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目录学1.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目录学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目录学1.ppt(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文献学文理学院文理学院 魏小利魏小利187-0368-2334187-0368-2334上节内容回顾上节内容回顾 第一章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一、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一、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电子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电子等 二、古典文献的类型二、古典文献的类型总集、别集、丛书、工具书(类书、字典、方志)总集、别集、丛书、工具书(类书、字典、方志)等等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古典文献的类型及其区别古典文献的类型及其区别 读书入门之径读书入门之径“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
2、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能得其门而入。”(王鸣盛(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十七史商榷卷一。)卷一。)“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同上,卷七。)(同上,卷七。)“然目然目录之学之学为读书引引导之之资,凡承学之士,皆,凡承学之士,皆不可不涉其藩不可不涉其藩篱”,“治学之士,无不先治学之士,无不先窥目目录以以为津逮,津逮,较其他学其他学术,尤,尤为重要。重要。”(余嘉(余嘉锡目目录学学发微微)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第二章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古典文献的目录西汉刘歆西汉刘歆七略七略(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辑略(相当
3、于总序)辑略(相当于总序)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经、小学)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农家、小说家)家、农家、小说家)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荀赋之属、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荀赋之属、杂赋、歌诗)杂赋、歌诗)兵书略(兵权谋、兵形谋、兵阴阳、兵技巧)兵书略(兵权谋、兵形谋、兵阴阳、兵技巧)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南朝宋王俭
4、南朝宋王俭七志七志的分类:的分类:一曰一曰经典志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二曰二曰诸子志诸子志,诸子诸子赋。赋。三曰三曰文翰志文翰志,纪诗赋。,纪诗赋。四曰四曰军书志军书志,纪兵书。,纪兵书。五曰五曰阴阳志阴阳志,纪阴阳图纬。,纪阴阳图纬。六曰六曰术艺志术艺志,纪方技。,纪方技。七曰七曰图谱志图谱志,纪地域及图书。,纪地域及图书。道、佛道、佛附见,合九条。附见,合九条。隋书隋书 经籍志经籍志史记史记一百三十卷一百三十卷(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马迁撰。马迁撰。)史记史记八十卷八十卷(宋南中郎外兵参军裴骃注。宋南中郎外兵参军裴骃注。)史记音义史
5、记音义十二卷十二卷(宋中散大夫徐野民撰。宋中散大夫徐野民撰。)史记音史记音三卷三卷(梁轻车录事参军邹诞生撰。梁轻车录事参军邹诞生撰。)汉书汉书一百一十五卷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太山太守应劭集解。汉护军班固撰,太山太守应劭集解。)汉书集解音义汉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二十四卷(应劭撰。应劭撰。汉书音训汉书音训一卷一卷(服虔撰。服虔撰。)汉书音义汉书音义七卷七卷(韦昭撰。韦昭撰。)汉书音汉书音二卷二卷(梁寻阳太守刘显撰。梁寻阳太守刘显撰。)汉书音汉书音二卷二卷(夏侯咏撰。夏侯咏撰。)汉书音义汉书音义十二卷十二卷(国子博士萧该撰。国子博士萧该撰。)汉书音汉书音十二卷十二卷(废太子勇命包恺等撰。废太子
6、勇命包恺等撰。)汉书集注汉书集注十三卷十三卷(晋灼撰。晋灼撰。)汉书注汉书注一卷一卷(齐金紫光禄大夫陆澄撰。齐金紫光禄大夫陆澄撰。)汉书续训汉书续训三卷三卷(梁平北谘议参军韦棱撰。梁平北谘议参军韦棱撰。)汉书训纂汉书训纂三十卷三十卷(陈吏部尚书姚察撰。陈吏部尚书姚察撰。)汉书集解汉书集解一卷一卷(姚察撰。姚察撰。)汉书驳议汉书驳议二卷二卷(晋安北将军刘宝撰。晋安北将军刘宝撰。)定汉书疑定汉书疑二卷二卷(姚察撰。姚察撰。)汉书叙传汉书叙传五卷五卷(项岱撰。项岱撰。)汉疏汉疏四卷四卷(梁有汉书孟康音九卷,刘孝标注梁有汉书孟康音九卷,刘孝标注汉书汉书一百四十卷,陆一百四十卷,陆澄注澄注汉书汉书一百二
7、卷,梁元帝注一百二卷,梁元帝注汉书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并亡。一百一十五卷,并亡。)本节内容本节内容 第二章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古典文献的目录一、目录与目录学一、目录与目录学二、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二、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三、古代目录的分类及其沿革三、古代目录的分类及其沿革四、古代目录书的类别四、古代目录书的类别五、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五、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一、目录释义一、目录释义1 1、目、目“目目”字的本义是眼睛。字的本义是眼睛。引申为逐一称述的条目、细目、项目、名目。引申为逐一称述的条目、细目、项目、名目。论语论语颜渊颜渊:“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克己复礼为仁。仁。颜
8、渊曰:颜渊曰:请问其请问其目目?子曰:子曰:非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其目,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动。”颜渊询问仁,孔子说:颜渊询问仁,孔子说:“约束自身使言行合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乎礼,就是仁。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就归依仁了。成就仁在乎自身,
9、难礼,天下就归依仁了。成就仁在乎自身,难道要仰仗他人吗?道要仰仗他人吗?”颜渊说:颜渊说:“请问具体的请问具体的内容。内容。”孔子说: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乎礼的不去做。”2 2、录、录录,原指刻木时发出的声音,后为录,原指刻木时发出的声音,后为“刻木刻木”之义,引申为记录、抄写、整理、详细说明、之义,引申为记录、抄写、整理、详细说明、次第等义。次第等义。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录部录部:“录,刻木录录录,刻木录录也。也。”3 3、目录、目录在目录学中,目指一书的篇名或群书的书
10、在目录学中,目指一书的篇名或群书的书名。名。录录是对目的说明介绍,即叙录,后世称为是对目的说明介绍,即叙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作者事迹,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作者事迹,存佚、流传以及校勘经过、出版等情况的存佚、流传以及校勘经过、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概要说明。目录目录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或篇名及其叙录。4 4、目录之始:刘向、目录之始:刘向别录别录刘向是刘向是我国目录学的创始人我国目录学的创始人对那些尚未结集对那些尚未结集的文献的文献,则辑为定,则辑为定本本,如,如楚辞楚辞、战国策战国策、说苑说苑、新序新序、列
11、女传列女传。“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哀帝复使向子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群书而奏其七略七略,故有,故有辑略辑略,有,有六艺略六艺略,有,有诸子略诸子略,有,有诗赋略诗赋略,有有兵书略兵书略,有,有术数略术数
12、略,有,有方技略方技略。”(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条其篇目条其篇目”即确定各书的即确定各书的篇名、篇名、篇次。篇次。“撮其指意撮其指意”即撰写各书叙录。即撰写各书叙录。刘向在每一书后都撰有一篇书录,把这些书刘向在每一书后都撰有一篇书录,把这些书录单独辑成一部书,叫录单独辑成一部书,叫别录别录。刘歆又在刘歆又在别录别录基础上,写成基础上,写成七略七略。例如例如晏子书录晏子书录:内篇谏上第一凡二十五章内篇谏上第一凡二十五章内篇谏下第二凡二十五章内篇谏下第二凡二十五章 内篇问上第三凡三十章内篇问上第三凡三十章内篇问下第四凡三十章内篇问下第四凡三十章内篇杂上第五凡三十章内篇杂上第五凡三十章内篇杂下第
13、六凡三十章内篇杂下第六凡三十章外篇重而异者第七凡二十七章外篇重而异者第七凡二十七章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凡十八章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凡十八章右右晏子晏子凡内外八篇总二百十五章。凡内外八篇总二百十五章。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书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书晏子晏子十一十一篇,臣向谨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史书五篇,臣向书一篇,篇,臣向谨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史书五篇,臣向书一篇,参书十三篇,凡中外书三十篇,为八百三十八章。除复重二参书十三篇,凡中外书三十篇,为八百三十八章。除复重二十二篇六百三十八章,定著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外书无有三十二篇六百三十八章,定著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外书无有三十六章
14、,中书无有七十一章,中外皆有以相定。中书以夭为十六章,中书无有七十一章,中外皆有以相定。中书以夭为芳,又为备,先为牛,章为长,如此类者多,谨颇略椾,皆芳,又为备,先为牛,章为长,如此类者多,谨颇略椾,皆已定,以杀青书,可缮写。晏子名婴,谥平仲,莱人。莱者,已定,以杀青书,可缮写。晏子名婴,谥平仲,莱人。莱者,今东莱地也。晏子博闻强记,通于古今,事齐灵公、庄公、今东莱地也。晏子博闻强记,通于古今,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尽忠极谏道齐,国君得以正行,百姓得景公,以节俭力行、尽忠极谏道齐,国君得以正行,百姓得以附亲。不用则退耕于野,用则必不诎义,不可胁以邪。白以附亲。不用则退耕于野,用则必
15、不诎义,不可胁以邪。白刃虽交胸,终不受崔杼之劫。谏齐君,悬而至,顺而刻。及刃虽交胸,终不受崔杼之劫。谏齐君,悬而至,顺而刻。及使诸侯,莫能诎其辞。其博通如此,盖次管仲。内能亲亲,使诸侯,莫能诎其辞。其博通如此,盖次管仲。内能亲亲,外能厚贤,居相国之位,受万钟之禄,故亲戚待其禄而衣食外能厚贤,居相国之位,受万钟之禄,故亲戚待其禄而衣食五百余家,处士待而举火者亦甚众。晏子衣苴布之衣,麋鹿五百余家,处士待而举火者亦甚众。晏子衣苴布之衣,麋鹿之裘,驾敝车疲马,尽以禄给亲戚朋友。齐人以此重之。晏之裘,驾敝车疲马,尽以禄给亲戚朋友。齐人以此重之。晏子盖短。(按,此下疑有阙文。)其书六篇,皆忠谏其君。子盖短
16、。(按,此下疑有阙文。)其书六篇,皆忠谏其君。文章可观,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又有复重,文辞颇异,文章可观,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又有复重,文辞颇异,不敢遗失,复列以为一篇。又有颇不合经术,似非晏子言,不敢遗失,复列以为一篇。又有颇不合经术,似非晏子言,疑后世辩士所为者,故亦不敢失,复以为一篇。凡八篇。其疑后世辩士所为者,故亦不敢失,复以为一篇。凡八篇。其六篇可常置旁御观。谨弟录。臣向昧死上。六篇可常置旁御观。谨弟录。臣向昧死上。晏子书录晏子书录的内容的内容目次,共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按次序逐次载明;目次,共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按次序逐次载明;校雠整理情况,包括参校人和校雠经过、结果;校雠整理
17、情况,包括参校人和校雠经过、结果;作者生平,交代晏子姓名、籍贯、生平事迹、性作者生平,交代晏子姓名、籍贯、生平事迹、性格品质等;格品质等;内容评价:内容评价:“皆忠谏其君,文章可观,义理可法,皆忠谏其君,文章可观,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皆合六经之义。”作者还对一些重复的篇章及怀疑为后世辩士所作作者还对一些重复的篇章及怀疑为后世辩士所作而混入晏子著录当中的篇章,作了相对客观、合而混入晏子著录当中的篇章,作了相对客观、合理的处理。后三部分内均为理的处理。后三部分内均为“序序”的组成部分。的组成部分。5 5、目录的分类、目录的分类A A、一书目录、一书目录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书一
18、书的篇名和该书各篇叙录的篇名和该书各篇叙录(或只有篇名没有叙录)(或只有篇名没有叙录)对一本书进行编目和内容介绍。对一本书进行编目和内容介绍。古人多撰成全书然古人多撰成全书然后编定目录,故后编定目录,故目录通例在全书之末目录通例在全书之末。古书的目录都放在全书末尾,如古书的目录都放在全书末尾,如史记史记的的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汉书汉书的的叙传叙传、论衡论衡的的自纪自纪、说文解字叙说文解字叙都在都在书末。书末。唐唐刘知几刘知几史通史通题目篇题目篇谓范晔谓范晔后汉后汉书书始有目录,始有目录,因习篇因习篇又谓范晔又谓范晔“移题移题目于传首目于传首”。据他断言从范晔开始,以后的。据他断言从范晔开始,
19、以后的目录就全编在全书之前。目录就全编在全书之前。一书之目:仅篇目一书之目:仅篇目尔雅尔雅目次:目次:一、释诂一、释诂;二、释言;二、释言;三、释训;三、释训;四、释亲;四、释亲;五、五、释宫;释宫;六、释器六、释器;七、释乐;七、释乐;八、释天;八、释天;九、释地;九、释地;十、释丘;十、释丘;十一、释山;十二、释水;十一、释山;十二、释水;十三、释草;十三、释草;十四、释木;十四、释木;十五、释虫十五、释虫;十六、释鱼十六、释鱼;十七、释十七、释鸟;鸟;十八、释兽;十八、释兽;十九、释畜十九、释畜功用:考察原书是否完整及提供辑佚和辨伪的线功用:考察原书是否完整及提供辑佚和辨伪的线索。索。一
20、书之目:篇目一书之目:篇目+叙录叙录史记史记 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唐尧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纪第一。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夏桀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夏桀淫骄,乃放鸣条。作夏本纪第二。淫骄,乃放鸣条。作夏本纪第二。维契作商,爰及成汤;太甲居桐,德盛阿衡;武丁维契作商,爰及成汤;太甲居桐,德盛阿衡;武丁得说,乃称高宗;帝辛湛湎,诸侯不享。作殷本纪得说,乃称高宗;帝辛湛湎,诸侯不享。作殷本纪第三。第三。秦失其
21、道,豪杰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秦失其道,豪杰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作下非之。作项羽本纪项羽本纪第七。第七。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高祖本纪第八。第八。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作之。作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第四十九。B B、群书目录、群书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图书一批图书的书名的书名和叙录(也有只有书名
22、没有叙录的)。和叙录(也有只有书名没有叙录的)。产生于西汉时期。产生于西汉时期。刘向校定群书,作别录,后刘歆作刘向校定群书,作别录,后刘歆作七略,均是群书目录的范例。七略,均是群书目录的范例。群书目录:仅书名群书目录:仅书名文渊阁书目文渊阁书目册府元龟一部,二百五十册;册府元龟一部,二百五十册;册府元龟一部,一百五十册;册府元龟一部,一百五十册;太平御览一部,一百三十册;太平御览一部,一百三十册;大平御览一部,一百册;大平御览一部,一百册;文献通考一部,一百二十册;文献通考一部,一百二十册;文献通考一部,一百二十二册;文献通考一部,一百二十二册;文献通考一部,四十一册;文献通考一部,四十一册;
23、文献通考一部,一百四册;文献通考一部,一百四册;文献通考一部,一百二十册;文献通考一部,一百二十册;功能:了解各历史时期文献基本状况。便于掌握某一领域图功能:了解各历史时期文献基本状况。便于掌握某一领域图书的总体情况。书的总体情况。群群书目目录:书名名+叙叙录华阳国志华阳国志十二卷晋常璩十二卷晋常璩(q)撰,华阳,梁撰,华阳,梁州地也,纪汉以来巴蜀人物。微仲跋云州地也,纪汉以来巴蜀人物。微仲跋云:汉至晋初四汉至晋初四百载间,士女可书四百人,亦可谓盛矣。复自晋至百载间,士女可书四百人,亦可谓盛矣。复自晋至周显徳,仅七百岁而史所纪者无几人。忠魂义骨与周显徳,仅七百岁而史所纪者无几人。忠魂义骨与尘埃
24、同没,何可胜数,岂不重可叹哉。尘埃同没,何可胜数,岂不重可叹哉。宋晁公武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郡斋读书志华阳国志晋常璩撰,世所行本十卷,中阙华阳国志晋常璩撰,世所行本十卷,中阙二子卷,今以影写宋本补足,并附以张佳允所补二子卷,今以影写宋本补足,并附以张佳允所补一卷,其书述巴蜀之事。始于开辟,终于永和三一卷,其书述巴蜀之事。始于开辟,终于永和三年。文词典雅,具有史裁。年。文词典雅,具有史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群书目录的历史称谓群书目录的历史称谓“录录”:刘向:刘向别录别录、阮孝绪、阮孝绪七录七录;“略略”:刘歆:刘歆七略七略、宋郑樵、宋郑樵通志通志艺文略艺文略;“志志”:班固:班固汉书
25、汉书艺文志艺文志、南齐、南齐王俭王俭七志七志;“簿簿”:魏:魏郑默郑默中经簿中经簿、晋、晋荀勖荀勖中经新簿中经新簿;“书目书目”:晋:晋李充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晋元帝四部书目、宋、宋尤袤尤袤(m(m o)o)遂初堂书目遂初堂书目;“书录书录”:唐:唐毋煚毋煚(ji(ji ng)ng)古今书录古今书录、宋、宋陈振孙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直斋书录解题;“考考”:如元:如元马端临马端临文献通考文献通考经籍考经籍考、清朱彝尊、清朱彝尊经义考经义考;“记记”:如清:如清钱曾钱曾读书敏求记读书敏求记、周中孚、周中孚郑堂读书记郑堂读书记;“目目”:如:如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二、目录学二、目录学目录学是指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目录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