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新高考全国II卷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n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材料一: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 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 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 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 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
2、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 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 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 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 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 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 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 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 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
3、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 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 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 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材料二: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 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 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
4、题。“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 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 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还 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 次“天宫课堂”。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降坠落,而是给人以沿 着直线匀速运动的感觉,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离,而用绳子拴住 瓶子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第三次“天宫课堂”这些的瞬间启发很多 学生不断思考、回味,兴趣盎然地追寻背后的科学道理。“
5、天宫课堂”开始于2013年6月20日。彼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同伴的配 合下,华丽转身为的科学课教师,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 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和地面的学生进行了的天地互动交流。 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两度开课,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 秘的热情。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H (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
6、,而最有名的 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 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 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 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
7、那么变着。20 .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 “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 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4分)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 达效果。(5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 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 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
8、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 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 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 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 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 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9、考试(新高考全国II卷)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Ao 2. Ao 3. B4 .霍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最大程度地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 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杨将忠实原作视为 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5 .能够起到如实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还具有 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可以引发国外读者关注,并得到其认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 的。6 . C7 . A8 .本文以“到橘子林去”为题,文中也一再强调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 “我”和小岫最终选择放弃,结果出人意料;“到橘子林去”是全文叙
10、述的主要线索, 本文主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更有利于突出小岫的随性,到橘子林去 是出于她的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9 .小岫还不等回,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重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小 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小岫偷偷 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是 孩童的语言和独有的思维方式,体现孩童的天真。二、古代诗文阅读10 . C11 .B12 . D13 . (1)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与他交谈,他这个人勇猛而有智谋,各位将领 中少有能赶得上的。(2)吴汉回来,责备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们用度
11、不足,为什么多买田地房 产呢?”14 .刚毅之处:作战勇猛,连克强敌;败而不馁,激扬士气。木讷之处:缺乏文采, 不善言辞。15 . B16 .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末尾写孤帆远去, 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17 . (1)暖暖远人村依依城里烟(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3)【示例一】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示例二】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惟悴【示例三】忆昔游京华自言生羽翼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引人入胜循循善诱热火朝天19 .在近一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 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通过多种媒体平台,
12、此次“天宫课堂”向全球同步直 播。改对一处给1分,改对两处给3分,语言流畅给1分。20 .“他”通常指交谈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体现了 作者对祖父的尊重,也表现了二人关系非常亲近;反复说“祖父”,给人心心念念的 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留恋。21 .多个句子都把“祖父”和“我”相对叙说,突出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用相 似句式再三叙说:“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凸显了变化的过程。22 .修辞手法:排比(1分)表达效果(4分):按顺序写了从早到晚三个时间的三种景色,在铺叙堆叠中突出 作者对小城满满的回忆;通过细数露珠、向日葵、红霞等记忆深刻的事物,渲染了自 己的怀念之情。(
13、修辞1分,表达效果多答出一点给2分)23 .作文作文:如何选择,如何创造,从而获得开启未来的力量多样化途径。评卷时候应当注重观察学生答卷的逻辑结构。材料所给三个例子都体现出了个体发展与行业、民族国家发展的深刻联结,并由此 展现出未来的美好愿景。“选择”内涵丰富。但应指向具体的行业、事业等,而不应只是泛泛地谈论正确的 选择、合适的选择、善于选择等,更不应直接指向诸如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坚持等 与之相似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创造”的内涵应指向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民族国家的伟大事业等,而不应泛 泛地谈论创造,也不应将创造简单置换为创新。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试题不难全国2卷的“选择、创造、未来
14、”,主题都非常明确,都摆在明面上,这样的情况 下考生是很难写跑题的。高考作文重在围绕材料,考生需仔细理解材料内容正如网友们所看到的作文材料是一样,考生在看到比较难的作文材料时,也会下意 识的感觉难以理解,但是一定要稳定好自己的心态,及时地调整好阅读思路。如果在考场上感觉的紧张难以进行理解,就将材料逐句划分,直到自己能够将每一 句话进行理解,并做好记录。这一方法特别实在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非常好用。通 过逐字逐句分析,才能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下理解好材料。2022年高考各省份都采用什么试卷由于我们国家高考改革和各地高考的差异性,全国高考使用的试卷种类分为七大类, 包括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全国卷三,新
15、高考“3+3”全国卷一、新高考“3+3”全国 卷二、新高考“3+1+2”、自主命题卷等。1、全国卷一总分750分,分文科和理科,其中语数外三科每门150分,文科的数学试卷难度低 一些,加上文科综合300分,总计750分。理科的数学试卷难度大一些,加上理科综 合300分,总计750分。使用全国卷一的省市都是高考大省:河南、安徽、江西、山 西等。这些省份教育水平相对比较发达,参加高考的人数也比较多,高考的压力也最 大。2、全国卷二总分750分,分文科和理科,其他和全国卷一类似,只是试卷难度上略有差异。使 用全国卷二的省市大都处于东北及西北地区:陕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 龙江、青海、甘肃等
16、。这些省份教育水平较弱,需要国家扶持的省区,这些省区的高 考录取率可不低,也可以说是高考比较容易的省区。3、全国卷三总分750分,分文科和理科,其他和全国卷一类似,只是试卷难度上略有差异。使 用全国卷三的省市大都处于中国的西南地区:西藏、贵州、广西、四川、云南等。这 些省份教育水平较差,不过这些省区的高考录取率相对不高。4、新高考“3+3”全国卷一总分750分,采用3+3新考试改革,高考科目3+3,共包括6科。其中3科统考科 目:语文、数学、外语,各科满分分值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另外的3科选考科目 即等级考试科目。实行6选3政策:即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生物6科中选3科
17、。选科组合共有20种,作为选考科目,均以等级赋分形式计入高考 总分。采用新高考“3+3”全国卷一的只有山东一个省份。5、新高考“3+3”全国卷二总分750分,采用3+3新考试改革,这个和山东一样,也是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省 份,只是考试试卷内容不一样,采用新高考“3+3”全国卷二的只有海南一个省份。6、新高考“3+1+2”模式总分750分,采用3+1+2新考试改革。“ 3 ” :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各科满分150分,均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 ” :首选科目,在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其中一门,各科满分100分,以 原始分计入总分。“ 2 ” :再选科目,在另外4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18、中选择2门,以等级赋分 计入总分。从2022年高考开始,有8个省份将会采用“3+1+2”新高考模式模式,它 们是: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湖北、重庆、河北、辽宁等,其中江苏作为教育强 省将重返全国卷,引人关注。全国新高考II卷有哪些省份海南、辽宁、重庆。新高考1卷省份有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新高考2 卷省份有海南、辽宁、重庆(语数外)。全国甲卷省份有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 藏;全国乙卷省份有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 青海、宁夏、新疆。因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全国高考试卷有甲卷、乙卷等试卷,各省市地区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
19、择适合的试卷用于高考。并不是所有的省市地区都是独立命题的,各地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全国卷, 使用的话是全部使用,还是只使用哪些科目的试卷,这些都是各省市地区可以根据自 身需要自主选择的。不同的省份的教学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教学质量普 遍比较高。客观的来说,北京上海云集了全中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北京上海有着中国 最强的经济实力,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人家和你硬碰硬的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其实 你的胜算也不高。高考语文日常复习的方法1、每天练一些。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恰当的语文习题(最好是高考题或者高考模拟题,题 后附有详细答案),限时训练,蓝笔做,红笔改,练习中
20、常出错的题目、一些特别经典 的题目要记在笔记本上,常看常记。有疑问的地方更要记录下来,有机会向老师和同 学请教。2、每天积累一些。语文高考中,得基础者得高分,对于字音、成语、病句、名句默写(包括课内和课外) 都要进行不间断的科学的重复,合理利用自己的生物钟,天天读,天天背。每天读一 些好的短篇文章(例如散文、小小说、新闻、传记等),为阅读和作文积累语感。每天 关注时事,积累新鲜的可用的作文资料;课内外名句要坚持默出来,默正确。3、每天整理一些。把语文讲义或按照下发的时间,或按照语文考试内容的不同进行整理,确保能在很 短的时间内就找到把书桌上的语文课本和语文资料整理得井然有序;把学期中的作业本
21、和讲义、练习题整理出来,把其中的错题再做一下;把不用的语文辅导书撤下来,把常 用的放到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按照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点的框架结构,在笔记本 上进行补充整理。4、每天反省一些。反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处理学习事物的有关细节,杜绝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不可断 绝的小错,以后学习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反省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确定一个明确 的学习目标。高三语文三轮复习学习计划一、复习指导思想1、重点突出。要回归考纲,进一步明确必考点、可考点、不考点,要进一步研究 “考试样题”中的隐含信息,做到大胆预测。以“考纲”为引领回归课本,回扣基础, 查找并消除知识盲点。通过模拟训练进一步提高审题能力,加强
22、思维训练,做到规范 答题。2、难点突破。在I卷中,要加强病句的训练力度,进一步明确思路,强化意识;进 一步扩大成语、俗语的识记范围,加强训练,让学生既要明白意思又要会用。在n卷 中,进一步加强翻译的训练力度,增强采点意识;通过整理归纳进一步明确诗歌中各种 表达技巧的概念,加强训练,做到“见多识广”;密切关注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关注 新题型,避免题型遗漏;进一步加强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力争让所有学生不跑题。3、弱点突围。对每位同学进行一个全面诊断,找出薄弱点,有的放矢,加强个别指 导。二、复习时间安排第一阶段:5月8日一一5月28日,目标是模拟训练,回归基础,查缺补漏。第二阶段:5月29日一一6
23、月4日,目标是自我总结,静悟提升,形成体系。三、具体复习措施(一)基础知识复习基础知识继续以“每日一练”主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积累和落实。1、字音复习。回扣课本,将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且已注音、释义的生字再呈现再训 练;注意多音多义字;留心形近异音字。2、字形复习。除了对已学知识再巩固,还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对咬文嚼字中提出的100个容易 写错的字进行考查。特别注意三字熟语和成语的字形的考查。3、词语复习。除常规训练外,要特别注意成语和熟语的积累和归类。4、病句复习。紧抓11个标志不放,结合模拟题进行再训练,要特别注意病句和标 点的修改训练。(二)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复习1、强化学生“读”的能力,努
24、力纠正学生“重做题,轻阅读”的毛病。在做题之前 一定要圈点勾画,读明白文本的主旨,主旨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的。2、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题目设定的7个陷阱一一以偏概全、混淆时间、主次不分、关 系失当、答非所问、歪曲事实、无中生有。(三)文言文复习利用早读时间,回扣课本经典篇目一一劝学师说鸿门宴陈情表 报任安书六国论齐桓晋文之事廉颇与蔺相如列传信陵君窃符救 赵。利用主观题的形式巩固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思。(四)诗歌鉴赏复习借助典型试题明确考题类型及解题思路,解决学生词不达意的毛病;强化学生的语言 组织能力和术语意识;学会严谨而规范的表述,力求简洁到位,使文字表述和思维真正 统一,解决学生语言颠三倒四、
25、要点不全的毛病。(五)名言名句仍以三个版本的交叉篇目为主,辅以诗经论语等其它名篇名 句。(六)语言运用题。首先应熟练掌握常见的各种题型,强化审题意识,挖掘题干的限制语和提示语,找 出隐含信息,从中寻求解题思路。要发挥老师的积极性,密切关注各省市的高考模拟 题,关注新题型,避免题型遗漏。要特别关注扩写、排序和短文改错三种题型。(七)选做题复习强化审题意识,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考什么”“如何考”“怎样答”等问题;强化学 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采点意识,学会严谨而规范地表述;提高卷面质量,力求清晰美观, 简洁到位。(八)作文复习内容上,继续加大审题立意训练。在素材积累上下功夫,将以前读过的精彩文章, 新鲜
26、、活泼、生动的语言,名言警句进行归纳总结,及时下发最新写作素材,力争做 到“内容充实”。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 写早恋等话题。表达上,强化文体意识,根据题目确定最拿手的文体。规范各种文体的结构,使之 严谨;加强语言训练,使之更加流畅;严抓卷面质量,使之工整。发展等级上,通过升格训练,使文章更深刻更有文采更丰富。四、三轮复习的备考策略1 .处理好回归基础与综合训练的关系。我们要以回归基础为本,以训练为抓手,以 提高能力为目标。要统筹安排,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回归基础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 生回归课本,回归做过的试题,回归错题本,将基础夯实,完善知识体系。综合训练
27、应是查漏补缺、用综合题,真正起到模拟的效果。2 .坚持“讲一练一悟一结”的讲课模式。讲薄弱点、关键点,讲方法、思路,不搞 面面俱到。“练”要练思路、练薄弱点、练技巧。变式训练要是真正变式,要体验成 功,讲什么就练什么。要让学生“悟”,悟知识点,悟思路,悟方法。要“结”,总 结经验和教训,让学生在成功中提高,在教训中进步。3 .高度重视学生的卷面和书写的规范。在书写问题上要“严”要“狠”,在三轮的 综合训练中要对学生的答卷规范严格要求,力争作文卷面一字不改;翻译、诗歌鉴赏、 大阅读善用标号分条作答,力争做到不修改不涂改,做到条条理清晰。4 .关注命题动态,以不变应万变搜集最新的高考信息,及时反馈
28、给学生,适时调整复习计划。要让学生充满信心, 放稳心态,鼓励他们,不论高考题目怎么变,只要脚踏实地地做了,就可以胸有成竹 地走上高考考场。“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 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 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 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 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 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 位于篇章
29、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 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 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 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材料三: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 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 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 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 场与翻译策
30、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 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 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 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 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 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 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 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 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31、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Mif E 体A.杨宪靛许水一Ml泽思想忠实原作.紧紧Ri0汉晤文化现含中IM学拧为1.Mif E 体B. |希克忠译木卜|杨宪靛译本卜百方汉学家典生电理_人体忠实4作.仃时使用由译的方法/迎合读、 诺言特点一| ”有m义的浑M性、语的合件等特点,I里泽立场T把中国传统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_ g.E-T史加州i近西方读者,可读性较高D. I匹克思洋力_翻译立场T超越原作的字面意义,增强逢作的息想深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 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32、。B.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 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 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 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 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B.材料二使用“临摹”的概念,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绝对忠实,这与 霍译本的间或背信弃“意”形成了对比
33、。C.材料三认为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 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述说中国典籍“谁来译”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分 而论之,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4 .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5 .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到橘子林去李广田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 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爸爸,你领我去看
34、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 “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 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这地方阴雨的 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 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 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我
35、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石头道上的水洼 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 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 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 真是好看。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 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 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 衣人,
36、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 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 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 半山里飞溅。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我却几乎忘 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 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 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一匹马修理蹄子。我认识他
37、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 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 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 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 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 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 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 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 理着。
38、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 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 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 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 点黑色的东西。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 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马 蹄子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是 故意调皮一下。然后,人和
39、马,不,是人跟着马,可不是马跟着人,更不是人牵着马, 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 劣的大字:“叙永骡车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 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 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
40、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 我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 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我”决定带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 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B. “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 脱开”,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 亲”,还因为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
41、未 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 路。”这一句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对车夫的感情,生动而饶有趣味。B. “我”在判断小岫对去橘子林的态度时,用语从“一定”变为后来的“也许”, 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C.小岫让“我”领她去橘子林,实际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着走的,由此可见, 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 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8 . “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
42、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 你的理解。(4分)9 .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 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 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鹫有智谋, 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
43、为知人。吴汉与 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日:“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 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 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 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 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桀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 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 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
44、 乎! ”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 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 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日:“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 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 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
45、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 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 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6、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 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B.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 被延岑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 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 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禹日:“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鹫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2)汉还
47、,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14 .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 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 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涧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16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杜甫蜀相中“?两句自问自答, 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 常出现,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