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6运算律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docx





《苏教版四年级6运算律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6运算律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单元内容01第二部分单元分析01第三部分 单元学习目标02第四部分 单元作业目标02第五部分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03第六部分单元课时作业设计04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05第2课时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08第3课时练习九12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相关简便计算16第5课时 乘法分配律19第6课时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2第7课时 练习十26第8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29第9课时 练习十一32第10课时 整理与练习(1)35第11课时 整理与练习(2) 39第七部分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设计43运算律质量检测作业43根据你今天的作业表现,给下面的气球涂上颜色。今天的作业是
2、不是更加有趣?我们 既可以用加法运算律,也可以用减法的性 质进行简便计算。让我们一起像数学家高 斯一样,认真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继续 努力吧!课时作业设计说明作业内容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其中包含“基础园地” 2题、“能力培优” 2 题和“数学小知识” 1题。作业目标1 .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作业,避免失误,了解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 是凑整(拆数、相加),利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2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3 .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加法运算律,获得成 功的体验。作业方式和时间书面作业(20分钟)作业分析和设计意
3、图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次练习题目将围绕加法交 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的梯度,共分为三 大模块:基础园地、能力培优和数学小知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第1题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其实也是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 了一定的素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连一连,找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为接下来的 简便计算作铺垫。凑整是简便计算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 运算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意识。 参考答案16361531第2题
4、计算是支撑小学数学的基础,它被视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中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 的基石”。设计这些题时也是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前两道题在于巩固加法结合律 的同时又复习加法交换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后两道题更是注 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凑整再利用加法运算律解决更为简便。参考答案34+78+166+22(245+56)+155368+403832-53-47= (34+166) + (78+22)=56+(245+155)=368+400+3=832-(53+47)=295+100=100+79=768
5、+3=832-100=395=179=771=732第3题要求不计算,其实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否透彻。这题中列举了很 多看似两边相等的算式,其实里面有很多的陷阱,如果对加法运算律掌握不够透 彻的话,往往会掉入陷阱。比如93+25+7093+7+35,不少学生会写错,但是仔细 观察左右算式中的数字并不是完全相同,在具体的计算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左右 两边的算式,在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加法运算律简便算法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第4题现代数学教育最缺失和欠缺的地方,就是很多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当中感受 到数学的存在,或者是无法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本题与实际 生活相联系,用算式解决生
6、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解算式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加法运 算律所带来的简便计算,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 便计算,获得情感的体验。参考答案:87+(96+104)=87+200=287(个)答:全班一共捡了 287个塑料瓶。第5题学生不难发现可以采用凑整的方法或者首尾相加的方法来解决,但是在实际 的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遗漏或者计算错误的情况,本题需要学生在减法性质的 基础上再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在使用首尾相加的方法时,会出现 连续5个20相加的情况,这时候老师要因势利导,提醒学生连续相同加数的和可以 用乘法计算更加简便。有效的数学拓展不但是对教材的延伸,也激发了学生兴
7、趣,深 化了学习内容。参考答案298-1-3-5-7-9- . -19二298-(1+3+5+7+9+.+19)=298- (1+19) + (3+17)+ (5+15) +.+(9+11)=298-(20X5)=298-100=198评价设计本次作业评价设计了涂色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自己,反思自己的 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在此过程中既关注了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促进了情 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预期达到的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状况本课时设计了可供选择的差异化作业,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 及时的关注与帮助,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 难和错误的原因,增强学习
8、数学的兴趣和信心。1 .第2题可能会有较多错误,特别是在最后两题,在简便计算过程中,往往 很难发现规律,要提醒学生采用凑整的方法,进行等式的变化,从而运用加法运算 律进行简便计算。2 .第5题,在第二课时的简便计算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够发现其中的简便 算法,但在实际的运算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要运用到减法的性质以及首 尾相加的和,像这样的一共有5组,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第3课时练习九(时间:20分钟)基础园地.选一选。(1) 136+79+64=79+(136+64),这里应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以上都不对(2)下面与285-198计算结果相同
9、的是()o (易错题)A.285-200-2B. 285-200+2C.285-100+98D. 285+200-2(3)为了使算式73+(48+口)计算简便,口里可以填()oA. 84B. 52C. 48D. 731 .怎样简便怎样算。476-53-14725+77+23+75126+502126+502367+126+84提升训练.准确判断。(1) 364+27+136=(364+136)+27,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2) 347-296 的简便算法是 347-300-4。(3)如果 a+b+5=15,那么 a+(45+b)=55。(易错题). 2022年春节来临之前,佳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
10、苏州游玩。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汽车票:52元飞机票:848兀食宿费:620元勇攀高峰勇攀高峰、其他:380元.“夺旗”游戏,与同桌分左右同时计算,先到达并且计算正确率高者胜。432-28-112673-98-202378+203308+28938.234m2124+177+33:.哦 式律住让我们回顾一下加法运算律的公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 (a+b) +c=a+(b+c)。可要牢牢记课时作业设计说明作业内容练习九,其中包含“基础园地” 2题、“提升训练” 2题和“勇攀高峰” 1题。 作业目标1 .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计算,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进一步提高
11、口算和计算能力。2 .会独立思考,体会基本的数学思想并正确运用,发展创新意识。3 .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锻炼合作和竞争意识,体验获得 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作业方式和完成时间书面作业(20分钟)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为保持作业与教学的内在一致性,需要在作业设计时内嵌渗透学科知识和关 键能力。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首先明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具体有 哪些,把握好它们分属的类别和层次。为此,本次练习课的题目将围绕加法交换 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变式,从一般到特殊的梯 度,共分为三大模块:基础园地、提升训练和勇攀高峰,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需求和
12、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第1题选择题是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 创新能力。本次练习课,选择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 及创新能力。第1题,主要检验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第2题是对知 识的创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变式。第3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数字的观察力 和思维力,让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为简便计算打好基础。 参考答案:CB B第2题在简便计算这道题中,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从简单的运用加法结合律到同时 运用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第3题126+502,对于这道题可以通过476-53-147 =476-(53+147) 二4
13、76-200476-53-147 =476-(53+147) 二476-200=276126+502 =126+500+2 =626+2拆分的方法,将502拆成500和2,这样加上整百数更加简便。第1题运算了减 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将53与147相加再减。在此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有效整 合。学了运算律后,很多学生会认为数字相加或相乘所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数, 甚至有的题目由于数字的干扰,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方法是否可行,改变了运算 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在让学生明确运算律和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应尽量培养学生 多种验算方法,如估算或按照运算顺序验算等。本环节设计针对盲目凑整的误区,尽 量做到有的
14、放矢,提醒学生不要为了简便而简便,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运算律。 参考答案25+77+23+75= (25+75) + (77+23)=100+100二 200367+126+84 =367+(126+84) =367+210=628=577第3题判断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题型。好的数学判断题能促使学生联系题 目涉及的数学知识,从而进行积极地数学思考,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与 内涵。本题设计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3题与 第一课时作业的拓展题相联系,a+b+5=L5可以知道a+b=10,运用加法运算律将 (a+45)+b变形为(a+b)+45即可算出答案。参
15、考答案XXV第4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 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现实中很多学生 无法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或者是无法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本题将新知联系实际,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答案(152+848)+(620+380)=1000+1000=2000 (元)答:他们一共花了 2000元。第5题竞赛题“夺旗”,同学之间的合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综合 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 主动性都
16、得到提高。本题是对所学的加法运算律以及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做 到知识的有效整合,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运用。最后一道题更是对学生思 维能力的考验,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参考答案1999+199+19= (1999+1) + (199+1) + (19+1) -3=2000+200+20-3二2217评价设计通过组内互评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他人的完成情况,形成对比,有利于学 生能够自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从而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爱学习、 好学习的好习惯。预期达到的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状况练习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让练习成为培养学生能力 的一座桥梁。练习设计中承
17、认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练习题时一定要保 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由于部分学生对加法运算律掌握不够透彻可能出 现以下问题:1 .第2题的第4小题可能会有较多错误,学生在进行计算时会盲目凑整,易 导致计算错误。2 .第3题的判断题第3小题,要提醒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等式的恒等变 形,从而找到算式之间的关系。3 .第5题,除了加法运算律外还运用了减法的性质,部分学生可能发现不了 其中规律。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相关简便计算(时间:20分钟)1.填空。(1)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两个的位置,积O用字母表示为: O(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
18、用字母表示为:O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26X49=0X2621Xt=DX2125 X (8X63) = (25XD) X6316X65X4X5=(65X ) X (5XD)拓展延伸3.用简便方法计算。25X 17X415X70X65X (39X2)16X45X5X24, 2021年2月份天长市新华书店平均每天卖出25本新华字典,这个月新华书店 一共卖出多少本新华字典?(如何计算更简便)火眼金睛5.发现规律并填空。(易错题)25X4=25X4X 1=100 25X44=25X4X 11=1100 25X444=25X4X 111=11100 25 X 4444=25
19、X4X 1111=11110025X44444444=( ) X ( ) X (课时作业设计说明作业内容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其中包含“基础园地” 2题,“拓展 延伸” 2题和“火眼金睛” 1题。作业目标1 .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 .能正确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运用价值,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获得成功体验。作业方式和完成时间书面作业(20分钟)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学生前期已经掌握了乘法意义和加法运算律,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知,大部分 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学习和发现规律,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但也有个 别学生概念模糊,会
20、出现和加法运算律混淆的现象。作为老师,课堂上要及时引 导学生进行比较区别,让学生养成观察、分析的习惯,课后有针对性的作业对于 巩固新知同样受用。由此,在本次作业中,我设计了三个模块,多维度、多层次 对学生进行训练,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争取见到实效。第1题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概念逻辑性强,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概念之间也存在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概念间的内外联系,对其进行 归类整理,形成一定的概念体系,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概念认知结构。虽然数学 重理解轻死记硬背,但是很多学生在解题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求结果却 忽视了解题的依据。四年级学生正是抽象概念逐步增加的阶段,我
21、设计了填空的 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联系前后填写关键词,帮助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参考答案(1)乘数不变 aXb=bXa(2)不变 (aXb) Xc=aX (bXc)第2题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认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且能够运用这两个运算 律解决类似题目。而这一题的设计也正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大 多从模仿开始,通过做一些和公式相似的题目,让全班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简 单的举一反三也让学困生体验到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本环节分为两步,一是根据 已知数字填出未知数字,这是对运算律的模仿;二是区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 律,通过练习要让学生知道在乘法算式里,乘法交换律改变了乘数位置,乘法结 合
22、律改变了运算顺序,如果两者都有则既是乘法交换律也是乘法结合律。 参考答案26 X 49=49 X2621Xt=tX2125X (8X63) = (25X63) X6316X65X4X5=(65X4) X (5X 16)第3题简便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是提高学生运算速度的重要途径。许多简便计算都是合理应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但有的学生没真正理解,他只能照葫芦画瓢,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学生思路不清 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方面的练习尤为重要,数学的学习本就是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提高熟练度。由于本课前有加法运算律的铺垫,所以 大部分学生在
23、完成作业时,相比较加法简便计算,效率应该会更高。如何凑整、避免 盲目凑整更应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参考答案15X70X6= (15X6) X70=90X70=6300= (16X5) X (45X2)=80X90=720015X70X6= (15X6) X70=90X70=6300= (16X5) X (45X2)=80X90=720025X17X4= (25X4) X17= 100X17= 17005X (39X2) 16X45X5X2 =5X2X39= 10X39=390第4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 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我们在设计作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四年级6运算律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苏教版 四年级 运算 单元 整体 作业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