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含答案】期中测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含答案】期中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含答案】期中测试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之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 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案表内。每小题2分,共30分).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 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这主要说明() A.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社会关系B.个人的成长是社会化的过程C.社会关系人确定着人的身份D.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D【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D:从题文中爱因斯坦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社会对个人的作用,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离 不开社会,D说法正确;A
2、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 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A、C说法正确与题不符;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课堂中成长,B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Do.假日期间,小强和同学一道去参观了 “安徽好人展”,了解到一个个身边的好人,被他 们的“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先进事迹所感动,深刻认识到青少年一定要养成“亲社会”行 为习惯,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李军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社区义务劳动小雪放学与同学合作温习当天所学功课 大桦利用周末的时间独自钻研物理知识 赵晓兰和妈妈在重阳节去敬老院做义工 A.B.C.D.A【详解】本题考查对亲社
3、会行为认识。: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的行为均为亲社会行为, 小军参与社区义务劳动、小雪与同学温习功课、去敬老院做义工,均属于亲社会行为, 正确;:利用周末独自钻研物理知识是自主学习的表现,不属于亲社会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o1 .对于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同学的看法正确的有材料二 高收益” “操作简单” “足不出户”近年来,不少不法分子通过构建虚假 投资平台、渠道,用高额回报为饵,诱使被害人投资诈骗钱财落入“陷阱”。日前,太原市 公安局杏花岭分局反诈中心成功破获一起网络诈骗案件,向专案受害人徐女士返还了全部财 损490余万元。
4、(1)材料一中明星的丑闻被第一时间曝光,说明网络的什么特点?(2)材料二中反映的网络现象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3)请你从遵守社会规则的角度对上述明星的行为进行评价。(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如何利用网络和遵守规则分别提2条建议。(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扰乱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污染网络 环境,扰乱网络秩序,破坏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网健康发展;败坏社会风气, 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要共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3)这几位明星的行为都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表现,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在 行使权利
5、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的权利。他们 的行为违反了社会规则,扰乱了社会秩序,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4)利用网络: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利用网络获 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 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要加强自律,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 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 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分析】考点考查: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网络的负面
6、影响,合理利用网络,遵守规则 的知识点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核心素养:责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 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明星的丑闻被第一时间曝光,说明网络的什么特点一可链接的教材知识:网络让我 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网络的负面影响”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 进行
7、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O关键词:网络诈骗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一可链接的教材知识: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扰乱网络 秩序;损害公要共利益等知识点。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自觉遵守规则”的有关知识,从评价类习题的角度 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从遵守社会规则的角度对上述明星的行为进行评价一可链接的教材知识:秩序与规 则;正确行使权力的知识点。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4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
8、青少年”,需要运用“合理利用网络,遵守规则”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 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针对如何利用网络和遵守规则分别提两条建议一可链接的教材知识:合理利用网络; 自觉遵守规则的知识点。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9 .材料一 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 别人的事一定说到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人们都说:“得黄 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材料二 市民王先生准备出国时,发现自己被列入了 “阻止出境”的黑名单。原来,王 先生因偷税被税务部门列入黑名单,并受到国税、公安等多个部门的联合惩戒,
9、“真是一处 失信,处处受限”。对此,王先生十分后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你列举两例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诚信的现象。(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谈谈诚信的重要性有哪些?(1)作弊。借同学物品不按时归还。对老师说谎话等。(2)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 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详解】(1)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依据实际情况写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的现 象即可。如:作弊、借同学物品不按时归还、对老师说谎话、抄袭作业等。(2)本问考查正确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围绕诚信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10、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 会文明、国家兴旺等角度作答。20 .【以案说法】陈某在校读书时屡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虽然校长和班主任经常对他进行教育,但他仍 不思悔改。一天,他乘公共汽车回家时,售票员请他买票,他不买,售票员不让他走,他便 动手打了售票员两拳。后来,公安部门给予他罚款处分并将情况通知所在学校,学校结合陈 某的一贯表现,给予他警告处分。但陈某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对售票员怀恨在心,伺机报 复。后来陈某纠集了几个人,在一僻静处将售票员殴打成重伤。这一幕正好被路经此地的中 学生张某看见,他见对方人多,不敢声张,躲在一旁“窥视”,暗暗记住这几个人的体貌特
11、 征,后来警方通过他提供的线索抓住这几个人,人民法院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意伤害罪判 处陈某有期徒刑7年。(1)陈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2)我们应怎样吸取陈某的教训I,预防犯罪?(3)中学生张某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陈某打了售票员两拳,这是一般违法行为;陈某纠集他人将售票员打成重伤,是犯罪 行为。(2)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 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 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3)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
12、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 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 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 违法犯罪作斗争。【分析】考点考查:违法与犯罪,预防犯罪,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知识点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违法与犯罪”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 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
13、键词:陈某的一般违法行为一可链接的教材知识:陈某打了售票员两拳。关键词:陈某的犯罪行为一可链接的教材知识:陈某纠集他人将售票员打成重伤。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预防违法犯罪”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 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O关键词:应怎样吸取陈某的教训,预防犯罪可链接的教材知识:预防违法犯罪的做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
14、题的 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学生张某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一可链接的教材知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知识点。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A.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B.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会影响学习C.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不具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D.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D【详解】本题主耍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A: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A错误;B: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B错误;C:中学生可以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促进健康成长,C错误;D:依
15、据教材知识及生活实际可知,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D正 确;故本题选D。4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但是互 联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理性利用网络。下列属于合理利用网络的做法是( ) A.利用网络看新闻、查找学习资料B.在网络上传播谣言C.利用网络搜索并抄袭作业答案D.在网络上不加分辨地任意结交朋友A【详解】本题考查和利用网络的表现,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互联 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 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理性使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A观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答案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道德 法治 答案 期中 测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