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6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掌握土壤空气的组成与大气组成的差异及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了解土壤热量的来源,掌握土壤的三个热参数,理解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1.土壤空气土壤空气(重点)(重点)2.土壤热量土壤热量 3.土壤热性质土壤热性质 (重点)(重点)4.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幻灯,动画演示;案例分析;主要内容(重点)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方式与手段课时数:2课时课时安排与进度第六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第六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第一节 土壤空气v土壤空气的组成土壤空气的组成v土壤空气的运动土壤空气的运动v土壤空气与土壤肥力土壤空气与土壤肥力第一节 土壤空气1 土壤空气的组成与植物生长一、土壤空气的组成
2、与变化一、土壤空气的组成与变化 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的比较(容积%)气体O2CO2N2其他气体近地面的大气20.940.0378.050.95土壤空气18.0-20.030.15-0.6578.8-80.24v 土壤空气和进地面大气空气组成的差异1 1土壤空气中的土壤空气中的CO2CO2含量高于大气含量高于大气2 2土壤空气中的土壤空气中的O2O2含量低于大气含量低于大气3 3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4 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高量的还原性气体(土壤空气中含有较高量的还原性气体(CH4CH4等)等)土壤空气组成显然不是固定不变的。土壤空气组成显然不是固定不变的。
3、第一节 土壤空气v覆膜和裸露棉田在不同生长期内土壤空气含量(%)第一节 土壤空气深度/cm覆膜露地05-0107-2905-0107-29CO2O2CO2O2CO2O2CO2O200.9150.0560.05650.15820.4971.00620.4390.7020.6490.21120.653100.42020.3971.06020.2750.10420.5130.27920.668150.25020.4860.86519.9530.13420.8570.38520.506200.48320.4781.34820.0600.15020.1210.40620.634300.57319.865
4、1.15920.0050.31320.1811.15720.362500.92219.9291.52019.6980.40220.1981.28119.873平均0.61520.1241.26819.9530.26920.3290.84720.022v土壤空气的变化规律:第一节 土壤空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空气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空气中COCO2 2含量增大,含量增大,O O2 2含量减少,无论在膜地或露地均是如此;含量减少,无论在膜地或露地均是如此;气温和土温升高,根系呼吸加加强,微生物活动加气温和土温升高,根系呼吸加加强,微生物活动加快,土壤空气中快,土壤空气中COCO2 2含量
5、增加,夏季含量增加,夏季COCO2 2含量最高;含量最高;覆膜田块的覆膜田块的COCO2 2含量明显高于未覆稻草原露地,而含量明显高于未覆稻草原露地,而OO2 2则反之则反之.土壤空气中的土壤空气中的COCO2 2和和OO2 2的含量是相互消长的,二者的含量是相互消长的,二者的总和维持在的总和维持在1922%1922%之间之间.v注意: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许多过程和因素需进一步研究。如土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许多过程和因素需进一步研究。如土壤微生物需壤微生物需O2O2有一个很宽的范围。有一个很宽的范围。仅仅一个空气容量指标并不能肯定土壤是否能满足植物和微生物对氧仅仅一个空气容量指
6、标并不能肯定土壤是否能满足植物和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的需求。土壤中土壤中CO2CO2浓度对植物生长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有的研究表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有的研究表明,某一特定植物对明,某一特定植物对CO2CO2浓度有一最佳值浓度有一最佳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根系生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根系生长衰退。长衰退。过高浓度过高浓度CO2CO2往往伴随缺往往伴随缺O2O2而造成不良后果,但而造成不良后果,但一定浓度一定浓度CO2CO2对植物生长也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植物生长也有促进作用,而且CO2CO2造成的土壤溶液的微酸性也造成的土壤溶液的微酸性也有利有利于有些土壤养分的释放于有些土壤养
7、分的释放.第一节 土壤空气二、土壤中的空气流二、土壤中的空气流第一节 土壤空气v(一)对流(一)对流 对流,又称质流对流,又称质流,驱动力是总气压梯度,它使气流冲从高,驱动力是总气压梯度,它使气流冲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压区向低压区运动。方程4.9就是土壤空气瞬态对流的近似方程。必须说明:使用此方程的基本前提是流动过程属层流,且这种层流是在小的压力差作用下产生的。v(二)土壤空气扩散扩散(二)土壤空气扩散扩散(soil air diffusion)第一节 土壤空气二、土壤中的空气流二、土壤中的空气流v(二)土壤空气扩散扩散(二)土壤空气扩散扩散(soil air diffusion)气体扩散气
8、体扩散是指气体分子由浓度大(或分压大)处向浓是指气体分子由浓度大(或分压大)处向浓度小(或分压小)处的运动,它是由气体分子的热运度小(或分压小)处的运动,它是由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或称布朗运动)引起的动(或称布朗运动)引起的.注意:注意:首先,土壤中气体表观扩散系数首先,土壤中气体表观扩散系数DsDs必然比自由大气中必然比自由大气中 的扩散系数的扩散系数DoDo小。小。其次,水在土中的传导性主要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分其次,水在土中的传导性主要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分 布。布。第一节 土壤空气二、土壤中的空气流二、土壤中的空气流v(二)土壤空气扩散扩散(二)土壤空气扩散扩散(soil air diffusi
9、on)第一节 土壤空气二、土壤中的空气流二、土壤中的空气流 不同充气孔隙度下草甸褐土透气率不同充气孔隙度下草甸褐土透气率K K值值(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 1989)1989)基质势基质势(hPa)含水率含水率(%)充气孔度充气孔度(%)K(m/s)9.840.2414.06129825.4728.8313331023.0731.23272054.30682v(一)、土壤通气性的定义和指标 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是泛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是泛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通气的能力。散和通气的能力。1 1静态指标静态指标(1)容积分数或充气孔隙度)容
10、积分数或充气孔隙度(2)土壤的空气组成)土壤的空气组成(CO2和和O2等的含量等的含量)取样的代表性不十取样的代表性不十分确定分确定 2 2土壤通气量土壤通气量(soil air flux)(soil air flux)土壤通气量土壤通气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下,进入单位体积土壤中的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下,进入单位体积土壤中的气体总量(气体总量(CO2CO2和和O2O2),常用单位是毫升),常用单位是毫升 厘米厘米-2-2 秒秒-1-1。土壤通气。土壤通气量的大小标志着土壤通气性好坏,通气量大则土壤通气性良好。量的大小标志着土壤通气性好坏,通气量大则土壤通气性良好。第一节 土壤空气
11、三、三、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soil aeration)第一节 土壤空气三、三、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soil aeration)v(一)、土壤通气性的定义和指标3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Eh)土壤的土壤的EhEh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比,而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比,而后者又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氧化压或溶解态氧的浓度,这就直后者又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氧化压或溶解态氧的浓度,这就直接与土壤通气性相联系。因此接与土壤通气性相联系。因此EhEh可以做为土壤通气性的指标,可以做为土壤通气性的指标,它指示土壤溶液中氧压的高低,反映土壤通气排水状况。它指示
12、土壤溶液中氧压的高低,反映土壤通气排水状况。v(二)、土壤通气性的调节(二)、土壤通气性的调节1 1、调节土壤水分含量、调节土壤水分含量2 2、改良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结构 3 3、通过各种耕作手段来调节土壤通性、通过各种耕作手段来调节土壤通性第一节 土壤空气三、三、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soil aeration)对旱作土壤,有中耕松土,深耙勤锄,打破土表结壳,疏松耕层等措施。对于水田土壤,可通过落水晒田、晒垡,搁田及合理的下渗速率等措施。v课堂测验课堂测验1 1、土壤空气质量的好坏关键不在其含量而于其质量、土壤空气质量的好坏关键不在其含量而于其质量()()2 2、土壤空气和大气某些组成含量有
13、差异,其他则是相同的、土壤空气和大气某些组成含量有差异,其他则是相同的()()。3 3、土壤空气是水汽饱和的、土壤空气是水汽饱和的()()4 4、土壤空气中的、土壤空气中的CO2CO2的数量是越低越好的数量是越低越好()()5 5、土壤空气的组成是时刻变化的、土壤空气的组成是时刻变化的()()6 6、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导致土壤通气性的变化、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导致土壤通气性的变化()()。7 7、土壤和土壤空气是矛盾的,永远无法调和的、土壤和土壤空气是矛盾的,永远无法调和的()()8 8、在土壤、在土壤 通气性中,对流比扩散更重要通气性中,对流比扩散更重要()()9 9、土壤、土壤EhEh值主要
14、由氧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决定。值主要由氧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决定。()()1010、土壤通气的好坏主要受含水量和结构性的影响、土壤通气的好坏主要受含水量和结构性的影响()()。第一节 土壤空气v(一)太阳的辐射能 垂直于太阳光下一平方厘米的垂直于太阳光下一平方厘米的黑体表面在一分钟内吸收的辐黑体表面在一分钟内吸收的辐射能常数),称作射能常数),称作太阳常数太阳常数,一般为一般为1.9k/cm2/min1.9k/cm2/min。9999的太阳能包含在的太阳能包含在0.3-4.00.3-4.0微微米的波长内,这一范围的波长米的波长内,这一范围的波长通常称为短波辐射。通常称为短波辐射。当太阳辐射通过
15、大气层时,其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其热量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散射,热量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散射,一部分被云层和地面反射,土一部分被云层和地面反射,土壤吸收其中的一少部分。壤吸收其中的一少部分。第二节 土壤热量(soil heat)一、土壤热量的来源一、土壤热量的来源v(二)生物热二)生物热据估算,含有机质据估算,含有机质4 4的土壤,每英亩耕层有机质的潜能为的土壤,每英亩耕层有机质的潜能为6.286.281091096.996.99109KJ109KJ,相当于,相当于20205050吨吨无烟煤的热量。无烟煤的热量。v(三)地球内热(三)地球内热第二节 土壤热量(soil heat)一、土壤热量的来源
16、一、土壤热量的来源v(一)地面辐射平衡太阳的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时,少部太阳的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时,少部分直接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称为分直接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称为太太阳直接辐射(阳直接辐射(I I)。被大气。被大气散射和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能,通过多次的散射和反射,又散射和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能,通过多次的散射和反射,又将其中的一部分辐射到地球上,一般称为将其中的一部分辐射到地球上,一般称为天空辐射能天空辐射能或或大大气气辐射(辐射(H H)。太阳直接辐射和大气辐射都是短波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大气辐射都是短波辐射。第二节 土壤热量(soil heat)二、土壤表面的
17、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二、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 I+HI+H之和为投入地面的太阳总短波辐射,又称为之和为投入地面的太阳总短波辐射,又称为环球辐射环球辐射 第二节 土壤热量(soil heat)二、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二、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 v(二)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 1、太阳的辐射强度、太阳的辐射强度日照角越大日照角越大 ,坡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坡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在中纬度地区,南坡坡地每增加一度,约相当于纬度南在中纬度地区,南坡坡地每增加一度,约相当于纬度南移移100100公里所产生的影响。公里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在中纬度地区,南坡比北坡
18、接受的辐射能多,土同样,在中纬度地区,南坡比北坡接受的辐射能多,土温也比北坡高。坡度越陡,坡向的温差越大。坡向的这温也比北坡高。坡度越陡,坡向的温差越大。坡向的这种差异具有巨大的生态意义和农业意义。种差异具有巨大的生态意义和农业意义。2、地面的反射率、地面的反射率太阳的入射角越大,反射率越低,反之越大。土壤的颜太阳的入射角越大,反射率越低,反之越大。土壤的颜色、粗糙程度、含水状况,植被及其他覆盖物等都影响色、粗糙程度、含水状况,植被及其他覆盖物等都影响反射率。反射率。第二节 土壤热量(soil heat)二、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二、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 v(二)影响地面辐射平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土壤 空气 热量 状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