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546-2022 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陕西省).pdf
《DB61∕T 1546-2022 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陕西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T 1546-2022 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陕西省).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13.080 CCS B 1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5462022 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erosion and water loss in windy and sandy area 2022-04-19 发布 2022-05-19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T 1546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综合治理体系.3 5 治理措施.3 5.1 工程措施.3
2、 5.2 生物措施.5 5.3 农业技术措施.10 附录 A(资料性)主要树种栽植密度.12 DB61/T 1546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利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发民、王文龙、张经济、娄义宝、徐家隆、史倩华、吕薛锋、郭明明、康宏亮、惠波、崔志强、张奕迪、白芸、郭文召、李建明、许阳光、朱亚男、冯兰茜。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
3、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电话:029-85936025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舟四路239号航创国际广场A座 邮编:710100 DB61/T 15462022 1 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陕西省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明确了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以及防护林建设适用条件、设计原则和管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及长城沿线半干旱草原受风沙活动影响的地区(包括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等县区)和大荔沙苑沙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
4、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6453.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 GB/T 21141 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T 51085 防风固沙林工程设计规范 NY/T 12392006 飞播种草技术规范 DB61/T 142 陕西省造林技术规程 DB61/T 326 陕西省治沙造林(草)技术规范
5、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机械沙障 mechanical sand barrier 为控制地表风沙运动,防治风沙危害,采用柴草、树枝、秸秆、板条、粘土、卵石、土工布、可降解塑料及其他材料,在流沙地表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蔽物,用于防风阻沙、改变风的作用及微地貌状况,是风沙危害防治的一种工程措施。3.2 植物沙障 vegetative and barrier 为控制地表风沙运动,防治风沙危害,用活的灌木、草本植物建立的阻沙措施,又称活沙障,以达到防风阻沙、改变风的作用和微地貌状况。DB61/T 15462022 2 3.3 机械沙障孔隙度 porosity of the m
6、echanical sand barrier 表示沙障垂直断面密度或疏透度的指标,指防沙材料间的孔隙面积占沙障垂直断面总面积的百分数。3.4 化学治沙措施 chemical measures for sand stabilization 通过喷洒具有一定胶结性的化学物质,在流沙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层而固定流沙的措施。3.5 引水拉沙 water diversion for flushing sand dune 在风沙草滩地区,利用水流冲拉沙丘,把起伏不平的沙地削高填低,形成平地,便于生产,开发利用荒沙的工程措施。3.6 引洪漫地 flood diyersion for silt depo
7、sition 应用导流设施把高含沙洪水漫淤在耕地或低洼地、河滩地上,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发展农业生产的生产活动。来源:GB/T 204652006,5.1.27 3.7 飞播造林种草 aerial seeding for sandification control 在需要治理且具备植物自然繁衍生长发育条件的大面积沙化土地上,采用飞机撒播适生植物种子造林种草的措施。3.8 沙地农田防护林 shelter belt on sandy farmland 在沙地农田周围营造的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小风沙灾害、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3.9 公路、铁路防护林 protec
8、tive plantations along the highway and railway 在有风沙危害的公路、铁路旁,为防止积沙、积雪以及横向风沙流等对道路或行驶车辆造成有害影响而种植的林带或林网。3.10 荒漠藻 desert algae 特指荒漠土生藻中的蓝藻,主要包括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 Schk)、纤细席藻(Phormidium tenue(Menegh.)Gom.)和爪哇伪枝藻(Scytonema javanicum(Kutz.)Born et Flah)等。DB61/T 15462022 3 3.11 封山(沙)育林 closing hills
9、 or sandy lands for afforestation 为恢复木本植物,可在几年、十几年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沙地进行封闭,禁止樵、牧、开垦等,使木本植物自然繁育覆盖地面的一种治沙措施。4 综合治理体系 4.1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及长城沿线半干旱草原受风沙活动影响的地区,应以防风固沙为主,宜采取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模式,在风沙危害严重的流动和半固定沙地,采用机械沙障结合生物措施固沙,在人畜活动频繁的地区开展封禁保护恢复植被,在绿洲农田开展林草田轮作、少耕和免耕、秸秆覆盖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4.2 大荔沙苑沙漠化土地,采取翻淤压沙、造林种草固沙、草田轮作、少耕和免耕、留茬、秸秆覆盖、果
10、园矮化密植、建设农田防护林等综合措施。5 治理措施 5.1 工程措施 5.1.1 机械沙障 5.1.1.1 适用条件 应布设在风沙运动较强烈的流动、半固定沙地,或造林前或造林时需要保护苗木的区域。5.1.1.2 结构类型 5.1.1.2.1 平铺式沙障。把柴、草、卵石、泥土等材料物平铺在沙地表面,以此隔绝风与地面松散沙层的接触,主要用以就地固定流沙,但对过境风沙流中沙粒的截阻作用不大。5.1.1.2.2 直立式沙障。将柴、草、枝条、板条、可降解塑料等障碍物直立于地表,一部分埋压在流沙中,一部分露出地面。可降低近地层风速,拦截风沙流的输沙,起到防治风沙危害的作用。5.1.1.3 平铺式沙障的设计
11、和施工 5.1.1.3.1 带状平铺沙障 条带的走向应与主害风方向垂直,带宽一般为0.6 m1.0 m,相邻带间距4 m5 m,条带的长度根据地形条件、防护对象和防护需求等确定。覆盖物若为柴草和枝条时,铺平沙面后,需在上面横压枝条,并用木桩固定,或在带的中线压湿沙,其厚度3 cm5 cm,注意柴草的梢头应向迎风方向。5.1.1.3.2 全面平铺沙障 适用于风蚀严重,就地取材容易,可采用全面平铺沙障。如铁路和公路两侧或项目区周围的地段。将覆盖物全面铺平在沙面上,其余要求与5.1.1.3.1相同。5.1.1.4 直立式沙障的设计和施工 5.1.1.4.1 直立式沙障的设计包含以下内容:DB61/T
12、 15462022 4 a)常用材料:柴、草、高秆作物的秸秆、芦苇、麦秆、稻草、树枝、灌木、黏土、卵石、片石、板条、可降解塑料和尼龙网等;b)沙障孔隙度:为保护幼林设计的机械沙障,一般用 40%50%孔隙度;在道路、农田及水利设施附近设置的沙障,可用 20%甚至更小的孔隙度;c)沙障高度:地面以上 20 cm100 cm,沙障入土深度 40 cm60 cm。为保护幼林而设计的机械沙障,地面以上不高于 50 cm;为阻止流沙前进的沙障,地面以上可高于 50 cm;d)沙障规格:边长 1 m1 m、2 m2 m 的网格状或 2 m、4 m 间距的带状。5.1.1.4.2 障间距离按以下要求确定:a
13、)网格状沙障:网格边长为出露高度的 6 倍8 倍。b)条带状沙障:坡度小于 4的平沙地,相邻两条沙障间距为沙障高度的 10 倍20 倍;沙丘迎风坡配置时,下一列沙障的顶端与上一列沙障的基部等高。沙障间距可参照下式计算:cot=HD.(1)式中:D为障间距离(m);H为沙障高度(m);a为沙面坡度()。c)设置时间:秋末冬初。5.1.1.4.3 直立式沙障施工方法为采用秆高质韧的柴草,长 70 cm130 cm,按照设计规格沿沙丘等高线方向挖水平沟,沟深 20 cm30 cm,沟底宽 3 cm5 cm。随挖沟把这些材料均匀地插放沟中,梢端朝上,基部插入沟底,两侧培沙,扶正踏实,培沙稍高出地面 1
14、0 cm 左右,使沙障稳固。5.1.1.5 管护 机械沙障建成后,要加强巡护,防止人畜破坏。机械沙障损坏时,应及时修复;当破损面积比例达到60%时,需重新设置。重设时应充分利用原有沙障的残留效应,沙障规格可适当扩大。柴草沙障应注意防火。5.1.2 化学固沙 5.1.2.1 适用条件 多用于地表沙物质松散、容易起沙或不适宜铺设机械沙障的地区。具备植物生长条件的地区,化学固沙可与植物治沙措施相结合,作为生物措施固沙的辅助性和过渡性措施。5.1.2.2 固沙材料 土壤凝结剂、沥青乳液、沥青化合物、乳化原油、泥炭胶液、高分子聚合物和聚氨酯等。所选材料应尽可能无毒、无污染和耐久性强。5.1.2.3 施工
15、方法 施工方法具体要求如下:a)喷洒方法分全面喷洒和局部喷洒 2 种,全面喷洒是直接将固沙材料喷洒在沙面上,局部喷洒是把沙子堆成格状或带状的沙埂,然后在沙埂上喷洒固沙材料;b)喷洒前先用水或乳化剂的稀溶液湿润沙面;c)喷洒时控制喷洒速度,使喷出的化学治沙液能均匀渗入沙层;DB61/T 15462022 5 d)喷洒时应与沙面保持一定距离,一般 1 m 左右为宜,且喷出液避免垂直落下,与沙面保持一定角度;e)喷洒应在无风或风速小于 3 m/s 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如遇小风要注意风向,避免顺风和逆风;f)在沙地表面形成 0.2 cm0.5 cm 的稳定固结层,且具备 100 kPa 以上的抗压强度;
16、g)如果配合林草治沙,应在栽种植物后喷洒。5.1.2.4 管护 作业区应严格保护,防止破坏固结层。固结层发生局部破坏的地段,应及时补喷;破坏严重的,应全面补喷。5.1.3 平沙造地 5.1.3.1 引水拉沙 5.1.3.1.1 适用条件 适用于具备农业生产条件且地面沙土覆盖层较厚的地区或河流滩地的整沙造地工程。5.1.3.1.2 施工方法 按GB 51018的13.2引水拉沙造地和GB/T 16453.520087引水拉沙造地执行。5.1.3.1.3 管护 经过第一次引水拉沙将沙地拉平后,最好能复漫一次,且在造地后对地面进行平整。5.1.3.2 机械平沙 5.1.3.2.1 适用条件 适用于低
17、矮沙丘分布的地势平缓地区。5.1.3.2.2 施工方法 利用推土机械将沙丘分层推平,平整沙面后,在沙面表层覆土10 cm50 cm。5.1.3.3 翻淤压沙 5.1.3.3.1 适用条件 适用于大荔沙苑旧河床被薄层活动沙层覆盖区域。5.1.3.3.2 施工方法 可采用深翻或大揭盖的方式。把表土翻在一边,然后把下层的河床淤泥层翻到表层来。深翻的深度,应根据淤泥层的淤积厚度而定,一般不宜超过50 cm。5.2 生物措施 5.2.1 植物沙障 5.2.1.1 适用条件 适用于一般流沙地。DB61/T 15462022 6 5.2.1.2 设计 5.2.1.2.1 植物选择:紫穗槐、沙柳、沙打旺等适沙
18、植物。5.2.1.2.2 设置规格要求如下:a)条带状:灌木类单行配置,均匀密植,行距 2 m6 m。蒿草类行距 1 m2 m;b)网格状:风沙活动较强地段,蒿草类株行距设计为 1 m1 m,灌木类设计为(2 m2 m)(3 m3 m)等不同规格。风沙活动较轻地段,蒿草类株行距设计为 2 m2 m,灌木类设计为(3 m3 m)(5 m5 m)等不同规格。5.2.1.3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要求如下:a)种子直播:适于花棒、踏郎、白柠条等植物。播种时注意播期的选择,最好是雨季;b)植苗:适于沙地柏、紫穗槐等植物,一般沿沙丘迎风坡隔一定距离水平带状沟植,沟宽 20 cm,深 30 cm40 cm,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T 1546-2022 风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陕西省 DB61 1546 2022 风沙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陕西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