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docx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如果让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典型的,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 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 遥遥接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停一接之间,何止两次追问。我们的古人,对头顶 的那轮明月,有着无穷追问,()无限情怀。从人与月的最初相遇,一直到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的发问,直到明月照耀我们的今天中国人之所以对月亮( ),也许是因为月亮那种特殊的质感、独到的美丽。它是柔和的,它 是清澈的,它是圆润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断变化
2、的。在初一,我们几乎看不见月亮;初二以 后,细细的一点点月痕露出它的内芽,然后逐渐丰满圆润;直到十五,它如同冰轮,如同瑶台的 镜子,变得那么丰满,那么圆润。月亮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从初一,经过十五,再到月末,完成 一个循环。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折射到世界万物和人生百态上,就是老子说的:“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 而损。”有的东西残缺了,实际上它获得了另外一种“圆满”-月亮只有一弯月牙的时候,是一 种“损”,一种缺失,但它已经蓄满了生命,正在迈向圆满,这就是“损之而益”。有的东西圆满了,完成了,实际上却逐渐走向残缺-圆月当空,流光()地,是一种璀璨,一种“益”,但它的力量已经达到巅峰,无力再更圆一些更
3、亮一些,只能慢慢消瘦下去,这就是“益之而损” 了。用一种辨证与变化的心情去看明月,再把这样的目光移到世间,我们就知道怎样完成内心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了。,最圆满的日子一十五的月圆,就成了中国人心灵的寄托。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寄托趋之若鹫泄B.承载情有独钟泄C寄托情有独钟泻D.承载趋之若鹫 泻2 .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正是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盼望了很久之后 B.正是因为这样的满而损、损而满,吩望了很久之后 C正是因为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 D.因为正是这样的损而满、满而损,盼望了很久之后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
4、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答案和解析12.【答案】C、B【解析】(1)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承载:承受或担负 重量,担当或蒙受。语境中是说我们把感情放在头顶的那轮明月上,主语是“我们”,应选“寄 托”。趋之若鹫:意思是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带有贬义。情有独 钟:意思是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语 境说的是中国人钟情于月亮,应选“情有独钟”。泄:液体或气体排出。泻:液体很快地流。语 境中是形容“流光”,这是一种比喻
5、手法,将月光比作流水,因此应选“泻”。故选:Co(2)横线前面讲的是中国人从月亮的阴晴圆缺里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知道怎样完成内心困惑的 消解和平衡,而横线上是由此得到的结果,为了与上句衔接,应表达成“正是因为这样”, 而不是“因为正是这样,排除AD项;横线后面是“十五的月亮”,是一种“满”,因此 横线后面一句应当是“损而满”,这样也能与横线最后一句的“盼望了很久”呼应,排除C项。 故选:Bo答案:(1) C(2) B(1)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词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 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2)本题考查语意表达连贯这个考点。要补充完整所缺失的句子,关
6、键在于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知晓这段文字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再结合上下文进行选择。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 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 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 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 段主旨。(3) 答案】B【解析】B.狄更斯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7、故选:Bo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 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 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 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
8、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 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46 .【答案】D、C、C【解析】(1)D.“是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表述绝对化,这只是 程武的预言,并且预言中说是机遇,原文为:程武预言,“未来10到15年,与产业互联网的融 合将成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这是一个超过80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2) A.为数字时代的特点。B.为文物单位的发展。D.为传统文化机构的发展。(3) C. “大量具有鲜明中华文化标志的IP己形成理解错误,原文为“开始形成一些具有鲜明 中华文化标志的IP”。答案:(1)
9、D(2) C(3) C(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 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 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 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 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 了
10、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713.【答案】B、C、B、C、C、【解析】(1) B.谢:拒绝。译文:广武君拒绝说:“我是兵败国亡的俘虏,有什么资格计议大 事啊!”(2) A.人称代词,成安君;指示代词,那。B.介词,在;介词,表比较,比。C.都是介词,用。D.连词,表顺承,不译;连词,表并列,不译。(3)注意题干要求是“其中全都直接表现广武君善于审时度势,足智多谋的一组。意思是临 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这是他引用的话,不能体现其足智多谋;意思是 因为没采纳您的计谋,所以我才能够侍奉您啊。这是韩信说的话,从侧面反映了广武君足智多谋, 不是直接;意思是一举攻克井
11、品,不到一早晨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军二十万。这是广武君在夸赞 韩信,不合题意。故排除,选B。(4)根据句意断句。“少而疲”修饰“兵”,指单薄且又疲惫不堪,要连在一起,排除AB; “伐 我矣”不能单独成句,应该是“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大意是各诸侯便会认为我胆怯而 随便来攻打我了,排除D.故选C.译文:韩信兵力单薄且又疲惫不堪,对这样的军队还避而不 击,各诸侯便会认为我胆怯而随便来攻打我了。(5) C. “燕、齐两国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有误,原文“燕、齐相持而不下”,指燕、齐与汉 势均力敌,相持不下,而非燕、齐双方相持不下。(6)“缚”,捆绑;“东乡坐”,补充省略成分,请(广武君)面向东而坐;
12、“师”,像对待 老师一样,以师礼待。译文:有人将广武君绑了送至韩信帐前,韩信解开广武君的绳索,让广武 君面朝东而坐,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广武君。“诚”,果真;“为”表被动,被;“禽”通“擒”,擒获。译文:果真让长安君听(采纳) 了您的计策,像我这样的人也已经被擒获(俘虏)了。“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何由”,怎么做。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做呢?(7)据原文“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可知,他深知广武君的才华,所以对 他施以老师的礼节,可见其知人善任,礼贤下士;据原文“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 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可知,他善于攻心,能抓住对
13、方心理 劝降,使得广武君能为他所用;据原文“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可知,他能审时度势, 善于听取意见;原文链接材料中说到他根据形势,背水布阵,让百姓置之死地而后生,激发他们 作战的勇气,可见其能随机应变,知已知彼,军事才能突出。答案:(1) B(2) C(3) B(4) C(5) C(6)有人将广武君绑了送至韩信帐前,韩信解开广武君的绳索,让广武君面朝东而坐,以对待 老师的礼节对待广武君。果真让长安君听(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这样的人也已经被擒获(俘虏)了。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做呢?(7)韩信随机应变,知己知彼,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知人善任,礼贤下士;善于攻心,能抓住对 方心理劝降;能审
14、时度势,听取正确意见。参考译文:汉高祖皇帝三年冬季,十月,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名士兵向东攻打赵。赵王赵歇和成安君陈 馀闻讯,即在井隆口集结部队,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劝说成安君道:“韩信、张耳乘胜势离开本国远征,锋芒锐不可当。我听说: 从千里之外供给军粮,士兵当会面有饥色;临时拾柴割草来做饭,军队当会常常食不果腹。 而今井隆这条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列,行军队伍前后拉开几百里,依此形势,随军的 粮草必定落在大部队的后面。望您暂时拨给我三万人作为突击队,抄小路去截断对方的辎重粮草, 而您则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不出战。这样一来,他们向前无仗可打,退后无路可回,野外 又无什么东西可抢,
15、如此不到十天,韩信、张耳这两个将领的头颅就可以献到您的帐前了;否则 便肯定要被他们二人所俘获。”但陈馀曾经自称是义兵,不屑于使用诈谋奇计,故说:“韩信兵 力单薄且又疲惫不堪,对这样的军队还避而不击,各诸侯便会认为我胆怯而随便来攻打我了。”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消息,得知陈馀不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高兴异常,因此便敢率军径直前进。 大败赵军,在水边杀了陈馀,活捉了赵王赵歇。韩信悬赏千金征求能活捉广武君李左车的人。不久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立 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把他当作老师来对待,并问李左车道:“我想要北进攻打燕国, 向东征伐齐国,该如何做才能建立功绩呢? ”李左车推辞说:“我不过是一
16、个兵败国亡的阶下囚 罢了,哪里有资格来谋划大事啊!”韩信道:“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 称霸,这并不是由于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却聪明,而是在于国君用不用他,接不接受他的 建议。倘若果真让成安君陈馀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韩信这样的人也早就被俘虏啦。只是因为他 不接受您的意见,所以我才能够侍奉在您身边向您请教啊。现在我全心全意地听从您的计策,还 望您不要推辞。”李左车于是说:“如今您渡过西河,俘获魏王,生擒夏说;东下井隆口,用不 到一个早上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军二十万人马,杀了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使农民们慑于 您的声势,无不放下农具停止耕作,只图穿好的吃好的,侧耳倾听,等
17、候您进军的号令,这是您 用兵的长处所在。但是百姓实已劳苦不堪,士兵确已疲惫之极,实际状况是很难再用他们去继续 攻伐了。现在您想要调动疲惫困乏的全部军队去停扎在燕国防守坚固的城池下面,结果是想打打 不了,要攻又攻不下,军队内情暴露在敌前,威势也就随之减弱,如此旷日持久,粮食必将耗尽。 且燕国这样弱小的国家都不肯屈服,齐国当然也必定要据守边境逞一时之强。这么一来,燕、齐 两国都与汉军对峙,相持不下,刘邦和项羽双方胜昆负的趋势便也难见分晓,这即是您用兵的短 处所在了。善于用兵的人,从不以自己的短处去攻击他人的长处,而是要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他 人的短处。”韩信说:“既然如此,那么该怎么办呢? 李左车答
18、道:“现在为您谋算,不如按兵不动, 暂作休整,镇守并安抚赵国的百姓,使方圆百里之内,天天都有人送来牛肉美酒,宴请犒劳众将 士。将部队向北移动,指向通往燕的道路,然后派遣能言善辩的说客拿着一封书信去向燕国炫耀 自己的长处,燕国肯定不敢不听从。燕国已经顺服了,即可向东威临齐国,如此,纵使有聪明人, 也不知道该怎样为齐国出谋划策了。这样,天下大事就都可图谋成功了。用兵之道原本便有先造 声势而后才实际行动的,我这里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韩信说:“不错。”随即采用李左车的 计策,派使者出使燕国,燕国听到消息就立即归降了。韩信于是派人回报汉王刘邦,并请求封张 耳为赵王,刘邦应允了。(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
19、将领们献上敌人的首级和俘虏,都向韩信祝贺,并趁势问韩信说:“兵法上提出:布军列 阵要右边和背面靠山,前面和左边临水。而这次您却反而让我们背水布阵,还说什么待打败 赵军后再会餐,我们当时都颇不信服,但是竟然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呀? ”韩信说:“这战 术也是兵法上有的,只不过你们没有留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吗?况且我所率领的并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这即是所谓的驱赶着街市上的平民百姓去作 战,势必非把他们置于死地,使他们人人为各自的生存而战不可;倘若给他们留下活路,他们 就会逃走了,那样一来,难道还能够用他们去冲锋陷阵吗!”将领们于是都心悦诚服地说:“对啊! 您的谋略
20、的确非我们所能比呀!”(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 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是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 义,还必须熟悉语法。(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找到与之相关的段落,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21、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 运用“留”“删”“调”“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 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7)本题考查对文中主人公道德品质、人物形象的探究。找到主人公所经历的事迹,认真理解的 基础上探究其品质,另外也需要注意文中直接出现的展现其想象品质的句子。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 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 “什么时间、什么人、什
22、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 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 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 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1416.【答案】C、【解析】(1)C.周诗写春雨,诗人着力写雨后的情形,风格清丽,朴实无华。(2) “雾交才洒地,风折旋随云”写雨的动态
23、,银丝之雨因“风折”而“随云”,这仍是写雨之 细,一个“折”字既显风力,更摹雨微,描绘了一幅清晨微雨图。(3)晨雨的笔触由听觉到视觉,由近及远,由晨至午,总在“小”和“晨”二字上潜想,精 心绘出一幅甜美的晨雨图。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具有这样的审美情趣,才能创作出如此迷 人的意境,从而拨动读者对大自然纯真之美的爱慕之弦!春雨是北宋周邦彦创作的首七言绝句。此诗头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一群耕农在 小树林的土堆旁谈论着什么;三四句正面点题,看着眼前的景象,经诗人观察后发现一处野塘, 水已溢出,虽未写春雨本身,但写了春雨后的景象和春雨带来的“喜”意。全诗朴实无华,不从 正面着笔,而是侧面烘托
24、、渲染,以景写情,画面鲜明生动。答案:(1) C(2)描绘了一幅“银丝之雨弱不禁风,竟迎风便折,随之向空;只是和着雾略为湿重,才肯飘洒 大地”的清晨微雨图。(3)晨雨:诗人由听觉写到视觉,由近及远,由晨至午,紧扣“小”和“晨”二字,精心绘 出一幅清新甜美的晨雨图,表达了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之情。春雨:运用侧面烘托、渲染等手法,借景抒情,描绘诗人初春时节于楼上凭栏,静观远处农事伊始、农田待耕的画面,抒发为农人因雨而喜,心中欢欣满足的情感。译文:晨雨小雨在早晨的阳光内泛光,听到雨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银丝之雨竟弱不禁风,迎风便 折,随之向空。雨水的颜色就如木头一样,轻轻的落在鸟兽的身上。蒙蒙细雨中的麝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天津市 南开 中学 第五 月考 语文试卷 普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