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docx
《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时间:2010.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策略 (第一讲)一、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社会分工中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练,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等保障机制,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从“静态”意义上讲,它反映着一个国家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或水平,如学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社会地位等。从动态意义上讲,“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追赶先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
2、平的发展完善的过程,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就其内容而言是指教师个体作为教师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实现的多个层面的变化与发展,这种变化与发展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教学行为上,更存在于教师内在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是一个包括知、情、意、行在内的综合体系的不断完善,是一个不断磨砺自我、修炼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其中,博大高远的精神、充实而圣洁的灵魂、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坚定而执著的教育信念,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三)教师专业成长阶段
3、1根据发展意识关注的重点和所达到的水平为标准划分四 阶段:(1)“虚拟阶段”:主要是指师范学习阶段,又叫职前成长阶段(2)“生存阶段”:指初任教师阶段(参加工作的第一年)(3)“任务阶段”:指教师专业结构诸多方面稳定,持续发展的阶段(第二年到第八年)(4)“自我更新阶段”:教师不再受外部评价和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第九年到第十三年)。2根据教师技能水平,可分五个阶段: 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 熟练水平 专家水平 (四)教师专业成长类型从教师现状划分为三种类型:初职型教师 骨干型教师 卓越型教师职初教师是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师;骨干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
4、人帮忙,也帮不了别人的老师;卓越型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自己进步的老师。(五)教师成长特征1.新教师从初上讲台到对教学完全适应,一般经历五个变化时期:探索期:初为人师,对教学工作充满幻想,情绪活跃而又焦虑,常努力模仿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希望尽快熟悉教学环和教学对象,力求迅速完成从读书到教书的全面过渡。协调期:心理上全面进入“教师”角色,能静心钻研业务,能较顺利地组织教学法活动,希望能被同学、同事和领导接纳,但处理课堂教学事件时常缺乏灵活性。适应期:已能得心应手地依据常规组织教学,教学设计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基本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他们渴望参加各种交流和培
5、训活动,工作充满了活力。平台期:教学能力经过前几年的磨炼,有了质的飞跃,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稳定,各方面的发展明显变缓。成熟期:通过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寻求新的教学措施,他们能突破“平台期”,实现教学能力的再次飞跃,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2教师成长还可以划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次成长期 高原期 第二次成长期l 教师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在第一次专业成长期内,老师们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1)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本的内容。(2)对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3)对学生的关注,这个阶段的教师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
6、这种学生观并未受到审视和提炼,但教师的教学开始考虑学生。(4)有与同伴合作的强烈愿望。(5)开始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l 教师进入高原期的标志: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时期,以及能否及时走出这一时期决定着该教师最终能否成长为一个卓越型老师,甚至决定该老师一辈子的职业成长水平。如果出现以下现象刚可能意味着开始进入高原期。(1)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他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2)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不到哪里去。(3)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
7、不见什么效果。(4)教师发现,自己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5)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一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疲惫。(6)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从这个高原期标志得出结论:(1)高原期对教师具有自蔽性,身处高原期的老师不能自觉到自己的处境。教师对同行引领心里不服,这个对教师的毒害最大。(2)据观察,大约有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教师,终身没有走出这个时期。这是教师专业的悲哀,教师每一天的工作都没有变化。(3)教师专业发展高原期往往还有教师人生的一些际遇。如离婚、生病、生活困难等等,教师
8、要走出高原期,格外艰难。l 教师进入第二次发展期的标志:据我观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进入了第二次专业成长期。如果出现以下现象,则可意味着该教师开始进入第二次发展期。(1)原先不太关注或不感兴趣的事物,突然或者慢慢开始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和工作内容。(2)生活圈和工作圈开始突破原来的格局,向外扩展。(3)关于教育教学和人生事业方面的理解开始与同伴区别开来,甚至有明显的不同。(4)不仅对教学问题感兴趣,而且对教材、对课程资源、对教学评价、对师资队伍建设、对一定区域内的教学管理问题开始感兴趣。(5)开始对某一种理论有热情,甚至成为某种理论的追随者。(6)非常注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
9、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些资料。 (7)对朋友或者工作伙伴开始有挑选,而且这种挑选不完全是因为与自己的亲疏。(8)在工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追求与人不同的看法和作法,表现出对一些固定的看法和作法的不满意。(9)开始在内心怀疑自己过去的一些信念,开始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甚至否定。(10)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有时会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11)对自己常常有陌生感,感到自己变化很大。(12)既不象过去那样自卑,也不像过去那样自傲,能客观看待自己。l 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比较: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与第二次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不同:(1)第一次成长方式主要是模仿;在第二次成长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
10、为及效果这一环节不可或缺。(2)第一次成长主要靠经验的积累;第二次成长主要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3)第一次成长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成长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变化。(4)第一次成长很多是自然开始的,第二次成长则有很多是受到较大挫折后开始的,或者是在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5)第一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主要是同伴的示范;第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则主要是专家的指导。 (五)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有效性调查表调查情况第一次发展第二次发展听课评课非常有效无效开公开课非常有效无效集体备课或校本教研、同伴互助非常有效无效在校内师徒结对非常有效无效到大学或教育学院脱产学
11、习一般有效一般有效读书无效非常有效参加由专家组织的课案研讨无效非常有效教学反思非常有效非常有效听专家报告一般有效非常有效由专家个别指导一般有效非常有效撰写论著无效非常有效参加校外学术组织无效非常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无效非常有效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培训无效非常有效撰写教师个人博客一般有效一般有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非常有效非常有效参加校内外教辅材料的编写无效非常有效参加教学管理活动一般有效非常有效1.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2. 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3. 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4. 某一些方式和途
12、径,对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是有效的,但对二次专业成长则效果不大,或者无效。时间:2010.4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策略 (第二讲)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自主发展策略(一)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就是教师本人对教育教学情境中自己专业现状的总体认识、评价、体验和期望。教师是一种高自律性的职业,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对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在内容维度上,它包括教师在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等方面的自我意识;在时间维度上,包括分别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专业发展的过程意识、状态意识和规划意识。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是教师真正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既能将教师过去
13、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使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又能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从而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可见,如何认识教师专业和专业发展,决定教师个人现实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未来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境界。过低或过高的专业自我意识,都会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假如,有一位20年教龄的教师认为教育教学是一个安稳、缺乏挑战的职业,日复日、年复年的重复工作,那么,20年教学历程或许就是他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还以“资深”自居,过度高估、过分自负,以致虚妄的专业自我,又会导致盲目自尊而藐视专家理论、轻视他人经验,或
14、对自己提出难以企及的目标,一旦失败便自我怀疑,甚至失去对事业的憧憬和追求专业发展的信心。只有教师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才能正视自我,而保持谦虚谨慎、积极上进的态度,不断总结经验,超越自我,逐步达到高水平的专业境界。(二) 制定可行的专业化发展自我规划教师是自我导向、自我驱动的学习者,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必须对专业发展的环境、个人的专业需求和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发展的自主设计、自我规划。这种分析思考决定了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不只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专业发展起一种引导、监控的作用,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在专业认知的掌控之下有序地展开,它本身就是
15、一种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1 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规划的框架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规划是教师本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的一个蓝图,为引导、监控和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参照框架。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规划是教师分析思考的结果,它包括众多内容,这些内容的组织便构成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规划的框架。尽管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是个人化的,不同的教师的自我规划有不同的内容和组织方式,但它依然具有一般的框架。以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规划的两个可行的框架,见表1、表2:表1、总体规划框架 学年 学科 姓名 项目内容自我分析优势与缺陷、能力、兴趣、需求环境分析教育教学背景、教师专业发展趋势、学校要求、学生需要专业发
16、展目标总体目标、阶段目标专业发展路径教学、学术、行政或其他路径行动方案步骤、策略或措施,时间,条件与资源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建议各步骤活动记录评价分析反思表2、年度规划框架目标具体目标策略或行动所需支持完成期限达成结果反思与评价姓名 年度 2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规划的内容自我分析:全面充分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等个性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诊断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如问题发生的领域、难度;寻找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专业发展方向,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或空间谋求个人的最大发展;列出自己的成长领域,并确定优先领域。核心内容是分析自己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环
17、境分析:把握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收集专业发展信息,把握专业发展方向,抓住专业发展机会;分析学校的目标、计划及对教师的要求,学生需求及其成长对老师的要求,平衡自身需求,学校需求和学生需求三者的关系,使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社会、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目标确立:形成愿景。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旨趣、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是走教学路径,还是走学术路径或行政路径。路径一确定,就要明确期望达到的结果,综合考虑自己的个人特点和环境因素,确定现实的发展目标,列出优先发展领域、长期与短期目标等。策略拟订:设计行动方案。目标一旦确定,就要考虑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策略,即由具体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各方面
18、的条件,分析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确定达成目标所需的特定的专业发展内容,进而确定完成专业发展任务所要开展的活动,具体包括听课、研讨、检查学生作业、实施行动研究,辅导,专业阅读,做教学札记,写自己的教学故事(案例);加入专业组织;学习运用新技术等。策略部分还必须包括实现目标或完成具体活动所采取的步骤或阶段,相应的时限,所需条件和资源,获取这些条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等。3 形成较强的专业化发展自主能力教师专业化发展自主能力是在教学专业活动中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它需要教师一定时间的专业生活及经验和积累,也是教师进一步专业发展自主的现实基础。在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活动尽管有多种形式,如与学
19、校领导的互动交流,同事之间的互助合作,与家长的接触等,但从总体上看,教室才是教师在学校的基本活动场所,课堂教学才是教师的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因此,对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探寻也应该根基于教师课堂上的专业生活。教师专业自主能力,既体现在教师对专业发展理论的深刻认识,对专业发展标准和专业发展环境的准确把握,对自主专业化发展状况的深刻反思,保证自我规划的动态性,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调整,使自我规划合理,可行、有效;更体现在以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为资源,在行动研究中自主建构专业技能,实现专业化发展与完善。(带加重号这一内容在本文第三部分详述)综上,教师个体确立了专业自我意识,制定并不断调整专业自我规划,形成了
20、专业自主能力,三者结合的有机体就是教师个体的专业自我追求。它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内驱力),它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起关键作用。(三)“行动研究自主建构”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这是所说的“行动研究自主建构”是指“以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为资源,以持续反思为基本手段,以实现理论有效内化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实践智慧、构建个性化自我操作体系自主建构教学技能为根本目的,以研究过程、行动过程,自主建构过程的有机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主动性、反思性、创新性融合的研究活动。这一研究过程的特征是螺旋上升、循环推进。“行动研究自主建构
21、“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1“行动研究自主建构”的前提: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说在新课程环境下,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有知识、有学问,而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加以省思、研究和改进;在专业追求中,乐于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自主建构教学技能,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教育专家,具有不可替代性。行动研究的是“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需要的是科学家那样的探索精神,要带着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昨天和今天,审视从他人那里学来的经验,审视一切正在使用的方法与正在讲授的知识,以一名研究者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在研究中获得乐趣,在反思中提高自身
22、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从行动研究角度看,教室既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可以成为教师自主建构教学技能的“天然”实验室,教师每种教学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都可以在教室进行实验并得到及时检验,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客观上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个人行动研究机会。下面从知识更新与重构、情感管理、行为规范的修练三方面说明这一问题。(1) 在知识更新与重构方面,虽然每一个专业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之前都经过了比较系统的职前预备教育,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学历教育,教育见习和教学实习等,但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位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及时吸纳所教学科和教育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扬弃自己
23、知识结构中已经陈旧或老化的知识。在这个知识更新和重构过程中,作为教师职业,不仅要善于发展自己本体性知识,更要善于发展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因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靠实践性知识作保障,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大体上教师专业知识可分为“教什么”和“如何教”,前者可称为本体性知识,后者则进一步分为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如下图所示:“教什么”(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如何教” : 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实践性知识:关于课堂情境及与之相关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且并非本体知识越多越好。实际上,“如何教”比“教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专业化 发展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