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178-2015 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河南省).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41∕T 1178-2015 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河南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T 1178-2015 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河南省).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65.020 B 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1782015 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5-12-30 发布 2016-03-03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1178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平顶山市城市绿化管理队、平顶山市林木种苗管理站。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平顶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平顶山市农业干校、河南赛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平顶山市林业局、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市叶县遵化木材检查站、郏县林场、平顶山市苏豫园林绿化工程有
2、限公司、郏县林业局、平顶山市易观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平顶山市林业勘测设计队、汝州市林业局、平顶山市技师学院、平顶山市白龟湖湿地管理中心、平顶山市苏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鲁山县种苗站、郏县种苗站、平顶山市森林公安分局、周口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平顶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士洪、刘银萍、李亚明、赵秀琴、王绪山、郞建民、张红梅。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温拥军、吕淑敏、王亚、偏晓峰、于新炮、毛奕哲、代回琴、黄闪闪、李帅营、徐国超、王艳芬、王顺、郭玉政、戴涛、张宁、刘若楠、杜莘莘、袁帅、陈科铭、王文星、万素贤、卢迎辉、王之帅、程蕾、张乐、袁艳茹、戴铃铃、徐豫、罗东红、路明、李鑫鹏、于克同、李晓辉、丁永
3、贞。DB41/T 11782015 1 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吹绵蚧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生活史及综合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吹绵蚧综合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 吹绵蚧又名澳洲吹绵蚧,隶属同翅目、介壳虫总科、硕蚧科、吹绵属,在华南、西南
4、、华中、华东、华北等地广有分布,在河南主要为害海桐、桂花、玉兰、夹竹桃、月季、石榴、南天竹等多种园林植物。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3.2 为害特征 吹绵蚧为害严重时植物叶片发黄,树势衰弱,多有整株枯死,并因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4 生活史 吹绵蚧在河南一年发生23代,发生世代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树干和叶背主脉两侧越冬。吹绵蚧性喜生活于阴湿、空气不甚流通及阳光不充足等环境,树冠下部枝梢阴面及叶片背面上较多。为害盛期为4月下旬、78月、1011月。雌成虫孤雌生殖。初孵若虫在卵囊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开始分散活动,定居树冠外层新叶叶背主脉两侧,蜕皮后换居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T 1178-2015 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河南省 DB41 1178 2015 吹绵蚧 综合防治 技术规程 河南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