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236-2020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上海市).pdf
《DB31∕T 1236-2020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上海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1∕T 1236-2020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上海市).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03.080.99 A 16 0031 上海市士也方标2佳DB31月1236-2020飞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social work in juvenile justice 2020回07-27发布2020-10-01实施hJr 斗怀J叩阳dvFUFE azp飞/且Jb一咆jOVU巾r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1月1236-2020目次前言.皿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服务对象.4.1 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4.2 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4.3 涉罪未成年人4.4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2 4.5 未成
2、年在押服刑人员.2 4.6 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2 4.7 未成年被害人.2 4.8 未成年证人.2 4.9 司法程序中涉及的其他未成年人25 服务原则.2 5.1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2 5.2 社会工作伦理原则.3 5.3 系统性原则5.4 协同性原则5.5 保密原则6 服务要求.3 6.1 基本要求.3 6.2 犯罪预防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6.3 涉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4 6.4 涉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6.5 司法程序中涉及的其他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7 服务方法7.1 基本服务方法.7.2 针对特定需要的介入方法.8 委托与服务流程.8 8.1 委托流程
3、.8 nn6n6nudnud 程求求求流.要要要务障度构员服械制机人J服J2JOOQdQUQd DB31月1236-20209.4 场地要求.9 10 服务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四10.1 服务质量评价.10 10.2 持续改进.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委托与服务流程.11 参考文献.,.12 E DB31月1236-2020前.四周=E司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上海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
4、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益扬青少年社会工作促进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建军、费梅苹、吴志晖、黄旦闻、吴燕、钱海啸、林庆伟、杨挺、张世欣、夏槌、吴海峰、张瑾瑜、王琼蕾、李丹阳、殷浩田、董宇文、吴智惠、蔡琴、汤瑾、委晓祯。而皿DB31月1236-2020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服务方法、委托和服务流程、服务保障及服务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以未成年人为对象开展的司法社会工作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5、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MZ/T 071 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MZ/T 094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工作MZ/T 095社会工作方法小组工作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social work in jovenile joslice 以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未成年在押服刑人员、刑满择放的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证人、司法程序中涉及的其他未成年人为对象,整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为恢复、改善、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功能,促进未成年人健
6、康成长及实现犯罪预防而提供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服务活动。3.2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利他和助人的权极的社会行为。4 服务对象4.1 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包括但不限于za)实施了吸烟、饮酒zb)多次旷课、逃学zc)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d)沉迷网络以致于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e)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参与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50 进人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gg)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等不良活动;1 DB31月1236-2020h)观看、收昕含有色情、淫秽、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音像制品、读物或者网络信息;
7、i)其他有害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不予干预会日益严重的未成年人。4.2 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包括但不限于2a)实施了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Fb)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zc)辱骂、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Ed)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sd 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0 卖淫、嫖娼,或者进行理秽表演pg)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gh)参与赌博赌资较大Pi)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4.3 涉罪未成年人实施涉嫌犯罪行为时木满八周岁并进入刑事
8、诉1程序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4.4 未成年社区摒正对象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实施社区矫正时未满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4.5 未成年在押服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在看守所或者未成年人管教所接受教育改造的未成年罪犯。4.6 刑罚孰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刑罚执行完毕,未满十八周岁的本戚年人。4.7 朱琪年敬富人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或未成年人罪错行为侵害的未成年人。4.8 未成年证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司法机关作班的诉讼参与未成年人。4.9 司法程序中涉及的其他未成年人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进入司法保护程序的未成年人,以及民
9、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涉及的其他未成年人。5 服务原则5.1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采取教育和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服务。DB31月1236-20205.2 社会工作伦理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5.3 系统性原则重视未成年人与其家庭、学校、朋辈、社区等系统的互动关系,全面系统地评估未成年人服务需求,提供系统性社会工作服务。5.4 协同性原则未成年人工作的相关部门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分工合作、有机衔接,发挥所长、形成合力。5.5 保密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和尊严,对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
10、信息,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决定,不得提供给任何单位和个人。6 服务要求6.1 基本要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受司法机关、未成年人工作相关部门的委托,指派社会工作者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步刑事案件和捞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以及司法程序中涉及的其他未成年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6.2 犯罪预防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6.2.1 开展思想引导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等服务,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6.2.2 开展法治教育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法治宣传及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防艾教育等服务,提升其
11、守法意识,矫正其偏差行为。6.2.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维护、心理行为问题矫正等服务,提升其心理健康意识,改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6.2.4 开展行为规范训练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正向信念、品行修养、习惯养成、亲社会行为规范等服务,改善其对自身行为负责任的意识、态度和行为。6.2.5 提升自我防妒意识和能力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青春期自护、安全防范等服务,提升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3 DB31月1236-20206.2.6 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
12、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情绪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等服务,提升其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6.2.7 提升生涯规划能力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学业及职业技能训练、生涯发展辅导,提升其生涯规划能力。6.2.8 促进人际交往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表达理解、人际融合、解决问题等技能训练,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6.2.9 调造社会关系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改善朋辈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服务,协助其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6.2.10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13、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协助其树立正向教育观念,提升其教育子女及亲子沟通的知识和技能。6.2.11 建立社会支持网结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通过资源整合、环境改善、政策倡导等服务,建立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6.2.12 引导社会参与社会工作者应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通过举办社会活动类、志愿服务类、运动类、职业技能类等社会服务活动,充实未成年人的闲暇时间,改善其社会参与的意愿、态度和技能,增加其获得社会参与的机会。6.2.13 参与保护处分社会工作者应对因年龄或情节等法定原因而没有达到刑事追究标准的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参与开展训诫、心理辅导、行
14、为矫正、感化教育等专业服务,预防其违法犯罪。6.3 涉刑事案件的未成华人社会工作服务6.3.1 侦查、起诉、审判阶段的服务6.3.1.1 担任合造成年人社会工作者应对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证人开展服务,在讯问、询问或者审判时,因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不能、不宜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或侵害人的,作为合适成年人到场,履行监督、沟通、抚慰、教育等职责,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6.3.1.2 开展社会调查社会王作者应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服务,至其所在的家庭、学校、居(村委、工作场所等单位,对未4 DB31月1236-2020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是否具备有
15、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条件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社会调查报告,为司法处理提供参考依据。6.3.1.3 参与现护帮教社会主作者应对处于取保候审观护帮教、不捕不诉跟踪帮教期间的涉罪未成年人,定期开展思想辅导、日常监督、生活观察、行为矫正、安全保护、公益劳动等服务,以改善其行为、预防其再犯行为的产生,并做好服务记录,为司法处理提供依据。6.3.1.4 参与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教育社会工作者应对处于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间的涉罪未成年人,定期开展日常监督、活动报告、生活观察、行为矫正、思想教育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公益劳动等服务,以改善其偏差行为,预防其再犯行为的产生,并做好服务记录
16、,为司法处理提供依据。6.3.1.5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社会工作者应对涉罪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主要包括建立家庭规则、学习掏通技巧、调和及重建家庭关系等,提升其家庭教育能力。6.3.1.6 提供羁押期帮教服务社会工作者应对被羁押在拘留所或看守所的未成年人,根据其年龄、性别和思想行为特征,开展心理疏导、行为矫正、法治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出所衔接等服务,建立其亲社会行为,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6.3.1.7 参与刑事和解社会工作者可对涉罪未成年人、非重大人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害人和受罪错行为影响的任何其他未成年人,开展调解服务,激发涉罪未成年人悔改意识,鼓励涉罪未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1T 1236-2020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上海市 DB31 1236 2020 未成年人 司法 社会工作 服务 规范 上海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