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版课件.ppt
《微观经济学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版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般均衡理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和福利经济学学1、一般均衡一般均衡2、经济效率效率3、交交换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4、生生产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5、交交换与生与生产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6、完全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争和帕累托最优状状态7、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8、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重点考察的重点考察的问题:是否存在一般均衡状:是否存在一般均衡状态,如果存在,是否,如果存在,是否具有具有经济效率。效率。1.一、一般均衡一、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局部均衡是指单个市个市场的均衡,假定其他商品的价格不的均衡,假定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只考
2、察,只考察单个市个市场的均衡的研究方法。商品的需求与供的均衡的研究方法。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只取决于本身的价格。只取决于本身的价格。一般均衡是指所有相互一般均衡是指所有相互联系的市系的市场的均衡,商品的需求与供的均衡,商品的需求与供给不不仅取决于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还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每个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每个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独地决定,而必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地决定。整个合地决定。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使所有商品的价格体系使所有商品的供的供给与需求都相等与需求都相等时,市,市场处于一般均衡。于一般均衡。比如,某商品价格比如,某商
3、品价格变化,引化,引发替代商品与互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的需求与价格商品的需求与价格变化,替代化,替代商品与互商品与互补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变化又引化又引发与之相关商品的与之相关商品的变化,依此下去,波及整化,依此下去,波及整个市个市场,要素市,要素市场的的变化亦存在同化亦存在同样的关的关联与与过程,最后,程,最后,产品市品市场与要素与要素市市场之之间也相互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系、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一般均衡的状达到一般均衡的状态。假定假定现在存在一个只有四个市在存在一个只有四个市场的市的市场体系,要素市体系,要素市场:煤与原油,:煤与原油,产品市品市场:汽油与小汽:汽油与小汽车。2.第一第一节
4、 一般均衡一般均衡v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一第一节 一般均衡一般均衡v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v局部均衡存在一个均衡价格,使商品的供求恰好相等,在一般均衡状态下,是否存在一组均衡价格,使所有商品的供求都相等呢?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下,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瓦瓦尔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论一般均衡理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和福利经济学学模 型 的 基 本 假 定模 型 的 基 本 假 定一般均衡一般均衡5.瓦瓦尔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论一般均衡理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和福利经济学学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
5、函数效率与平等效率与平等6.洛桑学派洛桑学派创始人始人 瓦尔拉斯模 型 的 基 本 假 定模 型 的 基 本 假 定I.I.整个整个经济经济中有中有r r中商品和中商品和n-rn-r种要素,价格和数量分种要素,价格和数量分别为别为QQ和和P PII.II.所有居民既是商品的需求者又是要素的供所有居民既是商品的需求者又是要素的供给给者,偏好既定者,偏好既定III.III.所有厂商既是要素的需求者又是商品的供所有厂商既是要素的需求者又是商品的供给给者,生者,生产规产规模既定模既定IV.IV.完全完全竞竞争的市争的市场结场结构构7.QQd1d1=Q=Qd1d1(P P1 1,P,P2 2,P Pr
6、r;P Pr+1r+1,P,Pr+2r+2,P Pn n)QQd2d2=Q=Qd2d2(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QQdrdr=Q=Qdrdr(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QQs s(r+1r+1)=Q=Qs s(r+1r+1)(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QQs s(r+2r+2)=Q=Qs s(r+2r+2)(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
7、2,P Pn n)QQsnsn=Q=Qsnsn(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商品商品需求需求方程方程要素要素供供给方程方程8.QQs1s1=Q=Qs1s1(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QQs2s2=Q=Qs2s2(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QQsr sr=Q=Qsr sr(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QQd d(r+1r+1
8、)=Q=Qd d(r+1r+1)(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QQd d(r+2r+2)=Q=Qd d(r+2r+2)(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QQdndn=Q=Qdndn(P P1 1,P,P2 2,P Pr r;P Pr+1r+1,P,Pr+2r+2,P Pn n)商品商品供供给方程方程要素要素需求需求方程方程9.一般均衡一般均衡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条件体系的一般均衡条件QQdidi(P P1 1,P,P2 2,P Pn n)=Q=Qsi si(P P1
9、 1,P,P2 2,P Pn n)由于在所有市由于在所有市场的供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的均衡条件下,独立和需求都相等的均衡条件下,独立的方程数目与的方程数目与变量数目相等,所以一般均衡的存在是有保量数目相等,所以一般均衡的存在是有保证的。的。10.第一第一节 一般均衡一般均衡v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v实际的经济体系是否会达到这个一般均衡状态呢?v假定存在一位“拍卖人”,由他报出一组价格,如果供求均衡,则为一般均衡的价格,如果供求不均衡,则进行价格调整,供大于求的商品,价格下调,供小于求的商品,价格上调,直到实现供求均衡,此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v这一过程即为达到均衡的“试探过程”。.第二第
10、二节 经济效率效率v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实证经济学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第三,回答“会如何”的问题。规范经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如何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
11、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政策问题。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第二第二节 经济效率效率v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如何判断各种不同的资源配置的优劣,以及确定所有可能的资源配置中的最优资源配置?甲乙两人在A与B两种资源配置方案中选择:有9种可能的选择情况:3、7,意见相左;1、5、9意见相同;2、4、6、8意见基本一致。3、7状态没有办法判断A与B孰优,1、5、9可以明确判断,2、4、6、8中,一方认为A优于B(或A劣于B),另一方认为A与B无差异,则社会的最优选择为A(或B).第二第二节 经济效率效率v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总结而言,在两人社会中,两种资源配置的方案的选择标准为:如果两人中至少有一
12、人认为A优(或劣)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或优)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亦有A优(或劣)于B,如果两人都认为A与B无差异,则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亦有A与B无差异。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多人社会中多种资源配置的选择。帕累托帕累托标准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亦有A优于B。此时,放弃A选择B,属于帕累帕累托改托改进,即资源配置的改进使得至少有一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人认为状况变坏。如果某种资源配置的状态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即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的状态为帕累托最帕累托最优状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
13、效率。.第三第三节 交交换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帕累托最帕累托最优状状态所必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帕累托最优条件,它包括交条件,它包括交换的最的最优条件、生条件、生产的最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条件以及交换和生和生产的最的最优条件。条件。考考虑两种既定数量的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品在两个单个消个消费者之者之间的分配的分配问题,再将所得,再将所得结论推推广到一般情况广到一般情况.第三第三节 交交换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 考虑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单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问题。在点a对应于两个消费者的消费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a点存在帕累托点存在帕累托改改进
14、的余地,的余地,切点切点c不存在。不存在。.Y YA AX XA AOOA AY YB BX XB BOOB BU UB1B1 U UA1A1U UA2A2U UA3A3U UB2B2U UB3B3C CMRSxyxyA AMRSxyxyB BMRSyxyxA AMRTSLKLK Y YMRTSKLKL X XMRTSKLKL Y YMRTSLKLK C C=MRTSLKLK D D生生生生产产可能性曲可能性曲可能性曲可能性曲线线19.第五第五节 交交换和生和生产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v一、问题和假定 将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进行并列,只是说明两者分开来看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
15、说明综合来看是最优。为进行综合:假定:1.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A和B,它们在两种产品X和Y之间进行选择;2.只存在两个生产者C和D,它们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进行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X和Y;3.C生产X,D生产Y;4.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族给定不变,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即等产量线给定不变。问题:研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第五节 交交换和生和生产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v二、生产可能性曲线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问题是两个生产者C与D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进行选择,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和Y。生产契约曲线表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既表示生产两种产品一定产量时的最
16、优投入,也表示一定投入在最优配置时所能生产的最优产出组合。曲线上的每一点均为两个生产者的等产量线的切点,也就是该点同时处在两条等产量线上,代表了两种产品的帕累托最优产量,此时要增加一种产品的产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将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所代表的产量组合在另一个图上显示出来,则这种产量组合连成的曲线代表了一定投入的最优产出组合,并且一种产品产量增加时,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一定减少。这一曲线通常称为生产可能性线,或产品转换曲线。.第五第五节 交交换和生和生产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v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v第一,向右下方倾斜。v表示当最优产出组合在生产契约
17、曲线上运动时,一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出的减少,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就表现为X产出增加,Y的产出就减少,由此得边际转移率MRT为:v第二,凸向右上方(或凹向原点)v表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从左向右是递增的,也就是说产品的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v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假定要素可以捆在一起为(L+K),它连续投入某产品的生产,存在边际报酬递减,则有:v 当减少Y用以生产X时,资源v Y产品的生产中转移到X产v 品的生产中,分子不断变大,分母不断变小,因此MRT不断变大,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递增,凹向原点.第五第五节 交交换和生和生产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3.生产不可能性区域和生
18、产无效率区域生产可能性曲线 将整个产品空间分为三个互不相交的组成部分:曲线本身,曲线右上方区域,曲线左下方区域.右上方区域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不可能生产的区域,左下方区域为生产无效率区域,表示经济没有达到其可能有的最大产出.如 点对应于产量 ,在埃奇沃斯盒状图中,为无差异曲线的交点,因而是没有效率的点,当然,生产可能曲线与其左下方共同构成可以生产的区域,而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成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第五第五节 交交换和生和生产的帕累托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条件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如果要素数量与生如果要素数量与生产技技术状况状况发生生变化,化,则生生产可能性曲可能性曲线就会就会发生移生移动。.第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