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古音.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中古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中古音.ppt(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古音第一节广韵的性质和体例第二节 广韵的调系及其演变第三节 广韵声系第四节 广韵声母的演变第一节广韵的性质和体例一一.广韵的由来的由来二、二、广韵广韵的性质的性质三三.广韵的体例的体例一一.广韵的由来的由来 广韵全称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大宋重修广韵 ,是“广”切韵的,是切韵的增订本,从语音系统来看,两者相同。隋切韵唐广切韵刊谬补缺切韵唐韵宋广韵但是:广韵广韵比切韵的193韵多出了“戈果过谆准稕术桓缓换末俨酽”13韵。原因 何在?广韵广韵韵多的原因:韵多的原因:切韵开合同韵,广韵开合分韵。具体如下:切韵广韵广韵歌哿箇(开合)歌哿箇(开)戈果过(合)真轸震质(开合)真轸震质(开)谆准稕术(合
2、)还有:切韵广韵寒旱翰末(开合)寒旱翰曷(开)桓缓换末(合)严平上去业入严平俨上酽去业入外加:2.2.切韵切韵音系的性质音系的性质 切韵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韵书,它所代表的音系能否反映隋唐实际语音面貌?对此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综合体系说:章太炎国故论衡音理论说:“广韵所包,兼有古今方国之音,非并时同地得有声势二百六种也。”董同和在汉语音韵学中也说:“他们分别部居,可能不是依据当时的某种方言,而是要能包罗古今方言的许多语音系统。”单一体系说:陈澧切韵考卷六:陆氏分二百六韵,各韵又分二类、三类、四类者,非好为繁密也,当时之音实有分别也。”邵荣芬在切韵研究中说:“切韵音系大体上是一个活方言音系,但也多少吸
3、收了一些别的方音的特点。具体地说,它的基础音系是洛阳音系,它所吸收的方音特点主要是金陵话的特点。”读书音体系说:陈寅恪在从史实论切韵中说:“切韵内所列之字音,实以东汉、曹魏、西晋时代洛阳京畿之旧音为主要音素。”周祖谟在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中说:它的语音系统就是金陵、邺下的雅言,参酌行用的读书音而定的。既不专主南,亦不专主北,所以并不认为就是一个地点的方言记录。他解释说:“洛阳旧音”,指的是“诵习经典讽咏诗什所操之音声。”洛阳语音的地位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推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
4、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二二.广韵广韵的体例的体例1.1.分卷、韵和小韵分卷、韵和小韵2.2.又音又音3.3.四声相配四声相配4.4.独用和同用独用和同用1.1.分卷、韵和小韵分卷、韵和小韵广韵层次:卷韵小韵韵 韵小韵 小韵分卷方式 声调 卷 平上去入上平声卷下平声卷上声卷去声卷入声卷分卷:广韵标示卷韵韵的的标示上平声卷各韵目录韵目反切东韵东韵东韵示例示例东韵东韵中的小韵东韵中的小韵东小韵小韵的含义音节声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声调韵小韵东韵中声母不同的小韵 东:德 红 切 通:他 红 切 同:徒 红 切 蒙:莫 红 切uN平uN平uN平uN平ttdm切下字表示韵母和声调切上字表示
5、声母还有:还有:蒙:莫 红 切 瞢:莫 中 切uN平iuN平mm广韵小韵数量 广韵有3830多个小韵。每一个小韵就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小韵的音节,因此,广韵的语音系统有3830多个音节。2.又音又音l又音的表示3.3.四声相配四声相配l四声相配的含义 广韵韵母相同而仅仅声调不同的各韵可以匹配起来去宕平唐上荡ANuANANuANANuAN匹配方式广韵没有匹配。因此不能根据序码,不能根据韵目今音。去四十一漾四十二宕平十阳十一唐上三十六養三十七蕩上十姥十一荠去十遇十一暮如果按广韵序码匹配:如果按韵目今音匹配:再如:再如:韵图配出了广韵的四声:唐韵系阳韵系平上去入唐ANuAN荡ANuAN宕ANuAN铎Ak
6、uAk平上去入入声韵只与阳韵 相配(中古)3.3.入声韵不与阴声韵相配(中古)幽 i u黝 i u幼 i u平上去入声只与阳声韵相配的原因 入声韵与阳声韵尾相近,而与阴声韵韵尾不太相近:阴声韵-i-u零、元音阳声韵-m-n-N辅音入声韵-p-t-k辅音双唇舌尖中舌面後第一节广韵的性须和体例二二.广韵广韵的体例的体例1.1.分卷、韵和小韵分卷、韵和小韵2.2.又音又音3.3.四声相配四声相配4.4.独用和同用独用和同用 “独用”和“同用”的标示“独用”和“同用”的含义 “独用”的韵只能单独使用,“同用”的韵可以合併使用。东韵独用冬韵鍾同用单独使用合併使用鍾韵 杜甫客亭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日
7、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聖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蓬。独用举例:东韵东韵东韵东韵 盧綸送黎兵曹往陝府結親 郎馬兩如龍,春朝上路逢。鴛鴦初集水,薜荔欲依松。步帳歌聲轉,妝台燭影重。何言在陰者,得是戴侯宗。同用举例:钟韵钟韵冬韵钟韵钟韵第二节广韵调系及其演变一一.广韵广韵的调系的调系二二.广韵广韵声调的演变声调的演变三三.声调演变的條件声调演变的條件四四.今调类的来历今调类的来历二二.广韵广韵声调的演变声调的演变1、平分阴阳:中古平声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清全次浊调类和调型的变化中古平声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平调平调升调调类:调型:变化保持变化变化2、浊上变去:中古上声现代普通话上声去声
8、清次浊全浊调类和调型的变化中古上声现代普通话上声去声升调曲折调降调调类:调型:保留變化變化變化3、入派四声:中古入声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清次浊全浊上声去声方言的入声派入:入派三声中古入声现代青岛话阳平清次浊全浊上声去声入派二声中古入声现代河南话陰平阳平清次浊全浊入派一声:中古入声现代贵阳话阳平清次浊全浊三.声调演变的条件调类分化的主要原因:声母的清浊全浊和次浊可以影响声调的演变。全清(不送气)和次清(送气)在大多数汉语方言中不影响声调的变化。只在个别方言中,全清和次清会导致调类分化。四四.今调类的来历今调类的来历1、今普通话阴平的来历:今普通话阴平字只有古清声母。现代普通话中古陰平平声 清入声
9、清部分2、今普通话阳平的来历:今普通话阳平字以古浊声母为主。现代普通话中古阳平平声 全、次浊入声 全浊入声 清部分3、今普通话上声的来历:今普通话上声字没有古全浊母声。现代普通话中古上聲上声 清、次浊入声 清部分4、今普通话去声的来历:今普通话去声字清浊俱全,数量很多。现代普通话中古去声去声 清、浊上声 全浊入声 次浊入声 清部分声调演变练习声调演变练习调名用字的声调变化中古平现代普通话阳平並母上去入去声去聲去声全浊 平分阴阳,浊声母平声字变阳平禅母全浊日母次浊浊上变去,全浊声母上声字变去声去声不变,全部保留为去声入派四声,次浊声母入声字变去声第三节广韵声母系统一一.广韵广韵声系的考察概况声系
10、的考察概况二二.广韵广韵声母声母一一.广韵广韵声系的考察概况声系的考察概况1.利用反切2.利用韵图3.利用现代汉语方言4.利用域外译音1.1.利用反切利用反切n利用反切的原因 广韵没有直接显示声母系统。“宋人三十六字母”代表北宋时期的声母,与广韵的声母应该不同。反切的切上字代表声母。广韵有3830多个小韵,有3830多个反切,广韵声母的信息就包涵在这些反切的上字之中。利用反切的原理 广韵有不重复的切上字470多个,广韵不可能有470多个声母。需要对这些切上字进行分析、归纳。不能根据今音來判断切上字的类别。清代学者陈澧发明了“系联法”來分析、归纳反切。系联法:正例 陈澧:“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
11、、递用者声必同类也。”冬都宗 当都郎 都當孤同用 遞 用 互用 排除条例 陈澧:在同一韵中,“两切语下字同类者,则上字必不同类。”因此“德”与“他”的声母一定不相同。用上述方法可以把切上字“都丁当冬”和“多得德”分别系联为一类。德红切他红切tt 系联法:特殊条例 陈澧:“然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者”,则利用又音。如“都丁当冬”和“多得德”彼此沒有同用、互用、弟用的关系,但可以利用又音系联。东韵:冻,德红切,又都贡切。送韵:满头:多贡切,又音东。于是可以把“都丁多当得德冬”7字系联为一类。2.2.利用韵图利用韵图 韵图直观地显示了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信息发音部位发音方法3.3.利用现代汉语方言利
12、用现代汉语方言n端、透、泥母在现代汉语各方言中的读音:北京西安重庆南京苏州长沙南昌梅州广州厦门端 t t t t t t t t t t透 tttttttttt泥 n n n l n l l n n n如古无轻唇音:厦门方言读轻唇为重唇:分(非母)pun 麩(敷母)p 房(奉母)paN 武(微母)bu4.4.利用域外译音利用域外译音 朝鲜汉字音读轻唇为重唇:反(非母)p n 妃(敷母)pi 浮(奉母)pu 万(微母)man 越南汉字音读两类喻母读音有区别:n“越南”的“越”字就是喻母三等字。“越南”英语写为Vietnam,中国隋唐应当读 iwt nm。喻母三三等:于帷炎四四等:逾惟盐 v z二
13、二.广韵广韵声母声母1.1.广韵广韵声母表声母表2.2.广韵广韵声母与宋代声母的差异声母与宋代声母的差异3.3.广韵广韵声母与韵等的拼合关系声母与韵等的拼合关系1.1.广韵广韵声母表声母表唇音 幫(非)p滂(敷)p並(奉)b明(微)m舌音端 t透 t定 d泥 n來 l知 徹 澄 娘 齿音精 ts清 ts從 dz心 s邪 z莊 t初 t 崇 d生 章 t昌 t船 d書 禪 日牙音 見 k溪 k群 g疑 N喉音 影 曉 x匣(云)以 j2.2.广韵广韵声母与宋代声母的差异声母与宋代声母的差异n重唇音还沒有分化:幫滂並明幫滂並明非敷奉微隋唐宋代合口三等 正齿音还没有合并为一组:庄初崇生照穿床审禅隋唐
14、宋代章昌船书禅n匣母还没有分化,喻母还没有形成:喻隋唐宋代以今 称“云母”匣匣一二四等三等3.3.广韵广韵声母与韵等的拼合关系声母与韵等的拼合关系脣音舌音齒音牙音喉音半舌半齒一等幫滂並明 端透定泥 精清從心見溪 疑 影曉匣來二等幫滂並明 知徹澄娘 莊初崇生見溪 疑 影曉匣來三等幫滂並明 知徹澄娘莊初崇生見溪群疑 影曉匣以 來 日章昌船書禪精清從心邪四等幫滂並明 端透定泥 精清從心見溪 疑 影曉匣來二二.广韵广韵声母的演变声母的演变1.1.帮系帮系2.2.端组和泥组端组和泥组3.3.见晓组和精组见晓组和精组4.4.知系知系5.5.影组影组帮组:中古滂 p现代(普通话)帮 p並 b明 mppm平仄
15、v非组:中古敷pf现代(普通话)非pf奉bv微 Mf合口v例字中的声调演变:平 上 去 入幫全清班 丙 布 百滂次清攀 普 片 潑並全濁朋 抱 備 白明次濁毛 敏 慢 麥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全浊入变阳平次浊入变去声 端组:中古透 t現代(普通話)端 t定 dtt平仄泥组(兼及疑母):中古娘 現代(普通話)泥 n疑 N來 lnl少部分细音大部分 见晓组:概括見曉組 k组k组t组洪音细音见晓组:各个声母韵母为洪音时:溪 k見 k群 g曉 xkkx平仄匣 工:古見紅切kuNk+uN见晓组:各个声母v韵母为细音时:溪 k見 k群 g曉 xtt平仄匣 嫌:戶匣兼切 ianx+ian见晓组:总结溪 k見 k群
16、 g曉 xkkx匣 tt細洪洪細仄細洪平洪細洪細塞音擦音全浊全浊仄平洪細精組:概括精组 ts组ts组t组洪音細音精组:各个声母韵母为洪音时:清 ts精 ts從dz心 ststss平仄邪 z再:作精代切tsaits+ai精组:各个声母韵母为细音时:清 ts精 ts從dz心 stt平仄邪 z笑:私心妙切 iaus+iau精组:总结清 ts精 ts從dz心 ststss邪 ztt細洪洪細仄細洪平洪細洪細仄平細洪全濁塞擦音全濁擦音4.4.知系知系知组:中古徹 现代普通话知 澄 tt平仄庄组:一般中古初t现代普通话莊t崇d生 tt平仄庄组:特殊庄组有很多字不变翘舌音,而变平舌音。初t莊t崇d生 tss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古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