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d t n l(导学案+教案+反思+说课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版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d t n l(导学案+教案+反思+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d t n l(导学案+教案+反思+说课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 t n I导学案课题d t n 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学习“d、 t 、n、1”4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2 .认识“不、土、马”3个生字,看图说话,学会儿歌。教学重点1 .声母d、t、n、1的发音及与韵母拼成音节。2 .认识汉字。课前准备1 .制作拼音卡片。(师生)2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 引出课题。(用 时:3分钟)1 .过渡:这节课,我们要 学习两个声母d、t和它们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我 们一起比一比,看哪个小 朋友最认真,最聪明,学 得最好,读得最准。2 .板书d、t,引导学生跟 着认读。跟着
2、老师读声母d、to引导学生会读,会区分。二、学习声母 d、t和相关音 节。(用时:12 分钟)1 .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 问:图上画了什么?它会 发出什么声音?教师小结:鼓声“咚”的 声母就是d,板书:do2 .引导学生认读d,记清d 的形。1 .看图自由说话。2 .采用多种形式认读do3 .跟着老师念:左下半圆d d d o4 .跟着老师在四线格中 书空d。5 .在汉语拼音本上练习 书写d。6 .展示书写do在学生自主学习后, 课件出示填空,帮助 学生弄清d、t。1 .我会拼。dade du2 .先看笔顺,再在四 线格里写do3 .填一填。() a tad t n I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有5
3、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4个声母,配有一幅校园艺术节的情境图。舞台右侧,一个男孩打着鼓,鼓声 提示d的音,鼓和鼓槌的组合提示d的形。男孩手中敲打乐器的两根鼓槌提示1的形。舞台中 间,一个女孩正在表演节目,她手中握着的伞柄提示t的形。舞台背景中的拱门上有“艺术节” 3个字,拱门提示n的形。第二部分是d、t、n、1和带调单韵母a、e、i、u、ii组成的音节。第三部分是“马路、泥土”两个词语,其中“马、士”是本课要认的生字。第四部分是儿歌轻轻跳,其中m、ni是本课新学的音节,“不”是本课要认的生字。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马、土、不”,要求书写的字母d、t、n、1的笔顺以及 在四线格中的位置。二、
4、说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声母d、t、n、1,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2 .正确拼读d、t n 1和单韵母a、e、i u ti组成的音节。3 .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 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4 .认识“马、土、不” 3个生字。三、说教学重、难点1 .声母d、t、n、1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重点)2. n、1的发音;n、1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难点)四、说教学过程(一)字母教学1 .读准音。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着谁,他们都在干什么。再找找图画中藏着哪 些字母,从而引出d、t、n、lo(1)发音指导。声母d、t、n、1都是舌尖音,学生很难直观感知其正确的
5、发音部位。教学时,教师可用 一些形象可感的动作,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找准发音部位,掌握发音要领。教学d、t时, 可让学生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觉不同的发音方法:发d时,手掌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t时,有 较强的气流冲出。教学n、1时,老师要放慢发音速度,拉长发音过程,可让学生皱着眉头, 捏着鼻子发1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的感觉,松开鼻子笑眯眯地发n的音,体会气流 从鼻腔出来的感觉。(2)编儿歌练发音。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与d、t、n、1发音相似的“的、特、呢、了”,编成儿歌,帮助学生 较快地掌握发音要领。特别是声母n和1,初学时不少学生很容易混淆,可以编一些顺口溜, 帮助学生加以区别。2 .识记形
6、。(1)观察字形。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细致观察情境图,说一说d、t、n、1的形体各自有什么特点。告诉学 生:d就像鼓和鼓槌组合在一起的样子,t就像女孩手中握着的伞柄,n就像舞台背景拱门的 样子,1就像男孩手中的鼓槌。(2)形近字母辨析。d、t、n与前一课所学的b、f、m形体有相似之处,学生很容易混淆。可以让学生通过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学生掌握读音后,出示d、t、n与b、f、m,让 他们细细观察,反复比较,小组讨论得出它们的不同点:左下半圆是d,右下半圆是b, 一根 鱼竿是3 一根拐杖是f, 一个门洞是n,两个门洞是m。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雨伞实物:伞柄朝上就是t,伞柄朝下
7、就是f。也可以启发学生 编顺口溜,帮助记忆新学的字母,如,小鼓敲响ddd,伞柄朝上ttt, 一个门洞nnn, 一根小 棍 lllo(3)书写字母。声母d、t、n、1书写指导时,要注意新的笔画竖右弯d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左下半圆写饱满,第二笔竖不能碰到第一条线。 t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横比较短,写在比第二条线略低的位置上。n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占满格。1一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一竖起笔在第一条线下方略低的位置上。书写时可以将d、n与学过的形近字母进行区别,如,db、dp、tf nmo(二)拼读教学1 .借助汉字拼读带调音节。教学d、t、n、1
8、与带调单韵母a、e、i、u、U相拼时,需要引导学生复习单韵母及其四声, 为顺利拼读做好准备。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拼读。如,d、t、n、1与a相拼的音 节:da, “打水”的“打”;闭“他们”的“他”;na, “拿苹果”的“拿”;Id, “拉手”的“拉”。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熟练拼读,并把自己会拼读的音节读给同学听一听。2 .分辨n和1与同一韵母组成的音节。教师要注意采用对比的方法,分辨n、1与同一韵母组成的音节的细微差别。可以联系口 语帮助学生分辨、记忆。如,ntind是“发怒”的“怒”,地禅是“马路”的“路”;nth仃是“女 同学”的“女”,liHii是“小毛驴”的“驴3 .同伴互
9、助练读带调音节。声母d、t、n、1和a、e、i、u、ti相拼的拼读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两拼音 节的拼读方法,先个体拼读,然后同伴评议。教师还可以将音节做成拉动式卡片或翻动式卡片 让学生反复练习,采用同桌比赛、“谁是拼读小高手”对抗赛等多种拼读形式,提高学生的兴 趣。(三)词语和儿歌教学1 .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在单幅图说话的过程中带出两个词语“马路、泥土”,联系图画和 生活实际讲解意思:“马路”就是城市里的宽阔平整的道路,我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 “泥土”就是小草、野花生长的地方。然后,教师借助卡片指导学生正确拼读音节。2 .儿歌。儿歌轻轻跳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兔和小狗的可爱表现
10、,教育学生要爱护小 草。也、ni是本课新学的音节,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拼读已学的音节,然后再由同伴带读、 反复拼读来巩固新学的音节。还要圈出儿歌中要求认识的生字,通过伙伴合作的方式进行复习。 儿歌要反复朗读,基础好的班级还可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四)识字教学“马”,教学时除了联系课文插图外,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可以让学生说说自 己看到过的“马”,还可以让学生用“马”字口头组词,如“木马、马车”。“土”,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泥土,说说在哪里见过“土”。还可以让学生用“土” 字口头组词,如“土地、尘土”。“不”,教师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出示生字,让学生用“不”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d l导学案+教案+反思+说课稿 新版 小学 一年级 上册 语文 导学案 教案 反思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