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单元作业设计.docx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单元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单元作业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科学五年级第一学期苏教版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单元组织方式口自然单元口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单元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三单元第一课地球的表面2第三单元第二课火山和地震3第三单元第三课地球的内部4第三单元第四课地表雕刻师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通过观察、实验、阅读、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 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地壳运动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 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
2、析等方式获 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表述探究结果。科学态度: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 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 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 响着社会发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高年段要求。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不要碰倒酒精灯
3、,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 立即用湿布扑盖。五、探究题:(答案供参考,意思相同即可):用不同颜色橡皮泥搓成不同 大小的颗粒,代表不同的物质颗粒,然后将他们放在一起,利用硬板进行挤压, 最后看到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融合到一起被压成成片状。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地球的内部举例说明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14.5地球内部可以划 分为地壳、地和地核三个圈层。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说出地壳主要由岩 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15.3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 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了解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
4、类的影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教材分析1 .知识框架地球的表面 火山和地震也表雕刻师2 .内容内在逻辑分析本单元主要以学生的探索入手,从地表的探秘和一系列的模拟活动,指导学生 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的形式和形成的原因,以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与 物质组成。学生将设计制作地形模型来表现地形特征,将从多个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 假设,借助模拟实验进一步感受地震、火山喷发、板块运动和岩石自然破碎的发展模 式,初步了解他们的成因,将感受地震和火山的巨大危害,了解地震和火山对人们的 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破坏,能够有效的学习科学避震的一些基本方法。在认识地球内部 岩浆活动,板块运动以及风化侵蚀沉积
5、作用的基础上,将地球内外因素综合起来认识岩 石的三大成因。本单元内容趣味性强可操作性强,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三)学情分析基础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石头与泥土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力可以使物体 的形状发生改变,二年级上册用力以后也有一定的知识补充,在四年级相关单 元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能力水平:随着年龄的的增加,五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探究更加细致有序。但 是对于知识点的具体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生活经验: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地质灾害和做到相应的防护措施。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学习目标L能够准确的利用科学语言描述地表的形态、地球内部圈层以及岩石成因;3
6、 .能详细的说明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4 .能在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掌握抗震防灾的基本方法,做到灾难下的有效防 护和自救;5 .能有效的利用模拟实验解释地震、火山喷发的成因是地壳运动;6 .能够举出自然力量会塑造地表形态的例子。(二)、作业目标L能够准确的掌握地表的形态、地球内部圈层以及岩石成因相关知识点;2 .能够掌握抗震防灾的基本知识;3 .能够掌握自然力量会塑造地表形态的相关知识点。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主要以地表的地球内部进行知识点串联,学习内容层层递进也联系紧 密,所以作业设计过程中应相互关联,并对于知识点的考察也应面面俱到,所以本 单元的作业内容多以知识点为主,拓
7、展探索内容为辅助,有效的辅助学生掌握本单 元的学习内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1 .作业内容一、填空题1 .地球的表面包括()、()。2 .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是由()和()构成。二、简答题3青写山常见的陆地地形(至少写五种)。3 .请选择第1题中陆地地形中的两个进行特点描述。( )( ):2 .时间要求:10分钟3 .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一、填空题1.(陆地)、(海洋)二、L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2.例:(高原):海拔1000米上, 幅员辽阔,地面坦荡(但不如平原平坦),媚伏较大,边缘陡峭。(平原):海拔 200米下,幅员辽阔,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一望无
8、际。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概念的掌握情况。一第二题:利用开放式简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第二课时5 .作业内容一、判断题1 .陆地和海洋里都有火山。().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2 .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 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一、简答题.请写出集几种地震、海啸带来的危害现象(至少三种)。1 .请写出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进行正确逃生。2 .时间要求:15分钟3 .评价设计参考答案或提示:一、判断题:1. 4 2.4 3.4 4. N二、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五 年级 科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地球 表面 内部 作业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