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四【清代】蒲松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妇的故事聊斋志异卷十四【清代】蒲松龄课件.ppt(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妇农妇 聊斋志异聊斋志异 卷十四卷十四清代清代 蒲松龄蒲松龄聊斋故事聊斋故事邑西磁窑坞有农人妇1,勇健如男子,辄为乡中排难解纷2。与夫异县而居。夫家高苑3,距淄百余里;偶一来,信宿便去4。妇自赴颜山5,贩陶器为业。有赢余,则施丐者。一夕与邻妇语,忽起日:“腹少微痛,想孽障欲离身也6。”遂去。天明往探之,则见其肩荷酿酒巨瓮二,方将入门。随至其室,则有婴儿绷卧。骇问之,盖娩后已负重百里矣。故与北庵尼善,订为姊妹。后闻尼有秽行7,忿然操杖,将往挞楚,众菩劝乃止。一日,遇尼于途,遽批之8。问:“何罪?”亦不答。拳石交施,至不能号,乃释而去。异史氏曰:“世言女中丈夫,犹自知非丈夫也,妇并忘其为巾帼矣9
2、。其豪爽自快,与古剑仙无殊10,毋亦其夫亦磨镜者流耶11?”1原文原文注释注释1磁窑坞:集镇名,在淄川西南乡。见乾隆淄川县志二下“乡村”。2排难解纷,为人排除危难,调解争执。语出战国策赵策三。3高苑,旧县名。在淄川县东北,明清属青州府。今为山东省高青县之一部分。4信宿:再宿。5颜山:又名颜神山、神头山或凤凰山。在益都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博山县西南三里。旧属益都县,今属淄博市博山区,山下即颜神镇。6孽障,即“业障”,佛教谓过去作恶导致的后果。此处作为对腹中胎儿的暱称。7秽行:习指男女关系混乱。8批,批颊,打嘴巴。9巾帼(gu国),妇女的头巾和发饰。行为妇女代称。10剑仙,指技能超凡入化的剑客。11
3、磨镜者:指唐人小说中女剑客聂隐娘的丈夫。聂隐娘,唐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十岁时被一女尼携去,授以剑术,五年送归。偶一磨镜少年及门,隐娘禀于父而嫁之。夫妇初事魏博,后事陈许,终渐不知所之,而此磨镜少年始终未见有他艺能,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见太平广记一九四、唐裴铏传奇聂隐娘。此谓农妇之夫似之。译文译文淄川城西的磁窑坞有一位农家妇人,勇猛健壮如同男子一样,常常为乡里排除难题,调解纠纷。她和丈夫分居在两个县里,丈夫家在高苑县,距淄川一百多里;偶然来一趟,住两宿就走。农妇自己到颜山去,贩卖陶器为业。她有了多余的钱,便施舍给讨饭的人。一天晚上,她正与邻家妇人说话,忽然站起来说:“我肚子稍微有点痛,
4、想必是孩子要离身了。”于是就走了。天明后邻居妇人去看她,却见她肩挑着两个酿酒的巨瓮,正要进门。邻妇随着她进入屋内,看见有一个婴儿包裹着躺在床上。邻妇吃惊地问她,原来她分娩以后已挑着重担走了上百里路了。农妇过去与村北边庵里的尼姑很要好,拜了干姊妹。后来她听说这尼姑有淫乱的行为,就气愤地抓起一根木棒要去打这个尼姑,众人苦苦劝阻才没有去。有一天,她在路上遇到了这个尼姑,赶上去就打。尼姑问:“我有什么罪过?”农妇也不回答,拳头、石块一齐向尼姑身上打去,直打得尼姑叫不出声了,才停手走了。异史氏说,“世上说的女中丈夫,她们还自知不是丈夫,而这个农妇却忘了她本身是个妇女呀。农妇的豪爽痛快,与古代仗义疏财的剑
5、客没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她的丈夫也像女剑客聂隐娘的丈夫一样,只会磨镜没有其它本事的人呢?”农妇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赏析赏析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THANK YOUTHANK YOU!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