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溶剂吸收法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编制说明.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溶剂吸收法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溶剂吸收法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编制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溶剂吸收法二氧化碳分离技术CSTM团体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溶剂吸收法二氧化碳分离技术标准编制组二O二二年十月1 .工作简况任务来源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体系,绿色 低碳技术评价规范溶剂吸收法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编号:CSTMLX950001054- 2022)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发起并牵头制定,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 委员会碳排放领域委员会(CSTM/FC95)归口管理。1.1 项目的必要性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通过碳减排应对气 候变化成为国际上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确定
2、了 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 中和的目标,发展碳减排技术成为必由之路。在众多碳减排技术中,CO2捕集分 离是现阶段能大幅度减少CO2排放的主要技术之一。其中,最常用且易于工业化 的技术是溶剂吸收法,可用于电厂烟气、水泥窑炉尾气、煤化工氨碳尾气等气源 中CO2的捕集分离,传统的乙醇胺法存在能耗高、溶剂损失量大、设备腐蚀严重 等问题,近年来一些新型溶剂如混合胺、双水相溶剂、非水基胺、离子液体等被 开发出来,用于碳捕集过程中提高了捕集效率,降低了捕集能耗,符合绿色低碳 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技术评价方面,美国能源部建有国家碳捕集中心(National Carbon Capture Center
3、),主要进行燃烧后碳捕集、天然气碳捕集等过程的评价, 提供商业操作条件下中试,同时生成可评估效率,环境性能和经济可行性的数据; 挪威建有蒙斯塔德技术中心(Technology centre of Mongstad),主要进行燃烧后 捕集的工业规模测试评价。中国也十分重视碳捕集利用技术的开发,陕西西安建 有“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进行碳捕集利 用与封存(CCUS)技术、监管、金融和其他制度方面的调研,以促进CCUS的 推广,在学术界与项目开发者、地方政府及设备制造商间构建联系网络,从而发 挥协同作用,推动工业化,为地方与中央政府提供战略与政策方面的建议;华润 电力
4、有限公司建有广东碳捕集测试平台,包括一套兼容的胺溶液化学工艺捕集单 元,一套兼容的膜分离物理工艺捕集单元,可进行燃烧后碳捕集技术的评价。总 之,现有的碳捕集与利用评价平台多为针对某单一技术的试验平台,而对于溶剂 吸收法碳捕集技术的评价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或者方法,因此为了发展碳捕集技 术,加快碳捕集技术的应用,制定碳捕集绿色低碳技术评价和验证方法、标准具有重要意义。1.2 主要工作过程2022年3月15日,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溶剂吸收法二氧化碳分离技 术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内部正式立项,成立内部起草小组。2022年3月-4月,起草小组进行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收集、检索、调研工作, 搜集与整理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溶剂吸收法二氧化碳分离技术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溶剂吸收法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编制说明 绿色 技术 评价 规范 溶剂 吸收 二氧化碳 分离 编制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