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中班科学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关于中班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关于中班科学教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关于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中班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中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PPT图形找朋友、正方体、长方体、九宫格操作板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探索由形到体的变化过程。正方形和它的朋友们被大风吹散了,需要它们团结起来。请你帮助图形朋友,让它们手拉手,肩并肩,紧紧靠在一起,试试会变成什么?小结:
2、6个正方形可以变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探索,得出正方体6个面一样大的特征。提问:你觉得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吗?你是怎么比较的?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3.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探索长方体的组成(1)正方体的朋友,需要找到6个密码才能出现。请你记住九宫格里闪动的图形和它的位置,找出密码。(2)提问:密码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图形?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请你们拼出新朋友。(3)认识新朋友-长方体。提问:长方体的身体里藏着哪些图形?小结: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是长方体。(4)认识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有一个朋友也要
3、和大家见面。你们认识它吗?它的身体里藏着什么图形?也请它们排排队。数数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小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4.游戏送朋友回家,巩固认识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朋友找不到家了,请按照地图上的位置帮它们找到家。(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将各种形、体摆放在幼儿操作板上)5.活动延伸今天我们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正方体和长方体,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关于中班科学教案2一、活动目标:1、 了解、感知会转动的物体,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2、 在做做玩玩中体验操作的乐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二、活动准备:漂亮风车群一架,
4、会转动的物体图片若干,半成品三色陀螺若干,半成品竹蜻蜓若干,拼插的陀螺若干,竹签若干,火柴若干三、活动指导;1 以漂亮风车引入,引起幼儿兴趣。“我们那班来了个风车小客人,它很高兴,要和小朋友交朋友,她说她想跳个舞,可是她要怎样才能跳舞呢,清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2 让幼儿探索寻找活动室内教师预先放置的能转动的东西,感知转动。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3 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能转动?这些能动的东西有什么用途?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出示图片,帮助幼儿了解和发现会转动的物体,如:风力发电机,空调、风扇、摩天轮、时钟、飞镖、飞机、水车等等。4 教师与幼儿一起动手制作会转动的东西。重点指导:竹蜻蜓两边的翅
5、膀要一样大,否则不能转动。5 延伸:离开活动室,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更多会转动的物体。关于中班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1、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2、 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3、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每人一筐干黄豆,一盆湿黄豆,一杯豆浆、一盆豆制品(用牙签 插好 的黄山豆腐干和卤汁豆腐干),一块毛巾。2、 电视机、录象机、豆浆机、电火锅、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锅事先煮好的豆浆,抹布、录音机、磁带。3、黄豆宝宝胸饰一只,豆腐、素鸡、百叶、油豆腐、豆腐干实物各一盆。4、 小朋友隔天浸泡黄豆。活动过程: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1) 师:
6、(教师头戴黄豆头饰)小朋友,我是黄豆宝宝,我还把我的好朋友都请来了。今天,大家就来和他们一起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黄豆宝宝,等会告诉大家。(2) 师:“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3) 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评析:在组织幼儿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对黄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幼儿十分感兴趣,有的说,黄豆宝宝是黄色的,有的说我摸上去黄豆宝宝是圆圆的。)2、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师:我们的本领可大了,会变许多魔术,小朋友每天喝的豆浆也是我们变出来的。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
7、知事物的能力。师:“做豆浆前首先得把我放在水里泡上一天,所以,小朋友昨天也在自然角把我泡一天,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盒,看看、比比,泡过的我和没泡过的我有什么不一样?你可以把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师:“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有的幼儿说:“泡过的黄豆大,没泡过的黄豆小。”有的幼儿说:“泡过的黄豆的颜色有点淡,没泡过的黄豆的颜色有点深。”有的幼儿说:“我摸摸泡过的黄豆是软的,没泡过的黄豆是硬的。”)师:小结 :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3、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师:“我们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浆,还
8、能做许多东西呢,师“录象里的东西都是黄豆宝宝做成的,今天它们也来了,哪些东西你是吃过的” (幼儿边讲,边指。)师:小结:豆腐、百叶、素鸡、豆腐干、油豆腐、都是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 (评析:通过电化手段-看录象,进一步唤起幼儿的回忆,丰富幼儿的认知,知道黄豆还能做出各种豆制品。)4、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1) 师:“什么东西这么香?”(2) 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而且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3) 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卤汁豆腐干。并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活动反思:豆浆、豆制品,是幼儿
9、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利用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引导宝宝运用感官比较、观察,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宝宝的观察力,提高了幼儿宝宝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宝宝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可能宝宝太兴奋了,
10、所以有个别的太“活跃”了,发出了尖锐的叫声,纪律有些松懈了,不过整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宝宝现在也知道了以后要多吃豆制品,这样对身体有益!关于中班科学教案4一、活动目标:1、自主探索了解伞的名称、特征与作用。2、能仔细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大胆描述伞的明显特征。3、在师幼互动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并能迅速作出反映。二、活动准备:1、事先布置好“伞店”的场景。2、常见的伞:长柄伞、折叠伞等;特殊的伞:露天大伞、工艺伞、牙签伞等。3、几种伞的图片、“售货员”挂牌。三、活动过程:(一)教师以“伞店”售货员的身分,组织幼儿参观“伞店”,引起幼儿的兴趣。(二)自由观察常见的伞,了解伞的构造、特征与作用。1、
11、教师引导幼儿选取“伞店”里的一顶伞,开始重点观察。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材料等方面观察。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3、根据幼儿的观察反馈师幼共同提炼:伞可以分为伞面、伞架和伞骨。伞有自动伞、手动伞、有直杆伞、有折叠伞这些伞可以挡雨和遮阳。(三)观察几种特殊的伞,拓展对伞的认识。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教师:除了刚才我们观察的伞以外,你还见过其他的伞吗?“伞店”里还有许多特殊的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2、幼儿自由观察特殊的伞,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3、请幼儿讲述观察到的结果。4、师幼共同小结:这些伞有的很大如露天大伞、有的很小如牙签伞、有的很漂亮如工艺伞。它们的作用
12、也是不同的,有遮阳用的、有舞蹈时用的、有作为装饰用的。(四)在游戏中巩固幼儿对伞的不同作用的认识。1、出示伞的图片,交代游戏要求。教师:有几位客人也想买伞,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要求,然后一起挑选最合适的伞。2、根据客人的描述选择相应的伞。客人1:“我要出去旅游,生怕下雨所以要带顶伞出门。请小朋友帮我挑选一顶适合旅游用的伞。”客人2:“我要开一个茶楼,需要一些伞撑在门口给客人遮阳用。请帮我选一顶合适的伞。”客人3:“我要参加一个舞蹈节目,请帮我选一顶适合舞蹈时用的伞。”(五)玩“买伞”游戏,鼓励幼儿完整清楚地描述伞的明显特征。1、教师以“售货员”的身份提出游戏的要求:“伞店开张了,欢迎各位顾客前来
13、购买。我们店的规定很特别,买伞不要钱,只要把话说清楚就能买到。说清楚什么呢?要说清楚你买的伞的特点,如颜色、柄是怎样的、伞面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让售货员根据你的描述找出你要的伞。2、幼儿自由选择售货员和顾客角色,共同讨论游戏语言,玩买伞游戏。四:活动延伸:1、美术活动:美丽的伞面。2、设置“多彩的伞”游戏区,供幼儿自主游戏。关于中班科学教案5活动目标1.了解几张常见树的名称及特征,能用调查、分类的方式通技术的种类。2.领养小树,并尝试做记录。活动准备1.提前参观幼儿园里的树,对树产生兴趣。2.园内的树木图片、统计表、调查表。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头上长着千条辫,迎风摇摆在路边。(柳树)提问:小朋
14、友们,你们除了见过柳树,还知道哪些树木?2.室外观察,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特征,激发幼儿对园内树木的兴趣。(1)整体观察: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幼儿园里的树,鼓励幼儿说出有哪些树木,他们种在哪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局部观察:选择一棵树,引导幼儿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及不同部位的粗细、大小、长短等进行仔细观察,并怀抱大树,感知其粗细。3.学习统计记录,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1)出示统计表,教给幼儿分析记录的方法。表中第一行代表什么,怎样记录,用什么来表示。(2)幼儿分组记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进行记录。(3)介绍自己的调查表,说说观察到的树有什么特点。活动延伸(1)讨论说说
15、自己喜欢哪些树?为什么?(2)协商讨论怎样照顾树木,每天要做什么事情。关于中班科学教案6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叶子的各种食用方法。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倾听习惯。3.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教育幼儿多吃蔬菜,不挑食。活动准备1.各种可以食用的叶子:大白菜、包菜、生菜、香菜、枇杷叶、鱼腥草等。2.方篮若干个(标有生吃、熟吃、做药等图形标志)。3.课件可以食用的叶子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活动1、师生共同回忆叶子的用途,许多叶子我们人可以吃。(1)教师:小朋友们平时吃过那些叶子呢?你是怎么吃的?(2)集中讨论:你吃过那些叶子,你是怎么吃的?2、教师小结:
16、原来叶子有这么多的吃法呀,有的可以煮熟了吃,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作药吃。二、分类活动:1、第一次分类:教师:今天,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可以吃的叶子,请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那些叶子你吃过,你是怎么吃的,然后把它放入三个相应的篮子里。(依次出示三种标志并作解释)。2、教师检查其中一组幼儿分类情况,指出明显的错误,引导幼儿进入第二次分类。教师:小朋友分得这么多,老师都检查不过来了,请小朋友也来当当小老师,检查一下别的小朋友分得对不对,好吗?如果不对,请你把它找出来,放在合适的篮子里。3、小结,请幼儿说说:你发现哪些叶子分错了,你是怎么分的。4、教师:其实我们可以食用的叶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
17、起来看看好吗?(1)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叶子的食用方法。(2)显示一些可以食用的叶子,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叶子叫什么,是怎么吃的。5、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可以吃的叶子,你们知道它是从那里来的吗?是谁种出来的?教师鼓励幼儿将平日里看到的农民伯伯及爷爷奶奶种菜的样子大胆的表现出来。三、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品德教育:1、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2、知道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要尊敬他们。延伸活动1、制作叶子拼盘。2、制作生菜沙拉。3、继续了解可以食用的叶子的名称、食用方法。关于中班科学教案7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
18、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 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9、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气球吃什么活动目标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活动准备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2.脚踩式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活动过程一、气球吃什么1.出示充好气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好像没吃过饭。2.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爱吃什么。提问: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讨论:气球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的胖胖的
20、呢?二、我帮气球吃空气。1.教师: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2.教师示范吹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3.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让气球很快“胖”起来。4.告诉幼儿为了不让空气溜走,他们可以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三、充气玩具吃空气1.出示充气玩具。气球还有很多朋友,也和气球一样喜欢吃空气。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2.幼儿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吹气,摸一摸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3.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新教师过关课课后反思今天上午第二节
21、课,我执教了我班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在本节过关课中又得也有失,有进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为此,对于本节课我做出如下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通过每一节课收获更多的教学经验,每一次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从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我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磁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还是很新奇的物体,在区域活动中,也经常会见他们拿磁铁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据纲要精神,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初步了解磁铁的性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幼儿借助自主探究,亲历记录磁铁的特性的过程。借助着幼儿对于磁铁这样新鲜事物的新鲜感与好奇心,我选定这节科学课。再说教学过
22、程:在确定了本节课后,我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让幼儿通过操作感受磁铁的性质而后利用记录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考虑到我班幼儿没有尝试过利用记录表记载所以这个想法被耽搁了;导入活动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灯台”的儿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自认为还是比较好的能够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但是由于自己在准备的时候磁铁的位置摆放的过于靠前所以有些幼儿能直接说出了我的这个秘密,这是我今后在准备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小细节;在第一次操作的时候,我让幼儿初步感受磁铁吸物的性质,为幼儿提供了道具回形针,让磁铁宝宝与回形针宝宝做做游戏,初步感受磁铁能够吸物。可能从科学领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关于 中班 科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