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检测【新教材】(2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Word版含解析).docx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检测【新教材】(2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检测【新教材】(2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Word版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6)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 .在人类处于食物采集阶段时,人类各群体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其狩猎场所。当人类学会了农业、 冶金术和造船术时,活动范围就扩大了,地区性的帝国也逐渐形成了。这表明()A.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B.农业是区域帝国形成的基础C.技术进步有利于文明扩展D.食物采集时期人类活动单一.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中 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灌溉农业发达,成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这说明()A.农业起源中心的多元性B.农业的起源具有一致性C.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相同I).原始农业历
2、史悠久2 .历代中国帝王都非常关心农业生产,“劝农桑”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务的重要内容,因而对农神 的祭祀祈祷是古代帝王们的重要大典。农神中有神农氏、后稷、先农、先蚕等。蚕桑业是农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蚕神是农业神中的重要神灵。这表明()A.中国原始农业发达B.中国古代以农立国C.中国农业领先世界D.中国古代信仰多变.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 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 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A.两河流域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
3、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I).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3 .中国神话传说认为中原部落领袖黄帝的正妃嫖祖发明了养蚕缠丝技术。下图是2016年河南巩义 双槐树遗址(距今5300年左右)出土的我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一一牙雕家蚕,其形状类似家蚕 吐丝。这件艺术品的出土,可以证明当时()A. “嫖祖始蚕”之说确有其事B.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世界C.中国的农桑文明已经起步D.社会分工已经非常精细6 .古希腊人在黑海地区活动频繁,黑海沿岸有大量的古希腊殖民地,从黑海地区输出的有谷物、 咸鱼、皮革和奴隶。在南方,古希腊人和古埃及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据此推知,当时的古希腊 ()A
4、.已经进入封建社会B.海外贸易发达C.政府垄断商业贸易D.农业经济繁荣.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罗马公民的构成情况。据此可知,罗马公民构成的变化()时间罗马公民的构成公元前6世纪中叶以 前罗马贵族(全体罗马人)公元前534年以后贵族、平民(外邦自由民)公元前3世纪初平民获得充分的公民权;平民概念发生变 化公元前88年后意大利自由民(“同盟者”)成为罗马公民公元前49年至公元前46年北山高卢人(又说山南高卢)、西班牙加 的斯居民、所有住在罗马的外籍医生和教 师获得公民权1世纪中叶罗马海外行省的自由民获得多数公民权212年在罗马帝国出生的所有自由民获得完整的 罗马公民权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B.实现了贵
5、族与平民的平等C.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D.顺应了罗马疆域扩大的需要7 .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1、前2003年)制定的乌尔纳姆法典明确禁止欺凌孤 儿寡妇,不许富者虐待贫者。这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A.女性政治地位提高B.已出现贫富分化现象C.王朝经济空前繁荣D.国王重视法律的建设.到了 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 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 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
6、.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8 .大约从16世纪开始,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品种从海外传入中国;不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不论 是山地还是平原,种植都非常普遍,并且很快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广 泛种植()A.解决了人地之间的矛盾B.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布局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D.推动农耕经济达到巅峰.甘蔗在16 17世纪传入巴西和加勒比地区,很快就成为以非洲黑奴劳动力为基础的美洲种植 园内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源自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也在18世纪成为美洲种植园作物。这些作物引 入美洲()A.导致种植园经济走向衰退B.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C.加剧了美洲地区对奴
7、隶的需求D.加速了美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9 . 16世纪起,新旧两个世界之间出现了动植物物种的大交流。这种交流是双向的、长期的,新大 陆的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被引进欧洲与亚洲;旧世界也向美洲传输了许多物种。这主要得益 于()A.生产技术革命性变化B.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C.世界紧密地连成一体D.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 1930年,美国的农场数量最多达到了 660万个,1990年则降为21413个,单位农场面积则由 62公顷扩大为189公顷,1913T987年,全美国农业劳动力减少了约70%,劳动生产率提高8倍。 由此可知美国()A.小型农业机械推广范围扩大B.国家全面干预农业效果明显C.成功移植苏
8、联集体农庄模式D.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10 .双汇集团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大力 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使其产品进入国内大部分城市。这体现出()A.科技含量高低决定产品销售范围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扩大产品市场范围C.连锁经营是该类企业的最终出路I).冷链物流是食品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 了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表明我国 政府()A.确保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B.以立法保障粮食安全C.确立粮食进出口平衡战略D.对
9、粮食安全高度重视11 . 186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食品掺假法,法令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先例”,即“保护消费者免 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禁止俏售任何添加了可能对健康有毒或有害物质的食品。这些法律的颁布()A.杜绝了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行为B.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国家重视C.解决了生产者造假制劣的违法问题I).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和能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华 夏族聚居的黄河流域,“豆饭”是人们
10、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 经脸,认识到大豆对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 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 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它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摘编自刘信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材料二滑线A*-滑线A*-一泉政全t秋分农政仝书十二气历坎儿井示意图代田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8分)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特点的表现。(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11、6分)材料一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根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 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 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如: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柠檬,黄瓜、甜瓜、豌豆, 甘蔗等。此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羊、鸡等畜禽传入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材料二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 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 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
12、作歉收时 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含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 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 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8分)(2)据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 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8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元代中后期,大都城市人口对海运米极度依赖,“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
13、不仰给于江南”。1341年,出现过“海运不给”的问题。1351年,“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 得”。翌年,张九四起义军据浙西,方国珍据浙东海道,运道遂梗。元代后期,京畿地区水、 旱、蛭、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据元史五行志统计,大都地区自中统元年至至治三年的63年 间,危及人民生计乃至生命的灾害计有48次。大都与近畿人口饥疫、流离、死亡的过程随之加 速。早在元至正初“海运不给”之后,至正九年(9年),即已开始于京畿和氽,并重新整治运 河。与此同时,元朝政府实行大规模畿内屯田,虽属权宜之计,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摘编自韩光辉向楠元末大都城市的粮食供应材料二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城市人口的剧增,带来了严重的
14、粮食供应问题。为此,英国政府通 过了多项决议支持运河和铁路的修筑,推动了国内不同地区的粮食互补,以增强城市粮食供应的 稳定性。在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下,政府废除了谷物法,支持从国外大量进口小麦。据统 计,英国19世纪30年代进口粮食比重为2*, 19世纪60年代增至24%。粮食问题的基本解决,顺 应了英国的社会发展进程。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末大都粮食供应不足的原因。(6分)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元末大都相比,近代英国解决城市粮食供给问题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其意义。(8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和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2023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检测 26 食物 生产 社会生活 Word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929440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