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543-2022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范(陕西省).pdf
《DB61∕T 1543-2022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范(陕西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T 1543-2022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范(陕西省).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B61/T 1543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选址.26规划.27布局.38建设任务与要求.49管理.7附录 A(规范性)陕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大纲.9附录 B(规范性)水土流失防治指标.11附录 C(规范性)陕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申报书样式.12DB61/T 1543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中作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利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本文
2、件主要起草人:张孝中、孙虎、赵惠萍、孙艺香、张经济、徐崟尧、郝惠莉、柳礼香、朱晓敏、王惠泽、黄梦娇、王传明、刘毅。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电话:029-85936025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舟四路239号航创国际广场A座邮编:710100DB61/T 15432022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基本要求、选址、规划布局、建设、管理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3、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1018201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T 512972018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规范SL 5342013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陕西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demonstration park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具有典型水土流失特征,以高标准治理、高科技示范、新技术应用的水土保持园区,发挥较高的水土保持调水
4、保土效益、水土保持经济效益、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场所。3.2功能分区functional zoning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各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划分。3.3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评定assessment of demonstration park由项目管理单位依据程序和要求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开展的认定。3.4服务功能service function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利用资源、设施和技术,对社会公众开展的服务。DB61/T 1543202223.5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park为保护与改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
5、园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水土流失防治、生态恢复和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依照有关程序开展的建设活动。4基本规定4.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规划和建设中,所明确的主要功能包括: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科学试验和研究、生态经济产业、水土保持特色展示、生态观光休憩等。4.2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具备一定规模;水土保持工程质量高、效果好、典型性强;园内的水土保持成果可以发挥理念引领、典型示范、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等作用。4.3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目标应符合区域水土保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符合所在地行政区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并编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总体规划。4.4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治
6、理措施应体现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成果运用、水土流失治理先进技术推广、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合理配置、治理与开发相结合。5选址5.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所在地的水土流失、地貌景观、植被生态具有代表性。5.2有水土流失治理基础,水土保持措施运行良好,已有水土保持设施发挥了效益,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5.3与外界联系交通便利。5.4有充足空间,具备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和布设、科学技术试验示范研究、科普宣传教育、现代农业示范和游览休憩等主要功能发挥的需求。5.5得到附近居民的支持。6规划6.1调查6.1.1规划前应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园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
7、规律、水土保持措施、自然景观特点、交通便利情况、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开放条件等。6.1.2水土流失特点及典型性调查。主要包括园区水土流失的类型、特点、强度以及水土流失规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a)风沙区主要调查园区风力侵蚀的分布、特点、强度,以及人为因素等;b)黄土高原区主要调查园区的面蚀、沟蚀分布、重力侵蚀、侵蚀产沙规律、侵蚀强度、水土流失特点及人为因素等;c)平原区主要调查生态环境、河流侧方侵蚀、坍岸、防洪和湿地情况等;d)土石山区主要调查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土壤侵蚀部位、岩层风化、泥沙运移规律、重力侵蚀和泥石流情况等。6.1.3水土保持措施调查,主要调查现有水土保持措施单体,水利水
8、保措施及其配置情况,水土保持设施损毁情况,水土保持设施完好率,生态农业、生态产业与水土保持的关系等。DB61/T 1543202236.1.4自然环境调查和社会经济情况调查应符合 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规范(GB/T 512972018)的规定。6.1.5交通情况调查,包括距市、县(区)、镇、村的距离;等级公路(国、省、县道)分布及乡村道路的通达性和路况情况等。6.1.6基础设施情况调查,包括供水、电力、通讯、步行道、停车场、休憩场所、科研实验和试验场所、科普宣传设施、水土保持和现代农业展示等设施。6.1.7建设资金情况调查,包括资金投入、资金来源筹措、资金使用以及收益分配等情况。6.1.8开
9、放条件调查,包括开放的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安全条件、管理条件、服务对象条件及开放效益等。6.2规划6.2.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应明确主要功能定位、类型与发展目标,并体现水土保持典型示范、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等作用。6.2.2规划应根据建设和发展需求,规划建设期一般宜 3 年5 年。6.2.3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应纳入所在地的水土保持总体规划中。6.2.4规划应符合以下要求:a)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应建设目标明确、设计科学、功能分区清晰合理;b)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类型可分为综合防治型、科学研究型、科普教育型、生态产业型、特色展示型等;c)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功能区可分为综合防治
10、区、科学研究区、典型示范区、农林产业展示区、科普宣传区、休闲观光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区等;d)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成果应包括报告书和图件,成果可见附录 A;e)规划应通过专家评审,得到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6.2.5在规划的指导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根据建设规划,编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应报送主管部门审批,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6.3措施配置6.3.1应按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自然条件、主要功能类型、功能分区等综合配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6.3.2水土保持措施应配置科学,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和其他措施。水土保持措
11、施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7布局7.1总体布局7.1.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与当地的自然生态、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7.1.2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功能区不少于 3 个。7.1.3功能区布局及各功能区内部空间布置科学合理。7.2功能分区7.2.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应设立核心区,核心区应包含综合防治区和 1 个以上其他主要功能区。7.2.2主要功能区包括综合防治区、科学研究区、典型示范区、科普宣传区等。DB61/T 1543202247.2.3应根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典型性以及设施条件,首先明确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类型定位,再确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主
12、要功能区,然后再划分出其他功能区。不同类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功能区布局见表 1。7.2.4各功能区的名称和设施应与其功能相匹配。表 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功能区布局类型综合防治区科学研究区典型示范区农林生产区科普宣传区休闲观光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区综合防治型科学研究型科普教育型生态产业型特色展示型注:为必有功能区;为可有功能区。7.2.5各功能区应达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或陕西省水土保持示范园区评定办法的条件和基本功能要求。7.2.6功能区布局,应符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SL 5342013)的规定。7.3基础指标7.3.1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应高于所在地
13、区域的平均防治水平。7.3.2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可分为准备期、建设期和展示期。各时期的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参见附录 B。8建设任务与要求8.1建设任务8.1.1综合防治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以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果为建设目标,展示水土保持措施完善、配置合理、标准质量高、防治效果显著等水土保持成果。主要建设任务包括:a)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应达水土流失面积的 90以上(含 90);b)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科学、合理,防治水土流失效果好;c)水土保持设施完好率达到 100,建设质量达到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标准;d)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的水土流失轻微;e)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群落
14、结构良好、生态系统健康;f)对水土保持设施,有管护制度和管护人员;g)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持续发挥水土保持综合效益。8.1.2科学研究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以提高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水平为目标,具备开展科学研究和监测的设施与设备等条件,设备运行良好;科研成果丰富,并用于水土流失防治或生产实践;在水土保持科研和监测方面,有稳定经费投入和专职人员。主要建设任务包括:a)建设和配备用于相关科学研究的试验、实验、观测、模拟设备等仪器、设备和设施,且运行状况良好;b)科研设备和设施先进;DB61/T 154320225c)利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设施开展研究,并取得科技奖励、研究论文或专利成果;或有推广应用的新
15、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d)与科研等部门有较好协作机制,至少与 2 个以上科研部门或大专院校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或推广;e)取得的科学研究或技术成果,广泛用于生产实践,推动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发展,效益显著;f)科学研究或技术成果推广获得的经济效益纯收入,首先用于保障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科学研究或技术推广活动;g)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方面,有稳定经费投入和专职研究人员;h)建设科学研究设施,应针对所在区域的水土流失特点。风沙区侧重于风力侵蚀及荒漠化防治的科学研究和防治技术;黄土高原区侧重坡面侵蚀、沟谷侵蚀等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的研究和防治技术;土石山区侧重于重力侵蚀、水力侵蚀的研究和防
16、治技术;平原区侧重于河流侧蚀坍岸、地表径流利用、湿地保护等研究和治理技术。i)规范布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等相关研究和设施,展示先进技术。8.1.3科普教育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突出宣传水土保持、教育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应建设科普展示馆和体验设施、网络通讯设施和服务接待基础设施等;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活动、具备较强的接待能力和较长的开放时间。主要建设任务包括:a)建设和配备展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的演示和展示设施。演示和展示设施至少包括 5 种以上,展示设施有标牌和科普宣传栏;设立完善的景观标示牌;b)建设科普展示馆和体验设施,应建设网络、通讯和视频等信息化设施;拍摄水土保
17、持科技和成果的宣传视频;c)建设安全防护设施,策划科普教育活动方案、路线设计,购置宣讲员配置,编制科普宣传手册;d)建设参观基础设施。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接待能力应达到 200 人/次,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接待能力应达到 150 人/次,市、县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接待能力应达到 50 人/次;e)基础设施良好,并能满足常年开放的条件,每年向社会开放的时间在 180 天以上;f)每年接待人数: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达到接待 4000 人以上;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接待 1000 人以上;市、县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接待 500 人以上;g)应与 1 个及以上教育部门或教育机构有合作关系;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T 1543-2022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范陕西省 DB61 1543 2022 水土保持 科技 示范 建设 规范 陕西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