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014-2014 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技术规程(湖北省).pdf
《DB42∕T 1014-2014 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技术规程(湖北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T 1014-2014 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技术规程(湖北省).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91.040.30 P33 备案号:0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技术规程 Urban road soil curing agent stabilized mixture road bas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完成时间:2014-09-17)2014-09-17 发布 2014-11-18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DB 42/T 10142014 发布发布 DB42/T 10142014 I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II 引引 言言.III 1 范
2、 围.1 2 规范引用性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原材料.2 4.1 土壤固化剂.2 4.2 粉煤灰.2 4.3 土.2 4.4 集 料.2 4.5 水.3 5 混合料.3 5.1 配合比.3 5.2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3 5.3 性能指标.4 6 基层结构设计.4 7 施 工.5 7.1 准备工作.5 7.2 配 料.6 7.3 含水量要求.6 7.4 拌 和.7 7.5 摊 铺.7 7.6 碾 压.7 7.7 养 生.8 7.8 冬季施工.9 7.9 雨季施工.9 8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9 8.1 主控项目.9 8.2 一般项目.10 8.3 验 收.10 附录 A(规范性
3、附录)土壤固化剂检测标准.12 附录 B(规范性附录)本规程用词说明.14 条文说明.15 DB42/T 10142014 II 前前 言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本标准主编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湖北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固新材料有限公司、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蒋 乐、侯浩波、黄又清、张 伟、周 俊、孙爱国、张 炎、王文学、周 旻、王焕新、黄绪全、孙 杰、孙 琪、唐正涛、
4、张 威、吴 超。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武汉市汉口常青路 40 号,邮政编码:430023)。DB42/T 10142014 III 引引 言言 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 2012 年湖北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鄂质监标201350 号)的要求,由武汉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专题论证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湖北地区固化类道路基层设计、施工经验,充分吸纳了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成果,借鉴国内相关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制订本规范,充分体现安全、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4.1 土壤固化剂”与“土壤固化剂强度及技术指标”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本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专利持有人:武汉中固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 198 号。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DB42/T 10142014 1 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
6、料基层技术规程 1 范 围 1.0.1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统一土壤固化剂(HAS)稳定混合料修筑道路基层和底基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制订本规程。1.0.21.0.2 本规程适用于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HAS)稳定混合料基层和底基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1.0.3 土壤固化剂(HAS)稳定类基层与底基层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定。1.0.41.0.4 土壤固化剂(HAS)稳定类道路基层与底基层设计、施工应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2 规范引用性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
7、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JGJ 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 CJJ 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37-201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169-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T 59-94 柔性路面设计参数测定方法标准 CJ/T 3073-1998 土壤固化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0.1 土壤固化剂 soil curing agent 以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材料,
8、加入适量的石膏、激发剂及少量母料按照一定配比混合磨细制成的水硬性灰渣胶凝材料。3.0.2 基层 road base 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应力扩散层。3.0.3 底基层 road subbase 直接位于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3.0.4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 soil curing agent stabilized mixture DB42/T 10142014 2 土壤固化剂、集料或粉煤灰或土(粉质土、砂、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
9、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拌和、摊铺、压实及养生形成的胶结质结构。当其抗压强度满足路面基层要求时,该胶结质结构为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4 原材料 4.1 土壤固化剂 4.1.14.1.1 土壤固化剂符合行业标准土壤固化剂(CJ/T 3073-1998)的质量要求,土壤固化剂(HAS)产品性能指标检测应符合附录 A 的有关规定。4.1.24.1.2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的土壤固化剂(HAS)强度等级不得低于附录 A 中的要求。4.2 粉煤灰 4.2.14.2.1 粉煤灰化学成分中的 SiO2+Al2O3总量宜大于 70%;细度(45um 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45%,在温度为 70
10、0800的烧失量宜小于或等于 10%。当烧失量大于 10%时,应做试验,当其混合料强度符合要求时方可采用。4.2.24.2.2 SiO2+Al2O3总量和烧失量符合要求的新排放或陈年堆积的粗颗粒和细颗粒粉煤灰均可采用。4.3 土 4.3.14.3.1 土的塑性指数(用 100g 平衡锥测定)宜为 1012,并不得小于 6 或大于 25。当土的塑性指数小于 6 或大于 25 时,应采取压实混合料或粉碎土团粒措施。4.3.24.3.2 土的有机质含量(重量比)应小于 8%。硫酸盐含量(重量比)宜小于 0.8%。4.3.34.3.3 土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
11、 的有关规定。4.4 集 料 4.4.14.4.1 集料系指碎石、砾石、砂砾、含泥集料、高炉矿渣和稳定的钢渣等材料。集料的压碎值、抗压强度与适用范围,应符合表 4.4.1 的规定。集料压碎值的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表 4.4.1 集料压碎值、抗压强度与其适用范围 压碎值(%)抗压强度(MPa)使用范围 30 3.0 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基层 35 3.0 次干路、支路的基层和快速路、主干路的底基层 40 2.5 次干路、支路的底基层 注:碎石、砾石、砂砾、高炉矿渣和钢渣用压碎值,碎砖用抗压强度。4.4.24.4.2 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碎石、砾石或高炉矿渣、
12、钢渣集料级配要求符合表3.4.2的规定。DB42/T 10142014 3 表4.4.2 混合料中集料级配范围 筛孔 尺寸 mm 通过质量百分率(%)砂砾或碎砖 碎石或砾石 钢渣或矿渣 次干路及以下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次干路及以下道路 快速路 主干路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以下道路 37.5 100 100 100 31.5 85100 100 90100 100 95100 19.0 6585 85100 7290 8198 6085 9.5 5070 5575 4868 5270 5070 4.75 3555 3959 3050 3050 4060 2.36 2545 2747 1838
13、 1838 2747 1.18 1735 1735 1027 1027 2040 0.60 1027 1025 620 820 1030 0.075 520 515 520 515 520 4.5 水 4.5.14.5.1 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规定。宜采用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自来水或 PH 值大于6 的水。5 混合料 5.1 配合比 5.1.1 5.1.1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材料的配合比,应根据所用材料按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两阶段进行设计,由试验段试验资料决定生产配合比。当受条件限制或做试验有困难时,可参考表 5.1.1选用。表5.1.1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推荐配合
14、比(%)序号 集料 粉煤灰 粉、砂、粘土 土壤固化剂 适用范围 A 7481-1520 46 底基层 B 7481 1520-46 基层、底基层 C 9496-46 基层、底基层 注:土壤固化剂剂量是土壤固化剂质量占混合料干质量的百分率。5.1.25.1.2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时,实际施工采用的土壤固化剂掺量宜在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基础上增加 0.5%。5.2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5.2.15.2.1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通过重型击实仪试验方法确定。5.2.25.2.2 当不便用现有的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准确测定时,可按下列公式(5.2.1、5.2.2)
15、计算:pGnmG)(0 (5.2.1)(%)100210CWWW (5.2.2)DB42/T 10142014 4 式中 0 混合料最大干密度(kg/m);折减系数,一般用 0.98;G 集料毛体积密度(kg/m3);M 土壤在混合料中占总干重的百分数;P 集料在混合料中占总干重的百分数;混合料中粉煤灰或粉、砂、粘土的最大干密度(kg/m3);n 土壤固化剂在混合料中占干重的百分数;0 混合料最佳含水量(%);CW 混合料总干质量(g);W1 混合料最佳含水重(g);W2 集料面干饱和含水重(g)。5.3 性能指标 5.3.15.3.1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 7d 龄期抗压强度应符合表 5.3
16、.1 的规定,强度试验的平行试验最小试件数量,不得低于 6 组。表5.3.1 混合料7d龄期抗压强度(MPa)层位 道路种类 快速路和主干道 次干路 支路 基层 3.0 2.5 2.0 底基层 2.5 1.5 注:试件在温度 202和湿度大于 95%条件下,7d 的饱水抗压强度。5.3.25.3.2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回弹模量设计参数值应符合表5.3.2的规定。表5.3.2 抗压回弹模量设计参数值(Ec)混合料 Ec(MPa)使用范围 A 600800 底基层 B 8001000 中基层、底基层 C 10001200 上基层、底基层 配料条件 表中各种类混合料的配合比,应符合本规程第 5.1
17、 条的规定 养生条件与龄期 试件在温度 202和湿度大于 95%条件下,养生 90d 龄期 6 基层结构设计 6.0.16.0.1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及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的有关规定,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确定选用合理的基层。6.0.26.0.2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弯拉强度等设计参数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测定。柔性路面测试方法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柔性路面设计参数测定方法标准CJJ/T 59 进行;刚性路面测试方法可按柔性路面测试方法进行。DB42/T 10142014 5 6.0.36.
18、0.3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2 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3 应具有较小的收缩性 4 与面层结合良好 6.0.46.0.4 路基经常处于潮湿和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段应设置垫层。垫层宜采用砂砾或碎石垫层,含泥量不应大于 5%。6.0.6.0.5 5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典型模式及其使用范围可按表 6.0.5 选用。表6.0.5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典型模式及其使用范围 城市道路 沥青路面 等级 种类 沥青面层厚度(cm)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厚度(cm)基层 底基层 快速路和主
19、干路 根据计算确定 1518(C)1518(A、B、C)次干路 1518(B、C)1518(A、B、C)支路 1518(A、B、C)注:括号内代号为适用范围,详见本规程表 5.1.1,(1518)代表一层厚度。6.0.6.0.6 6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模式及其使用范围可按表 6.0.6 选用。表6.0.6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典型模式及其使用范围 城市道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 等级 种类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cm)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厚度(cm)快速路和主干路 根据计算确定 1518(C)次干路 1518(B、C)支路 1518(A、B、C)注:(151
20、8)代表一层厚度。6.0.76.0.7 为保证沥青面层与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结合紧密牢固,基层上应设置透层油和下封层,透层油沥青可用乳化沥青,下封层可选用稀浆封层或同步碎石封层。6.0.6.0.8 8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道路基层结构厚度一般不小于 15cm。6.0.6.0.9 9 对快速路和主干路等交通量较大的道路,应在面层与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之间加铺连接层,连接层宜为沥青碎石混合料。7 施 工 7.1 准备工作 7.1.17.1.1 新建道路路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有关规定。DB42/T 10142014 6 7.1.27.1.
21、2 旧路加铺混合料时,旧路上泥土杂物和松散集料等应清理干净。干燥路段需用水润湿。局部坑槽应修补夯实。7.1.37.1.3 备料可分为路床备料和集中备料两种。在城镇道路中使用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材料,宜集中备料。7.1.47.1.4 各种原材料应根据工程进度所需要数量预先准备好,并取样试验,其规格与品质应符合要求。7.1.57.1.5 湿排粉煤灰含水量大于 40%时应堆高沥水,干排粉煤灰应加水润湿,其含水量均宜保持在 25%35%,并应防止雨淋或粉尘飞扬。7.1.67.1.6 路面基层大规模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施工材料虚铺系数及相关施工技术参数,试验段施工长度不宜小
22、于 150m。7.2 配 料 7.2.17.2.1 配料可按照下列三种方法进行:1 质量法 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基层混合料配料施工。根据混合料质量比、一次拌和混合料总干质量和各种材料含水量,计算出各种原材料湿质量,然后按各湿料质量称料掺配成混合料。2 体积法 适用于拌和少量混合料。根据混合料质量比、各种原材料湿松密度和含水量,换算为体积比,用容器按比例量取各种原材料掺配成混合料。3 层铺法 适用于机械路拌法拌合混合料。根据混合料质量比和最大干密度、各种原料湿松密度和含水量及混合料压实层厚和压实度等数据,计算各种原料松铺厚度,以此控制各层原材料摊铺厚度。7.2.27.2.2 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
23、化,应随时计算调整各种材料用量。7.3 含水量要求 7.3.17.3.1 施工中,当混合料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应适量加水。加水量和加水次数应根据当时气候条件和原材料含水量而定,并使加水后混合料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7.3.27.3.2 机械厂拌宜用压力喷头加水。机械路拌宜用洒水车或其他洒水工具将水均匀喷洒。7.3.37.3.3 混合料中水分过多时应晾晒风干,使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7.3.47.3.4 混合料的加(或减)水量应根据混合料湿重、实际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等数据计算。DB42/T 10142014 7 7.4 拌 和 7.4.17.4.1 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拌和,拌和均匀的混合料应
24、卸至储料场(或仓)待运。在装运混合料过程中,发现有离析现象时,应用装载机翻拌均匀后,再运至工地摊铺。混合料应做到随拌和,随运输、随摊铺、随压实。7.4.7.4.2 2 混合料从拌和均匀到压实,不宜超过 3h。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宜采用专用摊铺机械摊铺。7.5 摊 铺 7.5.17.5.1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松铺系数宜由试铺决定,亦可采用表 7.5.1 中数值。表7.5.1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松铺系数 人工摊铺 机械摊铺 1.41.6 1.21.4 7.5.2 混合料宜机械摊铺,一台摊铺机的宽度不宜大于 8 米,对超宽路段采用两台摊铺机错位摊铺,用烫平板立即整型,若出现缺料时,应
25、及时补料。摊铺过程中多台运料车在摊铺机前 200300 米备料等待,确保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7.5.37.5.3 当采用人工整型时,应采用锹和耙,并应先将混合料铺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型,再用履带拖拉机初压 12 遍后进行第二次整型。7.5.47.5.4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通行任何车辆,并应由人工配合消除粗、细集料的离析。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摊铺整型后,应封锁交通,并应在最佳含水量时及时进行压实。7.6 碾 压 7.6.17.6.1 应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距、压实功能不同,制定碾压方案。7.6.27.6.2 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每层压实厚度应根据压路机械的压实功能决定,并不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T 1014-2014 城镇道路土壤固化剂稳定混合料基层技术规程湖北省 DB42 1014 2014 城镇 道路 土壤 固化剂 稳定 混合 基层 技术规程 湖北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