乡愿?为什么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愿意做乡么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愿意做乡愿?愿?n2、请讨论以德报怨和以直报、请讨论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异同。怨的异同。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贫富:贫富n子曰: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从吾所好。”
14、712n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引杨氏曰:引杨氏曰:“君君子非恶富贵而不求,以其在天,子非恶富贵而不求,以其在天,无可求之道也。无可求之道也。”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贫富:贫富n子曰: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骄易。”1410n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贫富:贫富n子曰:子曰:“衣弊蕴袍,与衣狐衣弊蕴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子路终身诵之。
15、子曰:“是是道也,何足以臧!道也,何足以臧!”927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贫富:贫富n不忮,就是不羡慕不嫉妒,这需不忮,就是不羡慕不嫉妒,这需要有一颗平淡的心,需要有知足要有一颗平淡的心,需要有知足常乐的心境。不求,就是不贪求,常乐的心境。不求,就是不贪求,没有过多的私欲,内心恬淡,平没有过多的私欲,内心恬淡,平静。甘于做个简单快乐的人,这静。甘于做个简单快乐的人,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志气:志气n子曰: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夫不可夺志也。”926n孟子: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能移,威
16、武不能屈,此之此之谓大丈夫谓大丈夫.”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奢俭:奢俭n子曰:子曰:“奢奢则不孙,则不孙,俭俭则固。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与其不孙也,宁固。”736n钱穆钱穆:“固陋病在己,不逊则陵固陋病在己,不逊则陵人人”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奢俭:奢俭n我们既不要奢,也不要俭;我们我们既不要奢,也不要俭;我们的生活好了,也不做盛气凌人的的生活好了,也不做盛气凌人的人;即使暂时的人;即使暂时的贫困贫困,我们也不,我们也不要因此而自馁,做固陋的人。我要因此而自馁,做固陋的人。我们要做个通达的人们要做个通达的人想得开,想得开,看得透,只要心存友爱,关心别看得透,只要心存友爱,关心别人,就不会盛
17、气凌人;只要行得人,就不会盛气凌人;只要行得正,站得直,就不会固陋自馁。正,站得直,就不会固陋自馁。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戒骄:戒骄n子曰: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811n孔子非常赞赏周公的才德。周公孔子非常赞赏周公的才德。周公治理天下,治理天下,“一沐三握发,一饭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三吐哺”,这是德,他的为公之,这是德,他的为公之心昭然天下心昭然天下。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慎言:慎言n11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其兄之子妻之。n“白圭之玷,尚可磨也,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斯言之玷,不可
18、为也言之玷,不可为也”大雅大雅抑抑 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慎言:慎言n我们要以什么姿态生活在世上,关键在于我们要以什么姿态生活在世上,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如果你选择了安定,那你你的生活态度。如果你选择了安定,那你就努力去学习南容,多做少说,做一个平就努力去学习南容,多做少说,做一个平和的、为大家所乐于接受的人。但如果你和的、为大家所乐于接受的人。但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敢想、敢干甚至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敢想、敢干甚至敢说。这样做的结果是你很可能会取得超敢说。这样做的结果是你很可能会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但也有风险,那就是你也乎常人的成就,但也有风险,那就是你也许会失去你原来所拥有的许会
19、失去你原来所拥有的.但,青年,总是但,青年,总是要冒险的。看到不公,看到阴暗就要去据要冒险的。看到不公,看到阴暗就要去据理力争,这样,社会才有希望。理力争,这样,社会才有希望。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崇德辨惑:崇德辨惑n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富,亦祗以异。”1210n钱穆:钱穆:“人之惑,主要从其心之好恶人之惑,主要从其心之好恶来。故求辨惑,尤贵于己心之好恶辨来。故求辨惑,尤贵于己心之好恶辨之之”。论
20、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崇德辨惑:崇德辨惑n当我们的内心对某种感情产生迷惑当我们的内心对某种感情产生迷惑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爱之恨之都到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爱之恨之都到极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孔子极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孔子所说的话,仔细检查你的内心,看所说的话,仔细检查你的内心,看看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你这么做看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的后果又会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做的后果又会是什么。考虑清楚了,就会不犯错是什么。考虑清楚了,就会不犯错或者少犯错了或者少犯错了,疑惑也就廓清了,疑惑也就廓清了。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崇德辨惑:崇德辨惑n樊迟从于舞雩之下,曰:樊迟从于舞雩之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讲 论道德修养 第六 论道 修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