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326-2021 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规范(河北省).pdf
《DB13∕T 5326-2021 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规范(河北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T 5326-2021 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规范(河北省).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93.080 CCS P 2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3262021 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of highway rest area and terminal yard 2021-01-21 发布 2021-02-21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T 5326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
2、起草单位:河北曲港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河北雄安荣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交投干线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万里路桥海绵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同路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透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起草人:赵文忠、李辉、李新杰、杜群乐、王向平、路颖铎、雷伟、张宏君、申大为、岳佳琦、李彦伟、王子鹏、曹亚东、杨祥、王志斌、张超、曹荣吉、朱浩然、李石磊、许忠印、李国清、王林山、熊玉华、陈雷、代震、张毅、谢宁、张恒基、杨炳
3、、李准、刘佳雯、张冲、胡俊博。DB13/T 53262021 1 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的材料、结构组合设计、透水水泥混凝土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等技术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公路服务区和场站,其他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工程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
4、质性试验方法 GB/T 12988 无机地面材料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CJJ/T 135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 D3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073.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5、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透水水泥混凝土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由粗、细集料及其表面均匀包裹的水泥基胶结料,相互粘结,并经水化硬化后形成的具有连通空隙结构的混凝土。3.2 DB13/T 53262021 2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surface layer 具有透水功能的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表面层。3.3 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基层 permeable base layer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与土基之间,由大空隙级配碎石(Open-Graded Granular Base,OGB)或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构成的透水、蓄水层。3.
6、4 全透水铺面结构 fully permeable structure 路表水能够依次通过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和透水基层直接向下渗透至土基中的透水铺面结构体系。3.5 半透水铺面结构 semi-permeable structure 仅面层和基层透水,土基不透水的透水铺面结构体系。3.6 排水铺面结构 drainage surface structure 仅面层透水,基层和土基均不透水的透水铺面结构体系。3.7 大空隙级配碎石基层 open grade base 空隙率不小于 20%的级配碎石基层。3.8 连通空隙率 interconnected voids 透水水泥混凝土内部存在的连通空隙体积
7、与透水水泥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3.9 透水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单位时间内在单位水力梯度作用下通过透水水泥混凝土单位面积的水量。3.10 灰集比 cement-aggregate ratio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与集料(粗、细集料)的质量比。4 材料 4.1 一般规定 DB13/T 53262021 3 原材料包括水泥、集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等。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材料宜就近取材,并应有利于自然环境和生态景观的保护。4.2 原材料技术要求 4.2.1 水泥 水泥应采用强度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GB 175的规定。4.2.2 面层集料 透水水
8、泥混凝土面层采用的集料应满足表1的规定,其它指标可参照JTG/T F30中的 级规定。表 1 面层集料技术指标要求 4.2.3 基层集料 基层集料应选择质地坚硬、耐久、洁净且有明显棱角的碎石料,不得使用未破碎的卵石类石料,但具有足够破碎面的破碎卵石/砾石可用。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它指标可参照JTG/T F30中的 级要求。表 2 基层集料技术指标要求 4.2.4 外加剂 在使用包括减水剂、增强剂等外加剂时,应考虑其对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影响,慎重使用对水泥胶浆流动性影响较大的外加剂,以保证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的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外加剂应
9、符合GB 8076与GB 8077的规定,用法、掺量按产品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使用。4.2.5 水 项目 面层集料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粗集料(4.75mm)(细集料(4.75mm)压碎值,%20.0 23.0 JTG E42 T0316/T0350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5.0-JTG E42 T0311 含泥量(按质量计),%0.5 1.0 JTG E42 T0310/T0333 表观密度,kg/m3 2500 JTG E42 T0308/T0328 紧密堆积密度,kg/m3 1350 JTG E42 T0309/T0331 堆积孔隙率,%47.0 JTG E42 T0309/T03
10、31 项目 基层集料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粗集料(4.75mm)细集料(4.75mm)压碎值,%25.0 25.0 JTG E42 T0316/T0350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8.0-JTG E42 T0311 含泥量(按质量计),%1.0 JTG E42 T0310/T0333 DB13/T 53262021 4 透水水泥混凝土用水宜采用洁净饮用水,应符合JGJ 63的规定。4.2.6 彩色涂层材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彩色涂层由颜料和保护剂组成,每平方的用量约为0.2kg/m20.3kg/m2,其使用说明如下:a)油性树脂涂料:油性树脂漆和固化剂的比例、用量需参考产品要求,并根据实
11、际需求进行调整;b)水性树脂涂料:水性树脂漆可以与水直接混合使用,其掺水比例(一般小于 5%)需参考产品要求,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4.3 透水水泥混凝土技术要求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 3 透水水泥混凝土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C20 C25 C30 抗压强度,MPa 20 25 30 GB/T 50081 抗折强度,MPa 2.5 3.0 3.5 连通孔隙率,%10 附录 A 透水系数(15),mm/s 0.5 附录 B 耐磨性(磨坑长度),mm 30 GB/T 12988 抗冻性 25 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20 GB/T 50082 25 次冻
12、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5 5 铺面结构组合设计 5.1 设计原则 5.1.1 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结构设计包括:透水结构类型选择、结构层组合与材料设计和各结构层厚度确定。5.1.2 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结构层:一般由面层、基层和土基组成。基层可作蓄水层,根据面层、基层类型可在中间增加一层找平层。强降雨区域铺面结构内部宜设置溢流管。5.1.3 根据工程所在处的地质、土基条件、气候、降雨、地下水位高度、交通荷载、设计降雨年限等基本情况,确定面层和基层材料及厚度、溢流管管径和设置位置等,以保证铺面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整体承载力、透水性能和蓄水性能。当路床下为粘性土时,应设置排水层。土质较差时,应选择建设半
13、透水、排水结构,或换填砂性土。5.1.4 服务区、场站不同区域典型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结构见表 4。DB13/T 53262021 5 表 4 服务区、场站不同区域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推荐典型结构组合及厚度设计范围 适用 区域 人行区域 中、轻载区域 重载区域 广场、运动场、人行道 小汽车、客车停车场 及区域道路 货车停车场及区域道路 结构 类型 全透水结构 全透水结构 排水结构 推荐路 面结构组合 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C20,6 cm10cm 2、细石找平层,3 cm5cm 3、级配碎石基层(或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 cm20cm 4、反滤土工布(可选)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C25
14、,15 cm20cm 2、细石找平层,3 cm5cm 3、级配碎石基层(或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 cm30cm 4、反滤土工布(可选)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内部设置排水管),C30,25 cm40cm 2、沥青混凝土过渡层,2 cm4cm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 cm50cm 4、防水土工布(可选)5.2 面层 5.2.1 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交通荷载的需求。应平整、坚固、耐磨和美观,并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5.2.2 根据其使用区域的不同,宜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材料,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范表 3 的规定。5.2.3 面层可采用单层结构,也可以采用上、下双层结
15、构。上面层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宜为 4.75 或9.5mm,下面层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宜为 9.5 mm16mm。上面层推荐厚度为 4 cm6cm,其余为下面层厚度。双面层结构的典型级配范围宜符合表 5 要求。表 5 面层透水水泥混凝土的级配范围 层位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上面层 100 100 100 85100 1030 010 05 下面层 100 95100 90100 60100 2535 05 0 5.3 基层 5.3.1 基层可采用透水性好的级配碎石或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货车停车场区域铺面宜采用土工
16、格栅或格室加强,以提高稳定性和承载力。5.3.2 采用全透水结构和半透水结构铺面时,除应达到设计强度,能满足铺面结构所需的承载力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蓄水性。采用排水结构铺面时,宜参照常规密级配路面基层设计确定,并在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一层过渡层。5.3.3 采用大空隙级配碎石基层(OGB-20,上加 OGB-10 薄找平层)时,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范第 4 章的规定,两种级配碎石的典型级配范围宜符合表 6。DB13/T 53262021 6 表 6 两种级配碎石级配范围 5.3.4 采用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时,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范第 4 章的规定,其它指标应符合JTG/T D3
17、3 的规定。水泥用量不应少于 160kg/m3,7d 浸水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3 MPa,渗透系数不应小于 0.5mm/s。5.4 土基 5.4.1 土基应均匀、稳定。当采用全透水结构铺面时,除应保证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渗透系数不低于 110-4cm/s。5.4.2 采用半透水结构和排水结构铺面时,土基无透水要求,压实度不应低于 96%。5.4.3 土工布应符合以下要求:a)反滤土工布:纵、横向断裂强度不小于 20kN/m,纵、横向撕裂强度不小于 0.56kN,静态顶破(CBR)力不小于 3.9kN,断裂伸长率不大于 60%,垂直渗透系数不小于 0.08cm/s,厚度(2
18、kPa)不小于 2.8mm;b)防水土工布:纵、横向断裂强度不小于 15kN/m,纵、横向撕裂强度不小于 0.42kN,静态顶破力不小于 2.9kN,断裂伸长率不大于 80%,厚度(2kPa)不小于 2.2mm。6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1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性能应符合 JGJ 55 的规定,并满足表 3 的规定。6.2 配合比设计 6.2.1 粗、细集料划分以 4.75mm 为界限。粒径大于 4.75mm 为粗集料,小于 4.75mm 为细集料。6.2.2 凝土中级配碎石应具有良好的骨架强度,级配设计可参照表 5。6.2.3 单位体积透水混凝土的集料用量,应按公式(1)计算确定:GG
19、W(1)式中:WG单位体积集料用量(kg/m3);G各档集料按比例混合后所测得的紧密堆积密度(kg/m3);集料用量修正系数,取0.98。6.2.4 集料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集料表面粘附的水泥越多。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选取的水泥用量或灰集比值应越大,并应避免出现离析。常用 3 档集料的最佳灰集比范围宜符合表 7 要求。表 7 单一粒径集料最佳灰集比范围 粒径大小(mm)2.364.75 4.759.5 9.513.2 灰集比 0.260.28 0.230.25 0.160.18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20、 1.18 OGB-10 100 100 100 100 85100 1030 010 05 OGB-20 80100-020-010 05 0 DB13/T 53262021 7 6.2.5 总灰集比值为应为所设计集料级配中各档粒径集料对应最佳灰集比的加权平均值,按公式(2)确定:ii(2)式中:总灰集比值;i 各档集料的使用比例;i 各档粒径集料对应的灰集比设计值。6.2.6 单位体积用水量应根据水灰比确定,建议使用范围为 0.280.32。6.2.7 外加剂用量应按公式(3)确定:aWMca(3)式中:Ma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m3);Wc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
21、用量(kg/m3);a 外加剂占水泥用量的质量分数(%)。6.3 配合比的确定 6.3.1 按单一或设计集料级配和各档集料推荐灰集比中值进行试配,可增加粒径 2.36 mm4.75mm集料,或减少粒径 9.5 mm13.2mm 集料的百分比来提高混凝土强度,同时提出基准配合比。6.3.2 可适当增加各档集料灰集比值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强度,同时考虑外加剂类型和掺量对水泥用量,水泥胶浆粘附性、可塑性和裹覆集料厚度的影响。6.3.3 设计实例见附录 C。7 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进场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本规范第 4 章的规定。7.1.2 进场前,应确认现场水电供应、交通等施工条件
22、。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先确定混凝土搅拌和集料堆料场地。7.1.3 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同时,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1.4 施工前,应完成施工区域内各类管线、绿化设施等现场高程和坐标点的确认。7.1.5 施工前,应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有关原材料的检验工作,确认施工机械工况良好。使用商品透水水泥混凝土时,应提前向混凝土供应方提出要求,进行混凝土试拌并对其技术措施进行确认。7.1.6 当遇雨、雪天或环境日平均温度低于 5时,不得进行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施工。7.1.7 冬季、雨季施工的工程,应制定并落实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7.2 面层 7.2
23、.1 原材料称量允许误差均不宜超过 1%。7.2.2 搅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根据工程量、施工进度、施工顺序和运输工具等参数选择。DB13/T 53262021 8 7.2.3 运输时应防止离析,并应注意保持拌合物的湿度,可根据情况采用覆盖等措施。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由出机到作业面的运输时间不宜超过 30min。7.2.4 自搅拌机出料后,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摊铺、压实直至浇筑完毕后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由实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和施工气温确定,并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 8 透水水泥混凝土出料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 施工气温 T()允许最长时间(h)5T10 2.0 10T20 1.5 20T32 1.
24、0 7.2.5 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且刚度大。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致,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在摊铺前,需要对模板高度、支撑稳定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7.2.6 摊铺应均匀,透水水泥面层的平整度与排水坡度应符合要求,其摊铺厚度应考虑松铺系数,松铺系数宜为 1.1。7.2.7 宜采用低频平板振动器振动和专用滚压工具滚压,并辅以人工补料及找平。人工找平时,施工人员应穿减压鞋进行施工操作。7.2.8 压实后,应使用抹平机对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进行收面。必要时,应配合人工拍实、整平。整平时,必须保证模板顶面整洁。同时,接缝处板面应平整。7.2.9 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气温和透水水泥混凝
25、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拆模不得损坏混凝土路面的边角,保证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块体完好。7.2.10 缩缝切割深度,宜为面层厚度的 1/21/3,面层胀缝应与路面深度相同。施工中,施工缝可代替缩缝,路面板尺寸不宜大于 25m2。7.2.11 施工中的缩缝、胀缝均应嵌入弹性嵌缝材料。7.2.12 施工完毕后,应采用塑料薄膜或土工织物覆盖等方法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14d。7.2.13 养护期间,面层不得通行、通车,并应保证覆盖材料的完整。7.2.14 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投入使用,强度以混凝土试件强度为依据。7.2.15 在雨季施工时,应时刻注意天气变化,不得在下雨时进行施工。在日平均温度低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T 5326-2021 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规范河北省 DB13 5326 2021 服务区 场站 透水 水泥 混凝土 铺面 技术规范 河北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