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物理 知识点复习练习 科学探究专题1.doc
《2021中考物理 知识点复习练习 科学探究专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中考物理 知识点复习练习 科学探究专题1.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42014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练习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练习-科学探究专题科学探究专题 1 11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答案:D2 如图为教科书中四个演示实验的图片,关于其对应的实验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杠杆不能省功B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无
2、关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D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等于 760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答案:A C D3给你一支铅笔、一块海绵、一个平底透明的玻璃杯、一块平面镜、足够的水。请任选其中的器材,分别设计一个力和光的物理小实验,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及能说明的物理知识。示例:用力压海绵,发现海绵凹陷下去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答案:力的实验:用手推桌面上的铅笔,铅笔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杯中装满水,将平面镜盖在杯口,慢慢将杯倒置,平面镜不会掉下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将杯放在海绵上,慢慢往杯中加水,看到海绵形变量加大,说明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光的实验:将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玻
3、璃杯中,看到铅笔在水面处“弯折”了,说明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透过装水的玻璃杯,看到铅笔变粗了,说明“水杯”相当于凸透镜有放大作用。铅笔放在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可看到铅笔的像,说明平面镜可以成像。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小岳阳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实验序号材料原长/m温度升高/伸长量/mm1铜1100.192铜2100.383铜1300.5724铝1300.695铝2100.46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1)该实验应准备的测量仪器是游标卡尺和、。(2)比较实验序号 2 与(或 3 与 4),可得结论:当原长
4、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3)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 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答案:刻度尺,温度计5 伸长量与物体原长度有4小明注意家里摆钟 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 1 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 1 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 27 所示的单摆 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 l 越长,周期 T 越。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 28 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 T2与摆长 l 的关系图像。分析图 28 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 T2与
5、l 成关系。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答案:长如答图5 所示实验次数12345678摆长 l/m0.300.400.500.600.700.800.901.00周期 T/s1.11.31.41.51.71.81.92.0周期平方T2/s21.21.62.02.32.93.23.64.0图 28图 26图 273正比可测出单摆来回摆动多次 的时间,再计算出来回摆动 1 次的时间。将钟摆 的长度调短5“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为什么屏幕上的光标会随之移动?”小科对此
6、感到好奇,于是进行了下列实验:用相同大小的压力,让鼠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鼠标垫、平整的桌面和光滑的玻璃面上移动,发现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光标移动正常;在桌面上移动时,光标移动不灵活;而在玻璃面上移动时,光标基本不移动。(1)小科做上述实骏是因为他猜测:光标会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可能与鼠标移动时受到的大小有关。通过上述实验小科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2)小敏仔细观察了通电时的鼠标,发现鼠标的反面有如图所示的发光点和小凸点,因此他对小科结论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在不拆开鼠标的前提下,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证明小科的猜想是错误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光标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小科和小敏又开
7、始新的探究答案:滑动摩擦力让鼠标垫稍离开鼠标垫后,移动鼠标,观察光标是否会移动6小科在观看 2009 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 O 点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 m 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 S,记录数据如下(各组在 A 点时初速度均相同):(1)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2)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
8、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小思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不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答案:答图 547 某汽车公司组织了一次新车型节油大赛,比赛分两组:第一组使用 A 型车(排量 1 6 升)。第二组使用 B 型车(排量 20 升)。A、B 型车外观和体积相同,属于同一产品系列。(1)你认为下列哪些评价方式可以作为比赛评价标准?(填序号)消耗相同体积的汽油,比谁行驶的路程长;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消耗的汽油体积少;行驶
9、相同的路程,比谁用的时间短;用“”的比值大小作比较。(2)下表是三位车手的比赛成绩,第一组比赛中最节油的选手是。(3)从本次比赛数据看,型车比较节油。(4)近年来,政府鼓励小排量、限制大排量汽车有什么意义?答案:(1)(2)陈超(3)A(4)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合理均可)32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右图)。5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
10、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 10 次。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8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了如下实验:(1)某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测得有关数据如图 A 所示。其中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脚踩在刹车踏板上时,车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脚踩在刹车踏板上,使车减速,到车停时车通过的距离。如果司机以 60 千米时的速度驾驶
11、,从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车停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米。(2)汽车的刹车方式有两种:方式一:刹车时,车轮不能滚动,只能滑行,直至车停。方式二:刹车时,车轮仍保持滚动,但滚动减慢,直至车停。图 B 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刹车所产生的刹车距离的比较。从图中可知,在车速相同时,采用哪种刹车方式刹车后,刹车距离较短?。(3)检测中,相同的甲、乙两车均以 v1速度行驶,甲车采取方式一刹车,乙车采取方式二刹车,刹车时车与障碍物的距离相等(距离小于 S1,如图),则撞击时哪辆车对障碍物的破坏程度更大?请结合图 B 中曲线说明理由。9.小明、小亮和小敏在实验室分别做三个小实验,实验过程中,他们分别遇到了不同的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中考物理 知识点复习练习 科学探究专题1 2021 中考 物理 知识点 复习 练习 科学 探究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