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五)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五)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五)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省2024届“三新“改革联盟校联考试题(五)语文学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 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和乐相互配合
2、,用以治理国家,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这是中国文 化的一大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的内容是“序”,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乐 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它的内容是“和”,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保持和谐悦乐的状态,生动活泼,充满 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叫作“大 乐与天地同和”,这是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乐者,和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重要思想,它所突出的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 中国人的礼乐文化传统,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秩序的传统,音乐被当作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摘编自叶朗、朱良志以乐治国
3、)材料二: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听音乐并不以受教育或者学习为目的,而是为了娱乐。当人们处于某种亢奋的 状态中时,会歌唱;紧张的工作之余,会欣赏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茶余饭后,会借音乐来调剂自己的生 活。由此可见,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可以放松自己,忘掉不快, 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音乐并不仅仅指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给人留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 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 近也
4、,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 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 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日: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 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
5、,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闵天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 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土者 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选自墨子尚贤上,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 之令B.故古者/圣王之为政/
6、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 之令C.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 令D.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 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射御,射箭御马之术,古代六艺中 两种。古代将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称为六艺。B.远鄙,指偏远而卑微。“鄙”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含义相同。C.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其封地称为“国”,各诸侯国内亦置卿、
7、大夫、士等。D.尧,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史称“唐尧”,与禹、舜、汤一起被誉为华夏族的四大英明帝王。12 .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 与国家的管理。B.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土”,墨子希望通过“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等手段来 发掘人才。C.墨子指出了富贵者、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 意义。D.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第二段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阐明了治理国家 的有效方法。13 .把文中画横线
8、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2)举三者授之贤者,非 贤赐也,欲其事之成。14 .第三段中,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答案】10.C11. B 12. B. (1)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在君主身边,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 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2)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13 .墨子举这些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如果任用有德才的土人,就可以建立名声、成就功业。【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
9、行排列位次,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 就提拔他。给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古者”是“圣王”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高予之爵”与“重予之禄”结构相同,应分别断开,排除D。故选C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B. “卑微”错,鄙:边邑。“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是目光短浅、庸俗、浅陋。含义不同。句意: 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故选B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错误,从文中来看,“贤良之士”并非指“国
10、之善射御之士”,而是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恃”,依靠、凭借;“举”,提拔;“辟”,通“避,避开、躲避;“义”,合乎道义的事。(2) “举”,拿;“为”,因为;“其”,代词,他。【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的把握能力。由原文“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 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闵天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 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土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 体不劳
11、。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可知,这段文字先举了 “尧”“禹”“汤”等人的例 子,然后进行总结,强调得士的重要性,即功成名就,美善彰显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 参考译文:墨子说:“比如想要增加这个国家擅长射箭、驾车的人,一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 赞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中擅长射箭、驾车的人就可以得到增加了。何况贤能的人又具有敦厚的德行, 善辩的言谈,广博的学识呢?这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和社稷的良佐,也一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 尊敬他们,赘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的贤能之士也就可以得到增加了。”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国政,说道:“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富
12、有,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 他尊贵,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亲密,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接近。”因此,国家中富裕而 显贵的人听到这话,都回来商量说:“先前我们所凭借的是富贵,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 贫贱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 们所凭借的是与君主的亲密关系,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关系疏远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 做合乎道义的事。”在君主身边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在君主身边,如今 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远离君主的人听到 这话,
13、也回来商量说:“我们先前因为远离君主而无所凭借,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 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等到边邑郊外的臣子,宫中的宿卫之官,国都中的一般人, 四方边地的人听到了,都争先做合乎道义的事。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君主用来役使臣下的,只有一 种东西;臣下借以侍奉君主的,只有一种途径。就好像富足的人家,有高墙和很大的屋子,墙修完了,仅 在墙上开一扇门,有盗贼进入,关闭他进来的门再寻找他,盗贼就无从出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 为君主抓住了关键。“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 就提拔他。给予他很高的爵位
14、,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就是说:如果爵 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多,那么百姓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施行政令时没有决断权, 那么百姓就不会畏惧他。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 成功。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级担任职务,按照功劳来决定赏赐,衡量功绩分发俸禄。 因此,官员并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也不会一直贫贱。有能力就提拔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出以公心,抛 开私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把政事交给他,天下太平;大禹在阴方之 中提拔了伯益,把政事交给他,九州统一;商汤在厨房里提拔了伊尹
15、,把政事交给他,他的治国谋略得以 施行;周文王在渔猎者中提拔了阂天和泰颠,把政事交给他们,西方的人臣服。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 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谨慎警惕施政的;即使是农田与工坊中的人,也没有不竞相劝勉 而崇尚德行的。所以,贤士是用来担任宰相的属官的。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谋划国事就不会陷入困境, 身体就不会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彰显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元日唐方干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注
16、释轩车:有屏障的车。古代大夫以上所乘。献岁: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帝里:京城。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因鸡鸣而醒,发现夜色沉沉,刁斗不再击打,滴漏中的水已干涸。B.颈联写士大夫们想要感受人世间的美好气象,就一定要在岁首到京城来看看。C.尾联写饮屠苏酒,确定年龄,自笑是座中年岁最大的,颇有岁月催人老之慨。D.这首诗写元日感怀,善于抓住初春物候特征进行描写,触景生情,情景交融。16 .有人评价颔联“有形有声,描绘传神”,请结合诗意具体赏析。【答案】15.A 16,颔联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调”“舞”二字将暖日和东风拟人化,分别写出了初 春暖阳映照山峦阳
17、气回转,春风舞动树木驱走残寒,既有视觉所感之形,又有听觉所感之声,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新春来临的气象和心境。【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 “诗人因鸡鸣而醒”错,诗中无此意;“夜色沉沉”,应是夜尽天明。故选A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这两句诗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暖日映山调正气” 为视觉所见静景,“东风入树舞残寒”为听觉动景,扣住“形” “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春来临的温暖 气象和美好心境。“调”“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暖日和东风拟人化,生动形象、亲切可感,分别写出了初春暖阳映
18、照 山峦阳气回转,春风舞动树木驱走残寒,既有视觉所感之形,又有听觉所感之声,使人想见春日晴明、鸟 语呢喃的新春景色,可以说“有形有声,描绘传神” 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志向远大,任重而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 O(2)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3)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魅步,无以至千里”,这两句与老子四章中的“,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 .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
19、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贤、焉、省、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纵观元散曲由生到灭的全过程,关汉卿确实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元初顺应了下层知识分子独 特的心理和生活需求,在世俗生活中扬起散曲之波,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文化力量,使之延伸到了清初。 这种力量的核心就是与异族歧视者和统治者持不合作的态度,这无疑是 的积极因素。由于关汉卿是元散曲作家中一位集大成的人物,其文化成就带有 的性质。当诗歌在唐诗、宋词盛极而衰时,他在曲家中发扬蹈厉,使元散曲这种艺术形式成熟起来,从而推动了中国古典诗词曲的发展。至明清交替之时,散曲虽成为强弩之末
20、,但其形成的艺术光斑若隐若现,关曲中适时而动的哲学观念符合 历史的潮流,对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有着 的贡献。不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拿许多元代、明代作家散曲作品与现存关氏作品加以对比,就会发现,关曲是整个数曲发展的“遗传基因”。17 .依次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四字词语.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一个否定句,不能改变句意。18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进行简要赏析。【答案】18 .不可忽视 兼容并包 不可磨灭.纵观元散曲由生到灭的全过程,关汉卿确实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19 .运用了比喻修辞。将关曲比作散曲发展的“遗传基因”,形象地写出了散曲在整个散曲发展过程
21、中的重 要作用。【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说下层知识分子与异族歧视者和统治者持不合作的态度是积极因素,应引起注意,可以想到 “不可忽视”。不可忽视:很重要,不能不管或者不理。第二空,“集大成”指关汉卿的的元曲文化成就把各个方面或各种事物都容纳进去,可以想到“兼容并包”。 兼容并包:把各个方面或各种事物都容纳进去。第三空,语境指关曲贡献巨大,对中国文化史影响深远,可以想到“不可磨灭”。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 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句中关键部分为“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改为否定句,找出“举足轻重”的反
22、义词,把“是”变为“不 是即可。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其反义词可以想到“无足轻重”,意为无关紧要。故改为:纵观元散曲由生到灭的全过程,关汉卿确实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20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关曲是整个散曲发展的遗传基因”中把“关曲”比成散曲发展的“遗传基因”,形象地写出了散曲 在整个散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关曲在整个散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奠基作用与深远影响力。(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9分)小时候,每年秋收后,生产队里总有一万几千亩的地块,翻耕后就闲在那里,而且一直“晾”到开春。 农人说这是让地歇歇。几千年来的农耕实践,让一
23、代代农人懂得,种庄稼不仅消耗人力、畜力,还消耗地 力。,农业生产才能驰而不息。地力一旦衰竭,我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就危在旦夕了,祖先正是 通过这种方式,保住了地力,养活了一代代人这就是我们的农耕文明。对于土地,,还要养。正如吕氏春秋中任地篇所云:“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 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今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住18亿亩 的耕地红线,不仅是要保住面积,o我们再也不能以所谓的“现代化”农业增产增收手段,透支 地力,否则,就是竭泽而渔。让早已疲惫不堪的耕地喘口气,为她卸载减负,让她休养生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如今, 这样的道理不言而喻。不过,“让
24、地歇歇”,唤起了我钦佩先辈农耕智慧,也让我为作出国家耕地休耕轮 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让地歇歇”,我唤起了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也为国家制定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B. “让地歇歇”,我唤起了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也为作出国家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C. “让地歇歇”,让我为国家制定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也唤起了我对先辈农耕智慧的 钦佩。D. “让地歇歇”,唤起了我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让我为国家作出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 喜。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改革 联盟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联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