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制造业市场主体活力行动计划.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激发制造业市场主体活力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制造业市场主体活力行动计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激发制造业市场主体活力行动计划一、努力提升云南制造品牌影响力(一)完善制造业重点行业标准体系突出标准引领作用,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制造业重点领域全产业链 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群。加快构建具有云南特色、重点突出、结 构合理、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地方标准体系。鼓励绿色食品、 生物医药、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绿色 化工、绿色建材、特色消费品等制造业优势领域龙头企业,牵头开展 原材料、产品设计、关键工艺技术、流程控制、检验检测技术、最终 产品质量等系列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动分行业建立覆盖产品生产全链 条的系列标准族,形成我省重点产业竞争优势。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 制定满足多层次
2、市场需求和创新需求的标准,支持具有创新性、先进 性和国际性的团体标准应用示范,推动开展标准领航质量提升工作, 支持行业和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推动行 业高质量发展。(二)深入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业 链供应链质量水平。深入实施三品战略,着力提升质量竞争型产业、 装备产业和出口领域的产品质量,在重点领域加快建立覆盖产品全生(二)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继续深化绿色工厂、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持续 完善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回收物流体系,增 加绿色产品供给。积极运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造示范、绿色
3、制造 系统集成等专项,推动实施绿色制造重点工程,培育壮大绿色工厂、 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立完善高效、清洁、低碳的绿 色制造体系。强化现有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企业的动态监管,持 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在成为绿色工厂后,协同供 应链上下游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包括原材料采购、 生产、物流、销售、回收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在硅、铝、 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特色领域积极培育创建绿色企业,鼓励企 业积极实施绿色战略、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牵头制定绿色标准,打 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制造标杆,引领行业绿色发展。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产品绿色设计,
4、支持企业开发绿 色产品。全面提升工业产品的绿色设计能力,加强绿色设计关键技术 研发和应用,围绕化工产品、机械装备、电子电器、汽车及配件、特 色食品等典型产品,突破轻量化设计、节能降噪、可拆解与回收等核 心技术,推广易拆解、易分类的产品设计方案。聚焦生态环境影响大、 消费需求旺盛、国际贸易量大的工业产品领域,遴选一批工业产品绿 色设计示范企业。扩大绿色产品种类覆盖范围,促进绿色设计产品供 给的扩大和升级,带动绿色消费。强化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搭建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积极 培育专业化本地化服务机构,积极引导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创新绿色 制造评价及服务模式,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咨询、诊断、检测、评价、
5、 认定、审计、培训等服务,提供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围绕工业节 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低碳及绿色制造等领域,开展绿色制 造系统集成供应商培育行动,提升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加快发展能源 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等服务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 节水管理和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三)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制造全面落实能源、水、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产业结 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能源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产业结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深入推 进传统行业和重点产业领域绿色化改造,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能效领跑 者创建。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生态利用型、循
6、环高效型、 低碳清洁型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深入开展节能降耗行动,强化节能审查源头管控,严格节能监察,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对 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能效标准。 研究制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推动 高能耗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标准。推动企业 积极开展能效水效对标达标活动,引导企业清洁生产,持续降低能耗、 物耗和水耗。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倡导绿色消费,推动企业加快应用 绿色低碳、节水节材、减污降耗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 实
7、施技术改造,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持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燃煤替代, 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优电站和需求侧储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降解塑料、绿色建材等节能环保产品。(四)提高制造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打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强产业协同利用,壮大资 源回收利用产业。以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重点,推广一批 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引导产废企业主动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 用。以绿色硅、绿色铝为引领,打造硅、铝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核心竞 争力。加快推进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贵金属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有价组
8、分梯级回收。引导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进 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探索尾矿在生态环境治 理领域的利用。围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轮胎、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等主要再生资源,加快 先进适用回收利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及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循环式生 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开发园区循环式改造,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提升污染物收集、处置、环境监测监控和能源清洁化利用能力。四、激发制造业市场主体活力坚决破除制约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动 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深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
9、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大 力推进照后减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企业住所自主申 报承诺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便利化、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事项。深 入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投 资项目报建手续,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 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 人士健康成长。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措施,在市 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一
10、视同仁。完善中小企 业政策支撑体系,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政策倾斜和要素保障。建立清理 和防止拖欠账款的长效机制。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知 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完 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对企业创新的基础支撑和服务保障。 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推动民营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中开拓新局面,引导民营企业走高质量发 展的道路。树牢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培育的鲜明导向, 以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为重点,以各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为 重要载体,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健全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引进机制, 大力引进外地
11、企业,着力培育本土企业,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 会创造力,不断提高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存活率,让市场主体多起来、 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增添活力。五、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全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交通枢纽、国际数字 枢纽、国际能源枢纽、国际物流枢纽、高质量开放合作平台、全方位 交流合作机制,努力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间战略纽带的规划部署,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优化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 强化各州、市产业定位,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高质量构建开放合 作平台,高水平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六、强化各州、市产业发展定位围绕全省
12、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进一步强化各州、市产业定位, 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引导各州、市聚焦主责主 业、强化担当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产业发展定位昆明市,重点发展以有色金属新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光电子 微电子及半导体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 产业,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命科学、 新一代营养及保健食品产业,打造国际医疗健康城;重点发展数字经 济,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高速发展,实现换道超车;重点发展先进装 备制造业,打造全省高端装备制造核心区;加快推进食品、有色金属、 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
13、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汇 聚全球创新资源,形成服务全省制造业区域创新体系。将昆明市打造 成为全省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高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排头 兵和火车头,形成滇中崛起和辐射带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支撑。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300亿元。曲靖市,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绿色铝精深加工、新能源 材料精深加工、稀贵金属精深加工和液态金属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 以新能源电池、汽车轮毂、农机装备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 食用植物油、特色肉制品、酿酒、果蔬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 以新型煤化工、硅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加快推动钢铁、有色 金属、化工、建材等传
14、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 曲靖市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区域性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名副其实的云南副中心城市。到2025年,力 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玉溪市,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产业,以新型疫苗、现代中药及民 族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高档数控机床、高端铸造、高原电 力装备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粮油、果蔬、食用菌、水产品等 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以新型显示器件、智能消费电 子产品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新能源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 业。加快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淘 汰落后产能力度。将玉
15、溪市打造成为国内烟草及配套产业重要聚集地、 全省先进制造基地、生物医药高地、滇中崛起增长极和全省共同富裕 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300亿元。楚雄州,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钛基金属新材料、先进锐 钛钢铁材料深加工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等为 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核桃、野生菌、冬早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 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 业;加快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 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楚雄州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一流的中药配方颗粒产业
16、 基地、滇中崛起增长极。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2000亿元。红河州,重点发展以有色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 产业,以电子元器件及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 以新型煤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以肉制品、蔬菜、豆制品等为 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 加快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成为泛亚铁路东线重要的进出口加工基地。 将红河州打造成为全省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示范区、高水平滇南中心城 市和沿边开放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2000亿元。(二)沿边
17、开发开放示范区产业发展定位保山市,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 精制茶、核桃、果蔬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现代中药及民 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珠宝玉器等工艺品为代表的特色消费 品制造业。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将保山 市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硅精深加工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三 张牌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文山州,重点发展以绿色铝精深加工、锢基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 产业,以特色农产品、制糖、水产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 以三七等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智能消费电子 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
18、息制造业。加快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特色消 费品制造业,加快推动建材、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文 山州打造成为全省三张牌示范区、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世界三七之 都。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临沧市,重点发展以制糖、精制茶、坚果、酿酒、咖啡等为代表 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橡胶制品、木制品、造纸等为代表的特色消 费品制造业。加快发展以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 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进口农产品加工、出口装备制造 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推动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将临沧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国家可持 续发展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激发 制造业 市场主体 活力 行动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