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pdf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B61/T 1531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25管理机制.26产业支撑.37就业服务.38公共服务.39评价.5附录 A(规范性)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评价测评表.6参考文献.8DB61/T 1531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军、郝江山、戴勇、邹峰、黄琦、赵兵、马大军、蒋仁璟、邱胜兰、龚波。本文件由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
2、责解释。联系信息如下:单位: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电话:0915-3212992地址: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13号邮编:725000DB61/T 153120221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的基本原则、管理机制、产业支撑、就业服务、公共服务、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管理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273-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 评价与改进GB/T 20
3、647.9社区服务指南 第9部分:物业服务GB/T 33168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GB/T 33169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GB/T 36735-2018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规范DB61/T 1493-2021社区工厂建设与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易地扶贫搬迁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3.2社区community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来源:
4、GB/T 36735-2018,3.13.3社区工厂community factory建设在城镇社区及其附近,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以群众就业、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产城融合、社会和谐为目的,以劳动密集型和生态友好型产业为重点,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劳动力的经济组织形式。来源:DB61/T 1493-2021,3.2DB61/T 1531202223.4评价evluation为确定其管理服务工作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所进行活动。来源:GB/T 19273-2017,3.1,有修改4基本原则4.1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4.2坚持原籍管理地和林、安置地负责房和人的
5、属地管理、就近就便原则。4.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际适用原则。4.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逐步规范原则。4.5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原则。5管理机制5.1社区治理5.1.1应提供户籍管理、就业、就医、就学、法律咨询、社保等“一站式”服务,做好迁出地和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有效衔接。5.1.2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基础信息库。5.1.3宜建立综合治理中心,设立人民调解室、警务站和社区微型消防站。5.1.4应以原籍或居住单元实行片区网格化管理。宜每100户选配 1名片区长、每 50户选配 1名楼(院)长,其职责包括且不限于:a)掌握安置区治安动态;b)收集社情民意;c)巡查环境卫生、消防安
6、全;d)开展群众性消防安全工作;e)了解群众基本信息、生活就业、技能培训、身体状况等。5.1.5100 户以上社区宜成立业主委员会,宜引进专业物业公司,负责社区的物业管理。5.2三方协同治理5.2.1应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片区长和楼(院)长三方协同联席会议制度。5.2.2应制定三方协同治理的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5.2.3三方应根据各自职责作出服务承诺,并建立相互监督制度。5.3新民风建设5.3.1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并派遣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员,组织群众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3.2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应建立文明新风章程及组织,包括但不限于:a)村规民约;
7、b)村(居)民议事会;c)道德评议会;d)红白理事会;e)禁毒禁赌会。DB61/T 1531202235.3.3应开展道德评议活动。5.3.4应以新民风建设为载体,选树一批正面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包括但不限于:a)道德模范;b)致富能人;c)自强标兵;d)五好家庭;e)十星级文明户。6产业支撑6.1应因地制宜,优先发展县域主导产业。6.2招商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6.3培育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收购等方式将搬迁群众融入产业园区。6.4易地扶贫搬迁 300 户(或 800 人)以上的社区应至少创办 1 家社区工厂(扶贫车间)。6.5支持依托乡村资源发展休闲农业
8、、健康养生等特色产业。7就业服务7.1就业岗位7.1.1应提供适合搬迁群众就业的工作岗位,包括但不限于:a)手工作坊、环卫保洁、家政服务等;b)农副产品营销、餐饮、电商、仓储、配送等;c)政府投资建设项目;d)以工代赈项目。7.1.2应开发公益岗位,包括但不限于:a)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关岗位;b)服务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c)护林、护河、护路、绿化、扶老助残、交通水利设施管护等岗位。7.2就业安置7.2.1应确保有劳动力且有劳动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一户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7.2.2应开展就业帮扶,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健全安置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7.2.3应组织搬迁劳动力有组织输出外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T 1531-2022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陕西省 DB61 1531 2022 易地 扶贫 搬迁 社区 管理 服务 规范 陕西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