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怀古类诗歌内容精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怀古类诗歌内容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怀古类诗歌内容精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怀古类诗歌内容精讲怀古诗内容主旨(1)感慨盛衰无常。(凭古吊今、怀古伤今)(2)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3)感慨国运衰微。(4)希望建功立业,抒发爱国情怀。(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借古讽今)常见意象历史人物、武乡,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a.前代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重大事件发生地:历山、赤壁、新亭、隋地、马嵬坡、隋地。【答案】15.C 16.示例:“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包括东吴及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 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 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
2、不自省。这里不仅又对前朝兴亡的 感慨,也有对自己一声遭遇的悲诉,一个“伤”字,表达了悲痛之情。【分析】15.C.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意思是: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沉 入江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 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溶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 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是西晋益州刺史王溶战胜了东吴大 军,东吴降旗以示投降; 故选C。16.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及其中寄寓的作者情感。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意思是: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西塞山依 然背靠着滚滚的
3、长江。此句写诗人触景生情,情感由西塞山引发,联系注释“西塞山:著 名的军事要塞。刘禹锡,唐朝诗人。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此诗即为作 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诗句“王溶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沉入江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作者触景生情,由唐朝自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的现状,联想到曾经西晋灭吴,朝代频繁更替的往事(历史), 表现了政权更替是由于后人不吸取教训,总是承袭前人的错误,作者怀古伤今表现了对朝代 更替的悲慨,与自身遭遇的慨叹,以“伤”来形容“往事”,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
4、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注释】牛渚: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西江: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 江,古代称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 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 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挂帆席:扬帆驶船。 17.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门见山,先点明“牛渚夜泊。然后从细处着墨写牛渚夜景,寥廓空明的天宇,和 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试卷第10页,共15页B.颔联由牛渚
5、“望月”过渡到“怀古”。一个“望”字,包含了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一个“忆” 字,表明了诗人对与谢将军同游牛渚的怀念。C.诗人从谢尚与袁宏的交往中发现,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 壁垒。他的思绪,又由过去问到现实,感叹自己也有卓然的文学才华,却无谢尚那样的人赏 识。D.尾联实写了自己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枫叶纷纷飘落,作者以秋色秋 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的情怀。18.请赏析颔联“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呻“空”字的表达效果。【答案】17. C 18.空,没有结果的,白白地。颔联的意思是:“我”登上小舟抬头仰望空 中的一轮秋月,白白地回忆起东晋的
6、谢尚将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卓著却无 人赏识的苦闷,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分析】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是从大处着墨写天空,不是“细处”;B.“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说明诗人没有与谢将军同游过;D.尾联“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想象明朝离去的情景,是虚写; 故选C。18 .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 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 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诗句“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中的“空”字是
7、“白白地、无用地”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是毫无用处的。这个“空”字统 领了颈联的内容我也能像袁宏那样高吟好诗,可是没有谢尚那样的人来说,感慨当世不 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 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 慨。【点睛】参考译文:牛渚西江之夜万籁无声,无边无际的青天空无片云。登船仰望秋月,想起了晋代谢尚将 军。我也能如袁宏吟诗,只是再也难遇知音,明天扬帆而去,风也纷纷飘落。满江红赤壁怀古【南宋】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貌虎噪,千 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
8、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 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戴复古,南宋词人,时南宋偏安,抗金鲜有胜利。魏虎:魏和虎。亦泛指猛兽。 曹操小名阿满。19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B. “万骑”“千艘”两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表现出当时军队的高昂士气。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引发感慨。D.词人感时伤世,直接抒发自己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也无心观赏的感慨。20 .周郎即周瑜,是古诗中常常出现的意象,杜牧有诗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 深锁二乔。”两首诗中对周郎的评价是否一致?
9、请结合诗词内容稍作分析。【答案】19.D 20.参考答案:不一致。本词中的周郎意气风发,是带领军队士气高昂, 指挥着“万骑临江”“千艘列炬”,大胜而归的年少英雄形象;杜诗中则是仰仗东风之便,才取 得赤壁之战胜利的周郎。【分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认真审题,了解诗词的创 作背景,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得出答案。D.有误,不是直接抒发,而是借景抒 情。作者结合拟人修辞,以无心赏柳表达对国势衰微的感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故选D。 20.此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本词“万骑临江貌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 曹瞒,今如许,这些句子用墨浓厚,形象再现了周瑜
10、当年的豪迈的英雄气势,突出了周郎 破曹时建立的丰功伟绩,表现了周瑜的意气风发。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 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的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 利,周郎成为仰仗东风之便才取得胜利的形象。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列小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1 .哪些词句表现了公瑾的“雄姿英发”?22 .用几句话描绘一下“乱
11、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23 .由“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可以看出词人神游故国时怎样的 感受?试卷第12页,共15页【答案】21.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22.岸边山石高耸入云,江中波涛汹涌, 猛烈地拍击岸边,发出隆隆雷鸣,不断撞击出如雪般的白浪。23.江山依旧,人事已非, 沦落无聊,徒伤老大,不如借酒消愁吧。【解析】21.这道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通读全词可知,词的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 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主要描写了公瑾当年的“雄姿英发”。 据此提炼出关键词句即可。22 .这道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回答时应
12、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三是可以适当运用一些 修辞,手法语言力求优美。比如: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 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23 .此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的意思是,游于故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 一场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 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流露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己 非,沦落无聊,徒伤老大,不如借酒消
13、愁吧的情绪。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楚江怀古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选自图解唐诗三百首) 注宣宗大中初年,马戴因直言获罪,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 尉。微阳:微弱的日光。楚丘:指湘江两岸的山丘。广泽:广阔的水泽。云中君: 云神,是屈原云中君一文凭吊的对象,屈原以此表现出对云神的乞盼、思念。24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5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答案】24,诗的前四句用露气”“寒光”微阳”“猿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傍晚洞庭湖畔凄 清肃杀的秋景图。25.云神始
14、终不肯降临,使“我”终夜苦思,独自悲秋。尾联通过屈原凭 吊云中君这一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明君的渴盼,也隐含着自身怀才不遇的悲伤。【分析】24.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要内容、描绘诗歌画面。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 诗句中的典型意象理解即可。前四句的意思是“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 山丘。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用“露气”“寒光”微阳”“猿猴”等 意象描绘了洞庭湖畔一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25.本题考查诗句的含义。解题时应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和作品主旨,答出这一句的表层含 义和深层含义。“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的意思是“云中仙君怎么
15、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 旦独自悲秋运用屈原“云中君”的典故,表面上是说云神不降临,让“我”苦闷悲伤;深层 含义是诗人对自己遇不到明君而感到痛苦,对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哀伤。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筹笔驿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注】筹笔驿: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 驻此筹划军事。很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凭吊诸葛亮的怀古之作。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李商 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猿鸟句:诸葛亮治军 以严明称,这里意
16、谓至今连猿鸟还在惊畏他的简书。疑:惊。简书:指军令。古人将文字写 在竹简上。储胥:军用的篱栅。上将:指诸葛亮。降王:指后主刘禅。不忝:不愧。 2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的意思是,诸葛亮徒然在这里挥笔运筹谋划,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驿车去投降。8 .尾联的“恨”的意思是痛恨,写出了诗人对梁父吟的不满。C.本诗在写法上有虚写也有实写,如首联是虚写,用“猿鸟”“犹疑”“畏。点明诸葛亮的威 严。D.本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颂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功败垂成的遗憾。27 .本诗在写作上有抑有扬,请简析。【答案】26.B 27.诗的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
17、诸葛亮之威严,为扬; 颔联却言诸葛亮徒有神智,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为 抑;颈联初句称诸葛亮才识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为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诸 葛亮失却羽翼,又为抑。【详解】1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项,“恨”的意思是遗憾,这句是说昔日经试卷第14页,共15页 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憾无穷。故选B。2.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分析。筹笔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 首怀古之作,首联描写了诸葛亮的神威,为扬。中间两联出句均赞颂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为扬。对句均指出了功业未就的原因,为抑。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诸
18、葛亮功业未成的无限憾恨。C.历代帝王名人故居、陵墓、寺庙:湘妃祠、陈琳墓、李白墓、乌江亭等。D.具体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朝、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一、诗歌鉴赏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 .诗中加点词“山郭”的意思是 O.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句紧扣题目“春”字,铺展开一幅江南春景图。B.诗歌中“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实指,强调庙宇数量之多。C.诗歌结尾在写景中融入怀古幽思,给人无限回味的空间。D.末句“多少楼台烟雨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达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答案】1.山城2. B【解析】1
19、.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理解诗歌词语的意思要结合整句诗的意思来理解,“水 村山郭酒旗风”的意思是: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可知“山 郭”的意思是:山城。2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写法。B.“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十寺, 是虚数,不是实指数字。在文中的作用是强调庙宇数量之多。故本项表述错误。故选B。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金陵怀古【唐】刘禹锡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注】冶城:江苏南京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征虏亭:刘孝
20、标注 引丹阳记:“太安中,征虏将军谢安立此亭,因以为名。”蔡洲:江中洲名。蔡:一作 “芳乙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作歌曲名。试卷第2页,共15页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晨景,诗人寻访治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B.第二句写晚景,傍晚时分,征虏亭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 的黑影而已。C.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 山川为见证以抒怀。D.颈联承上两联转入抒情,作者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 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4
2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工【答案】3.D 4.借古讽今(用典)(任写其一即可)。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曲,凄 婉幽怨令人不忍再听。诗人借陈后主纵情享乐而亡国来讽喻唐代统治者,告诫唐代统治者要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担忧之情。【解析】3.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D.颈联承上两联转入议论;故选D。4 .考查重点诗句的常析,尾联“后庭花一曲,幽然不堪听”用典,六朝帝王凭恃天险,经情 享乐而国亡,历史的教训并没有被后世记取。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 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 设想的。玉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怀古 诗歌 内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