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x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绵阳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 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2 .第I卷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II卷答案使用0. 5毫米的 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10 (1)、13、17小题须用2B铅笔填涂。超出答 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4
2、分)一、(15分,每小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莅临(li)B.审校(涧O)C逻辑(ji)*解数(jie)契合(qi) 园圃(pu)精练隽永(juan)豁然贯通(hub)扣人心弦(xuan)燕然勒功(le)望闻问切(qie)嘉言懿行(yi)D.棱角(ling)社稷(ji) 满腔热忱(chen) 拾级而上(sh6)A.斑斓懵懂B.镶嵌脉博C弓鸳钟磬D.磅礴诙谐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甘之如恰墨守成规披荆斩棘雍容华美独辟蹊径相辅相成绿草如茵声情并茂.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面对荣誉,这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却轻描淡写地说,他
3、只是干好了本职工作而已。 B.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在荒无人烟 戈壁滩上,顶风沙、立塔架,筑起航天丰碑。 C.纪录片90后在战疫一线细节丰富而生动,医护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形象跃然纸上。 D.这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以青春许国,从繁华都市来到边疆,矢志守护祖国的安宁。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自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以来,全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B.2021年外卖骑手职业报告显示,我国外卖骑手当中,男性人数为87%,女性为13%。C.打造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牌,是各大出版机构抢占图书出版市场、提升知名度的常用手段。D.九绵高速通车后,沿线居民出行不仅会更便捷,而且绵阳与阿
4、坝地区的联系也将更紧密。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近期,改编自同名小说的人世间风起陇西等影视剧取得了很好的口碑。此类作品在改编时注重 彰显时代气质,在视听呈现、情节叙述和价值表达上更为精进,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观众的观剧品味和诉 求,全方位提升了影视创作的水准,OA.凸显出国产剧精品化的创作趋势B.国产剧精细化创作趋势日渐凸显C.国产剧凸显出精品化的创作趋势D.凸显出国产剧创作的精细化趋势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学医术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工于治疗,尤精医方,遂大有时誉。汉 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少时与同
5、郡何禺页客游洛阳,颛探知其学,谓人日:“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尝见侍中王仲宣,仲景日:“君年至四十当有疾,须眉脱落,脱落后半年必死,宜豫服五石汤,庶几 可免。”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日五石汤已饮之矣仲景日:“观君 气色,非饮药之诊,何轻命欺人如此邪? ”仲宣益深恶之。后二十年果有疾,须眉皆脱落。越一百八十七 日卒。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也。*著伤寒卒病论【注】十卷行于世。盖推本素问热论之旨,兼演伊尹汤液而为之。探幢钩玄, 功伴造化,华佗读而善之日:“此真活人书也! ”仲景又著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 论杂病,
6、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宴为“千古医方之祖”。自汉魏以迄于今,海内学者,家肆户习,诵读不 暇,如土子之于六经。论者推为医中亚圣,而范晔后汉书乃不为仲景立传,是故君子有遗憾焉。(节选自明李濂医史,有删节) 【注】伤寒卒病论:即伤寒杂病论。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起:治愈 *B.宜豫服五石汤豫:事先 C.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力口:超越D.家肆户习,诵读不暇习:练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日/五石汤己饮之矣/6 .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
7、/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C.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D.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仲景曾经跟随同郡张伯祖学习医术,何顺认为张仲景青出于蓝,堪称一代神医。8 .金匮玉函要略方研究了伤寒与杂病,记载了相关医方,被尊为“千古医方之祖”。C.从汉魏起,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就得到民间的极大推崇,被提高到了与六经相等的地位。D.张仲景 医学理论上成就很大,有“医中亚圣”之称,后汉书却无传,令人遗憾。第II卷(共126分
8、)三、(25分)9 .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工于治疗,尤精医方,遂大有时誉。(2)盖推本素问热论之旨,兼演伊尹汤液而为之。10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友三首(其二)唐彦谦寒灯孤对拥青毡,牢落何如似客边。却忆花前酣后饮,醉呼明月上遥天。寄友三首(其三)唐彦谦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注】牢落:孤寂的样子。底事:何事,为什么。(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客居他乡,夜里独对寒灯、孤拥青毡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花前畅饮的场景。B. “醉呼”句生动再现了诗人和友人醉酒后的狂放情态,反衬出诗人
9、此时的孤寂落寞。C.梅花凋零,柳丝如烟,“梅花”句在对春景的描摹中暗含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惆怅。D.两首诗同是遥寄友人,都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和对与友人欢聚的时光的留恋。(2)诗人为什么“最恨东来雁”?你怎样理解诗人对“东来雁”的“恨”?请结合第二首诗简要回答。11.名篇名句默写。(1) ,切问而近思,仁 其中矣。(论语子张)(2)当窗理云鬓,o (北朝民歌木兰诗)(3)黑云压城城欲摧,o (李贺雁门太守行)(4)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琅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桃花源与外界 隔绝时间之久、程度之深。(6)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描写秋景的句子是:,
10、o四、(9分)12.弘毅中学文学社20212022年度研学小课题为“走进明清小说”,下面是与活动开展相关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小张同学的研学笔记节选。唐传奇大多立足于现实生活,题材较为广泛,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展示,成功塑造了 许多个性化的形象,这对明清小说创作自然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而宋代出现的“话本”,即专业说书 人为方便讲故事而写的底本,更是直接影响了明清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的表现形式。明清 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更多文人愿意在政府不甚重视的小说中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此相呼 应,当时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上层文人都对小说阅读保有较高的热情。【材料二】水浒
11、传善于从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刻画人物。下面是小张同学阅读水浒传时所做 的相关整理。人物姓名原文片段描写角度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肖像走到树前,把直禊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 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动作你倒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看你怎地奈何我! 没地里倒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语言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郭城,学吏出身目今 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心理(1)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明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原因。(2)请根据材料二,写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省 绵阳市 中考 语文 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